魏宁
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
本刊《专栏》作者、《求索记》主持人
● 回顾2013
2013年,一线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的新尝试、新探索在民间大量涌现,这一现象值得关注。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从客观上讲,当前信息技术课面临的现状是:高中阶段自2003年制订课标以来,已经10年未修订。而初中、小学阶段(义务教育阶段)则一直没有官方的国家统一课标。高中新课程的教材则是2004年编写的。显而易见,对于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而言,课标和教材已远远滞后。信息技术课简单按照原有教材讲授已不现实,这迫使信息技术教师不得不自发对课程进行新的尝试。从主观上讲,是一部分具有忧患意识的教师,感受到对课程前景的困惑,对信息技术课进行了实验性探索。一直以来,信息技术课最令人自豪的就是学生的喜爱。很多调查都表明,信息技术课是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但是,近年来,课程的这一传统优势正在丧失,不少新近的调查都表明,学生喜爱信息技术,但是不喜欢信息技术课,这不能不说是课程未来最大的担忧。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信息技术课里面新探索大量涌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总之,这是作为课程实施者的一线教师群体对近十年来课程实践最切身的反思。虽然民间的声音从来都是各说各话犹如一盘散沙,颇难聚拢起来形成合力,但这一次我分明感受到了民间思考中清晰、理性的逻辑脉络。
首先,不管大家对课程前景持有何种立场,似乎已经认可了共同的底线:信息技术课不能再持续现在的样子了。这所谓“现在的样子”就是以软件操作学习为主、被戏称为“软件培训班”模式的课程形态。如果以课程的名称“信息技术”来衡量,这充其量算是“软件操作技术”课。
至少,在2013年,在众多的课程新探索中,我们看到了几种清晰的类型。
关键词1:硬件
硬件技术的内容在传统的计算机课中可谓名正言顺,但在信息技术课程实施后一度被冷落。主要原因是硬件学习在以信息处理为核心的新课程体系中没有找到相应的位置。这种尴尬局面的突破源自两点:一是硬件的范畴大大突破了计算机的局限,逐渐走向了普适计算;二是人们逐渐认识到,硬件技术的学习就是在实践信息处理的过程。
在2013年,温州中学谢作如老师开设的“互动媒体技术”在硬件方面的探索非常引人注目。此外,在硬件方面有特色的课程内容还包括机器人、单片机、物联网、传感器等。
关键词2:编程
编程是自计算机课程时代就固有的教学内容之一。虽然在信息技术课程框架内依然存在于选修模块中,但毕竟不属于信息技术课的主线,因此在一部分人看来,倡导编程教学便有了“回归”的论调。其实,如今的编程教学与以往已大不相同。传统的编程教学着重培养的是算法思维,强调基于可计算问题,用分析、综合、建构的方法,建立模型,进行编程,最终解决问题。而现在基于图形化编程语言的教学培养的则是计算思维。计算思维并不仅仅限于编程,它强调的是用算法思想解决我们遇到的各种问题,最终形成人的一种思维方式。
2013年,在编程方面最火的无疑是Scratch。此外,易语言、VB、与信息学奥赛结合的一些编程内容也颇受青睐。
关键词3:动画
把动画作为信息技术课的一类重要实践进行探索,来自对信息技术未来教与学环境的全新认识。那就是:在未来,课程将面对完全在信息化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学生,也就是很多人所说的“数字土著”或“N世代”,在他们面前,信息技术有可能逐渐“消融”。如果承认这个大前提,那么,面对这样的一群学生,我们必须从他们的角度出发,给出超越技术的学习内容与方式。换个说法,对学生而言,信息技术更多的只是一个工具,他们需要的是通过信息技术工具创作自己的作品,展示自己的才能。这样,动画就理所当然成为了信息技术课的一个重要实践方向。在这里,动画指数字动画,即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融合了信息技术和艺术创作的一类实践。
在2013年,动画类的课程实践除了典型的动漫设计以外,常见的还有Flash、Photoshop、电脑绘画(借助数位板)、四格漫画、DV等。
2013年,我们有了众多的探索,但对于课程的未来,还远远不够。因为它们中大多数课程内容的挖掘是教师们一时的兴之所至。它考虑到了学生的喜爱,考虑到了技术的发展,但对信息技术课的长远价值何在?似乎还缺乏深入的思考。面对2014年,我们最期待的是在实践探索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对课程未来的发展之路能有更清晰的认识和理性的思考。
● 展望2014
2014年,我们除了继续民间探索的星火燎原,更需要对这些探索的价值,对信息技术课未来的出路给出自己的回答。信息技术课路在何方?我不禁想起了耳熟能详的《庖丁解牛》: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一篇《庖丁解牛》竟暗含了信息技术课程浴火重生的密码。庖丁之言:“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给信息技术课诸多民间探索指出了一条思考路径,即找到“信息技术”背后的“道”,信息技术课程由“技”入“道”,方为出路。
从这一轮民间力量对课程未来的思考中,我就感受到了几种“道”的可能,期望2014年我们能将几类新探索背后的价值充分挖掘出来,使它们长久地立足于课程之林。
关键词1:技术
明眼人一看便知,现在的课程其实远未达到真正的技术层次。软件操作不等于软件技术,计算机操作也不等于计算机技术,技术本身在操作背后还有很多深层次的原理,直到技术的思想。让课程回归真正的技术,使之名实相符,是信息技术教师最熟悉的一条出路,因为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都是技术出身。沿着这条路径,硬件、编程类实践都能更进一步。
关键词2:科学
技术的背后是科学,其实技术与科学恐怕压根就难以分离。因此从技术入手,以科学为出路,再自然不过。以科学知识、原理统摄课程,以技术为表现形式,是遵从课程知识体系的一类理性发展模式。只不过在信息技术的背后究竟是什么科学,每个人看到的却未必一致,是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智能科学……编程类实践或许能找到自己的科学归宿。
关键词3:思维
如果我们承认信息技术的核心是对信息的分析、处理,那么,课程就离不开对人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说到底对信息的分析、处理要靠人的大脑,计算机等工具不过是载体。以信息技术为工具,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这一思路的反映。编程、动画类探索的背后都隐隐有思维的影子。
关键词4:文化
由于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无疑是面向大众而非面向精英的,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也在于给最大多数学生一种素养与能力,而不是为了培养少数技术高手。所以,扎根于技术所在的文化土壤,在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深入挖掘技术的价值才是课程的应有之义。动画类实践为我们展现出更多的就是它的文化意涵。
……
在未来课程的尝试、探索上,我们还期待着“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共同体”的出现。期待大学研究人员、学科教研员和一线教师携起手来,共同建设课程。期待着研究人员与学科教师之间互动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出现,当然,更期待着课程建设上理论与实践的双赢。
我们相信,课程真正的未来绝不只是一条道路,它将是多条道路的并行。正因如此,今天的每一次尝试与探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未来,信息技术课需要一次凤凰涅槃后的浴火重生,我们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