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甜甜
摘 要: 生物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高中生物教学中多次提出探究性学习,以实验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多种能力。高中生物中增设的探究性实验教学,怎样才能实施得更好?作者认为实施对话式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效果更佳。
关键词: 高中生物 对话式教学 探究实验
一、对话式教学的提出
对话式教学是针对独白式、专制式的教学方式提出的一种民主平等的教学方式。对话作为一种活动形式最早出现于古希腊时代的“苏格拉底对话”,然而,最早提出对话概念的则是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巴赫金认为:“对话交际才是语言的生命真正所在之处。”因此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实施对话式教学是生物教学的改革方向。
二、对话式教学的实施条件和现状
虽然对话式教学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发展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但60多年来独白式教学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要很快转变观念和立即接受新的教学方式都存在一定困难,所以实施的前提之一就是要转变观念,创设对话情境。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都从心理上先接受对话式教学。
三、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对话式教学应用初探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有多处出现探究性实验,其中必修一中就有多个探究,如“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探究酶的活性”、“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等都是很好的素材,有利于将对话教学引入高中生物课堂。在对话教学中常见的对话形态是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与学生自我对话。
1.生本对话
在教学中我们非常重视教师课前钻研教材,说明对话意识在教师教学中是一直存在的。既然我们具有对话意识,那么对话为什么没有更好地开展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忽视了另一个问题,教师与文本对话了,那学生呢?只有生本产生对话,课堂开展时才能主动参与,主动探究,自主构建知识,并实现学生—教师—文本面对面,产生更强烈的共鸣。
2.师生对话
师生对话,是师生双方在平等、信任、尊重的基础上,通过谈话、倾听实现双向沟通。如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中创设问题情境一:生活案例,刘阿姨在聚会上不小心将新买的衣服沾到油渍,为了清洗干净,特地用了加酶洗衣粉。根据常年经验刘阿姨还用了热水浸泡,本以为污渍会消失,结果却不显著。刘阿姨很迷惑,用了加酶洗衣粉污渍应该会很快去除,但为什么自己使用了之后没有效果呢?学生对此提出的问题是:加酶洗衣粉是哪一类,刘阿姨用来处理洗衣粉的热水是怎样的温度,包装袋上有注明什么问题吗……激发了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有些问题用所学知识可以解决,有些问题具有争议性,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问题情境二:出谋划策,经过商讨,学生决定对刘阿姨使用的热水进行探究。在正式进行探究之前,又有学生提出问题如何设置温度范围,加酶洗衣粉和待除物质加入有无先后、通过观察什么得出结论、对照需不需要又如何设置等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对实验及实验设计进行一番思考,初步认识探究性实验,并由此发现与验证性实验的差别。这样的对话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获取了知识。
3.生生对话
生生对话,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如在“探究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中,学生A提出:“用于实验的材料中央液泡中要含有可见色素否则实验现象不清晰?”学生B却提出质疑:“如果所给材料本身没有色素,如洋葱内表皮就不能用于该实验探究吗?”引发争论。其他学生也开始对这个争论进行讨论,对实验材料的选取和实验现象的分析进行了一番思考。最后发现其实第二种也是可以的,对外界溶液进行改变也能达到目标,不仅解决了这个问题,还获取了其他知识,比直接给出答案效果好得多。
4.学生自我对话
在平常教学中,教师本身就会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有助于教学的更好开展,这就是教师自我对话的形态。而学生却很少有这种意识,对话教学要求学生学会自我对话。
四、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对话式教学的误区
因为对对话式教学的认识不够,实施能力不够,导致在教学中常出现以下问题:有些时候乍看起来学生发言踊跃,课堂气氛活跃,但最终发现其实不过是停留于热闹表面的貌似对话的言语形式;这样的课堂,缺乏本真意义上的民主与平等,学生有的只是趋同思维,根本没有自主和求异思维的空间。所以这也是教育实践中常会出现的错误,要经常反思以求进步。
有些时候在实施对话时没有把握住度,课上处处用对话,左一个讨论,右一个交流,出现了“一话到底”的怪现象。再看对话的内容,已远离文本内容,天南海北,东拉西扯。自己只能凭着自身的机智和应变能力与学生吵吵闹闹,一直到下课铃响,还未结束。所以在对话教学中千万不可忘却了文本,淡化了目标。否则,对话会失去其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分子与细胞.
[3][巴西]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