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瑶
摘 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构建媒体和谐语言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语言是媒体的主要传播体,目前媒体语言存在着不规范、不道德以及缺乏传统语言文化等问题,本文就目前媒体语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媒体工作者要提高职业素养,肩负起社会责任;谨慎对待语言渗透,规范媒体用语;继承发展优秀的语言文化传统,坚持用语道德等几个方面进行媒体和谐语言的构建。
关键词:媒体 和諧语言 规范 传统文化
随着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我国掀起了建设“和谐”热潮,许多领域都在学习研究如何将和谐精神与本领域有机结合,以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语言学是一门涉及面及影响力都非常广的学科,不可避免地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洪流,我国的语言政策及规划在新时代下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而大众媒体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迅猛发展,覆盖面日益扩大和渗透力不断变强,加深了媒体对大众日常生活的影响力,媒体语言因此成为了语言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语言是否和谐不仅体现了媒体的宣传报道质量、国民素质的整体水平,也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自身的语言文化水平。因此,分析当前媒体语言的现状,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进行媒体和谐语言的构建,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语言生活以及语言文化水平的发展。
一、新形势下构建和谐语言的重要性
大众媒体一直是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人们每天都会花大量的时间从各个媒体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伴随着媒体传播的方式、内容、途径的飞速发展,媒体正以惊人的速度占据和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媒体在为人们传播信息的同时,也肩负着社会责任,其功能与责任主要表现为报道与传播各种新闻信息;形成、反映和引导舆论;进行知识和社会教育的传播以及提供各种娱乐和服务等。媒体语言是媒体的主要传播体,因此媒体语言的实际作用是媒体功能与责任的直接体现,对社会语言生活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创造新的文化理念和思维方式,影响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然而,受到商品经济的影响和各种文化的冲击,目前的媒体语言现状不容乐观。媒体语言的不规范现象严重,因此,势必要构建媒体和谐语言,净化媒体环境,实现社会语言和谐发展。
二、如何进行媒体和谐语言的构建
1.谨慎对待语言渗透,规范媒体用语
语言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在历史的文化交流中,各国语言文字之间的相互渗透十分普遍,汉语汉字就对周边国家诸如越南、朝鲜、日本等的语言文字产生过重大影响。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国际交流变得越来越广泛,各种语言相互渗透的现象更为普遍,然而,强势语言来袭,使得许多国家的语言规范性和纯洁性受到严重挑战,例如英语作为世界主要通用语言,正在迅速渗透到各种语言当中,许多非英语国家纷纷采取措施保护本国语言。法国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如法语技术词汇委员会、法语术语协会等,它们的主要工作是为一些英语的专业技术词寻找出相对应的法语,俄罗斯甚至通过法律来捍卫本国语言,这足以反映出语言渗透对于本民族语言的影响力。
在我国英语渗透现象日益普遍,最直接的表现为汉语表达中使用英文缩略词,如“GDP”(国内生产总值)、“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NBA”(美国职业篮球赛)等,这些缩略词语的使用频次甚至远超汉语形式。当然,语言的使用是具有层次性的,不同的社会团体和人群对语言使用要求不尽相同,对于大众群体来说,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的人际交流只要达到交流的目的即可,在语言方面的规范要求较低,然而对于大众媒体而言,其广泛的覆盖范围和巨大的影响力,决定了它在语言使用方面必须有更高的标准,对语言使用的规范性有着无法推卸的责任,谨慎使用英语缩略词,在语言规范上起到表率与引导的作用。国家政府非常重视媒体语言的规范性,国家广电总局就针对外语渗透问题下发了通知,提示各影视媒体部门,必须规范广播语言的使用。在非外语频道,播音员主持人在口播新闻、采访、影视记录字幕等方面,使用纯汉语表达,避免掺杂外语以及外语缩写词。
媒体语言规范化的主要目的是在于使每个人都能平等取得信息,避免对新闻资讯、信息的误读,消除信息的鸿沟。语言是开放且不断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语言规范,在尊重约定俗成的语言使用习惯以及语言本身的发展规律的同时,规范英文缩略词的使用,完善相关的政策与法规,采取具有长远战略性的措施、策略,使语言的规范性跟上语言发展的步伐,使得语言的使用、创新有据可依。
