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英泉
摘 要:就《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谈了五点感悟。
关键词:德育;容量;目标
十年的磨砺,十年的考验,十年的思索……今天,《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称“新版《课标》”)终于在教师们的期盼与等待中问世了!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啊!带着由衷的激动与欣喜,我用心捧读了新版《课标》,下面把我的点滴感悟与大家分享。
一、顺应时代潮流,落实德育为主
新版《课标》关注到了当前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全民素质的快速提升。我们的语文教育也应与时俱进,做到以生为本,顺应时代潮流,从而实现语文教育的实用性。新版《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新版《课标》在这里重点强调了这一点,我们为人师者就应当有所领悟和行动,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
二、控制容量难度,重视学生个体
新版《课标》对学生识字、写字量要求有所降低,在第一学段识字、写字量减少了200个左右;第二学段写字量减少了400个左右,这对减轻学生负担,降低教学难度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第一学段“阶段目标”的“口语交际”中,旧版《课标》要求能复述“精彩情节”,新版《课标》改为“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这一更改也是从学生的角度来定位目标的。文本精彩或老师觉得精彩的,学生不一定感兴趣。只有学生感兴趣了,学生才会学得主动、学得积极。要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三、表达科学严谨,突出能力为重
新版《课标》中,有两处将“语文能力”更改为“语文素养”。“素养”既包含了语文能力本身,也包含了学习语文的知识、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语文能力的东西。所以,“素养”的表述更为全面、丰富。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将“教材”改称为“教科书”。这种表达更直白,更准确,就是指课本。在“编写建议”的第5条中表述为“教科书选文要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现在突出“文质兼美”,即课文的内容要富有情趣,语言要优美动人。相比之下,现在的要求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规律,这迎合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口味。所以这更科学了,更严谨了。
四、要求具体明确,体现目标视野
对写字的姿势及习惯,原来只是一、二年級的要求,现在却要求义务教育九年中要始终贯彻。在作文教学中提出关于书写的要求。在作文教学的“教学建议”中增加“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作练字的过程”。“在作文教学评价”的建议中再次提出“对于作文的评价还须关注学生汉字书写的情况”。可谓是“提笔即练字”。这里特别强调提出了“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练字要求,并且明确指出1~6年级都要一一落实,足以看出新课标对于学生书写的重视程度!
五、语文返璞归真,突出文字运用
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回归语文本真,语文终于走上了回家的路。可见,新版《课标》不仅顺应了时代潮流,也正和广大教师的心意。新版的《课标》经过十年的实践、思考、酝酿和修整,更加完善了,更体现了以生为本、科学务实的科学理念,有效地服务了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它是广大教师教学指导的明灯,是我们教学的纲领和方向,只要我们反复深入地去研读和思索,把握学科特点,遵循教育规律,我们的课堂定会绽放异彩!
(作者单位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