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丹东市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调查研究

2014-04-29 15:16蒋金娜
大观 2014年11期
关键词:旅游资源少数民族地区丹东

摘要:丹东市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何使这些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真正地变成旅游品牌,还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工作。而且在开发这些旅游资源的过程中不能竭泽而渔,不能透支滥用,更不允许破坏性开发。要坚持建设性和科学性开发,必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传承,同时兼顾科学性和生态性原则。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丹东

丹东市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何使这些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真正地变成旅游品牌,还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工作。丹东市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旅游资源的开发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是近年来,丹东市旅游业出现了粗放、保守、徘徊和停滞的现象,根本原因是由于理论研究严重滞后,在思想观念上不能与时俱进,严重缺乏智力支持和科学保障,以致在发展的节点上,不能转型升级,更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方面的研究,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强研究的投入,正是为了旅游事业深化改革,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和旅游行业深入发展,而加强旅游资源保护方面的研究则是为了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丹东市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有些什么,品质如何,开发的现状、前景和预期,以及保护的方法和途径等等。

一、丹东市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情况概述

(一)自然资源

丹东市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中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由于地处北温带,四季分明,从而带来色彩鲜明、变换有序、内涵丰富、各有亮点。这是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也是我们可以永续利用的宝贵资源。丹东市少数民族地区大都地广人稀,现代工业污染很少,空气、水和土壤质量,较之其他老、少、边、贫地区,都属于最好的地区之一,宽甸的天桥沟因属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为8摄氏度,相对湿度达73%以上,境内氧气充足,负氧离子含量高,空气清新,被誉为“辽东净土”、“绝佳的天然氧吧”。天桥沟的森林覆盖率达97%,素有“辽东林海”之誉。由于森林茂密,郁闭度好、绿视度高,带来动植物品种多,计有木本植物170多种,草本植物987种,鸟类126种,野生动物26种。完全可以称之为鸟类王国、植物家园和动物世界。在宽甸的植物资源中,仅药材就有784种,凤城的药用植物有597种。其中辽细辛和辽五味,每年有大量出口。由于草甸土土壤湿润,土质肥沃,植物和作物生长繁茂,腐殖质层深厚,因此,蔬菜、粮食和山野菜的品质都比较好。

(二)人文资源

丹东市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中的人文资源比较丰富。原凤城满族自治县有旧石器时代遗址1处,新石器时代遗址7处,战国遗址1处,辽金遗址11处,明代辽东长城遗址17处;汉代古城址2处,高句丽古城6处,辽代古城3处,明代古城13处。宽甸新旧石器时代遗址7处,明代浑江瓦窑遗址1处;大城堡3处,明清碑刻65通。这些历史上的遗址遗迹,古城、边墙、墩台等,都有鲜明的时代性,分布的宽泛性,明确的地域性和独特的民族性。但总体来看,品相不是很高,出土文物很少,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希缺。因此,有开发价值的古迹不多,较有代表性的有凤城的乌骨城,宽甸的赫甸城、响水寺和虎山明长城等。近现代以来,有一定开发价值的有宽甸抗日联军杨靖宇将军的密营遗址和凤城北部的解放战争时期新开岭战役旧战场。

凤城凤凰山山城又称乌骨城。现为国内最大的山城,始建年代据考证应为公元404年高句丽占有辽东之时,经多年修筑而成。城墙为石砌,总长为7500米,其中较完整的有2300米,由31段组成,主要有5段。全城周长16公里,城中心低洼,四周高峭,呈盆地形。全城由城门、城墙、天然屏障和附署设施等部分组成。附署设施包括哨台,大都居于空间天际线的制高点上。最高的哨台在凤凰山主峰攒云峰上,海拔800余米,为全城最高的制高点。城内有旗杆座;50多个大小山口筑有山门;点将台一处;大型枯井1眼,小型枯井4眼;城墙边有采石场,为筑城时就地取材之处;墓葬,为圆形墓堆,墓室为石砌;城墙内侧山坡发现有手制陶器碎片;有高句丽瓦片和瓦当;其他文物有石斧、契丹文印,辽金朝的瓦片等。

凤城凤凰山的乌骨城系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丹东市少数民族地区,国宝级文物是稀缺资源。然而长期以来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地方政府只负责保护,免遭人为破坏。如何作为人文的旅游资源,在保护中开发,以开发促进保护,尚未进入建设规划之中。

丹东市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中的人文资源还包括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如民居、饮食、婚丧嫁娶和节庆活动等。民俗方面的民族特色总体上处于式微的态势。在多民族聚居地区的辽东,民族文化的融合往往表现在民俗方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民族文化的影响呈现双向互动的特点。但是,辽东地区的满族和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仍然世世代代顽强地保留下来若干各自的民族特色,在日常生活中仍然传承着、沿袭着。

丹东市少数民族地区的饮食文化具有广泛性、传统性、现代性和品牌性。这是深入开发的有利条件。饮食文化商品化,还必须在深加工方面下功夫,要进一步提升科技含量,制作要考究,包装要精美,食用要安全,携带要方便。让游客真正能够大饱眼福、大饱口福、满载而归,与人共享。

丹东市少数民族地区的节庆文化也是民俗类中很有看点的项目。如满族的婚俗、年俗和朝鲜族的花甲礼。后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最有特色的民俗文化当属满族的萨满祭祀。

丹东市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中,民间艺术始终未能被充分重视起来。例如满族的舞蹈、游艺、刺绣、剪纸、农民画等民间美术和工艺美术等。这也是造成景区旅游纪念品单调,没有特色和同质化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这种现象仅靠民间力量、自生自长是不可能解决的。忽视旅游要素中的购物,旅游事业不可能兴旺发达。

二、丹东市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保护

(一)开发性保护,既然作为旅游资源,即存在三种形态:开发意向,开发现实和开发成果。任何形态的开发,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只能是保护。必须在开发中保护,以保护促开发,或互为目的,互为因果。没有保护意识的开发是非常危险的,后果不堪设想。

(二)传承性保护,旅游资源中的人文资源开发,要立足于弘扬为主,传承第一。景区先天的人文资源和后天注入的文化内涵,都要坚持有序的可持续地传承。“打造”的文化也要与传统文化“接轨”,或成为传统文化发展和繁荣的体现。旅游资源传承性保护,核心问题是文脉的永续利用。

(三)科学性保护,这里有两个层次,一是开发要节制,严防透支;二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保护旅游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四)生态性保护,即保护旅游资源生态完整性和真实性,尤其是自然资源,不可轻意改造,率性加工,丰富文化内涵,不能把主观意志强加于自然,而是要顺应自然、美化自然。决不可以把自然景观当作盆景去“创造”和“制作”。凤凰山造人工湖就是败笔。在箭眼峰建大平台,把箭眼变成“箭孔”,大煞风景。现在站在山脚下已经看不见箭眼峰的箭眼了。这种建设性破坏决不是生态性保护

总之,丹东市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异常丰富,但是我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真正地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旅游品牌,并形成产业规模,取决于我们的开发利用程度。但在开发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利用,更要坚持建设性和科学性开发。不能竭泽而渔,不能透支滥用,更不允许破坏性开发。

作者简介:蒋金娜,女,丹东市委党校统战理论部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旅游资源少数民族地区丹东
丹东纺织业新引擎
丹东地区野生食用植物多样性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数学范式教学探析
论湘西地区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
天柱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
基于SWOT分析下的十堰市旅游资源整合探究
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
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经济型苏州古城旅游产品策划初探
“丹东一号”沉船水下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