以下是针对语言渗透对媒体语言提出的几点建议:(1)媒体作为大众语言规范的表率,对于外语缩写词,若有相应、准确的汉语表达,应使用汉语表达而避免使用外语缩略词。例如用标志取代logo,邮政快递取代EMS,美职篮取代NBA等等。(2)可成立相应的语言组织机构,专门用以为外语专业词汇寻找、制定出相应的汉语词汇,避免出现无词可代的现象。如汽车行业的“4S店”主要是指汽车行业综合店,集汽车各类销售与服务于一身,到目前为止,还未有相应的汉语词汇进行取代。(3)编写相应的规范手册,用以规范外语缩写词的使用,并根据语言使用变化进行及时更新,跟上时代步伐,为大众媒体使用外语缩写词提供正确依据,真正达到规范汉语的使用。
2.媒体工作者要提高职业素养,肩负起社会责任
大众媒体是一个国家语言文字最为普遍的应用者与传播者。媒体语言能够借助它的影响力在语言文字方面对受众群体起到规范与示范作用,有利于推动我国文化战略的可持续发展。媒体是直接服务于大众的传播媒介,应该时刻将传播效果放在首位,这里的传播效果既要有当前性又要有长远的战略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对口头语与书面语、文化传承进行规范,前者是传播本质的追求,应加以重视。传播过程中使用的载体更是传播的重点对象。编辑、记者、主持人和播音员等媒体工作者是最受大众关注的媒体语言使用者,直接成为国家的语言形象代表,得到大众的认可。然而,目前的媒体特别是报刊编辑在文章校对方面,问题重重,错漏百出。有的是错别字使用,有的是句子成分残缺、重复多余或者是搭配不当,有的是语言逻辑错误,有的是标点符号乱用,有的则是知识方面的错误等等。这些错误一旦通过媒体传播到受众群体,就会对大众的语言规范起到错误的示范作用,引起大众对于语言规范的混淆,甚至会影响到大众对于媒体的信任,造成不良的影响。广大媒体工作者要清楚地意识到自身工作的社会责任,认真对待校对、编辑等每一个工作环节,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增强语言的运用能力,使媒体语言具有准确性、鲜明性以及生动性,起到积极正确的示范作用。
3.继承优秀的语言文化传统
含蓄美是我国传统审美文化的主流,以含蓄、曲折为美,追求以委婉的表达形式体现出深远的意蕴。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一章中,深刻阐述了含蓄、委婉的重要作用和价值。这些精辟独到的阐述和儒家思想中的温柔敦厚、委婉曲折,怨而不怒、乐而不淫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文学与思想皆是如此,语言自然也不例外。汉语中大部分表达形式都是依托传统文化背景编制而成的形态组合,不管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体现着浓厚的传统文化特征。比如汉民族追求文雅,崇尚礼仪,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由此就产生了许多带有庄重及文雅色彩的表达形式。婉曲、隐喻、双关、借代等修辞手段更是直接体现了语言的含蓄之美。总而言之,含蓄美的传统审美文化直接影响了语言表达,使得语言以含蓄委婉、文雅大方为美,以直白、粗俗为不美。
但是,在商品经济的影响下,人们的价值观受到严重影响,许多媒体为吸引读者在文章标题或海报中大量使用不雅的、恶俗的、赤裸裸的或者是暴力色彩浓重的词语,在文学作品中也充斥着各种不健康的内容,这与我国的传统审美观念完全背离。媒体语言从某种意义上将是民族语言的代表,应该蕴含着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其民族精神,更何况,语言直接是文化的表达形式,两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因此,媒体语言应该继承优秀的语言文化传统,体现出民族的精神所在。
三、结语
总而言之,媒体语言除了传播信息之外,还对社会语言起到了示范和引导作用,成为社会语言的审美标准。因此,媒体语言的口语和书面语都应该是我国社会语言的使用标准,使受众得到文化的熏陶,提高大众的审美情趣以及精神层次。其传播内涵主要是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所有偏离这一宗旨的行为都将阻碍媒体语言有序、健康的发展,不利于构建媒体和谐语言,最终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陈洁.浅析播音主持中的常见语误[J].华章,2011(4):36-40.
[2] 马惠玲.影响大众传媒语言规范化的因素[J].中国出版,2010(20):263-270.
[3] 金庚星.新媒體环境下新闻语言研究的现状、反思与展望[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0(12):456-460.
[4] 梁琦秋.网络语言模糊性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5] 熊德.中国新闻电视媒体跨国传播能力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1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球一体化背景下语码转换的认知语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WLH04)
作 者:刘 瑶,硕士,长沙民政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
编 辑:郭子君 E-mail:guozijun08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