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结尾有效性的研究

2014-04-29 00:44杨发宽
学子 2014年1期
关键词:悬念一节课讲授

杨发宽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堂好的课堂结尾也应如此,它可以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产生一种“曲终收拨当心画”的感觉。那么在结尾时怎么给学生创设一种“言已尽,意犹存”的佳境呢?下面我就谈一下高中地理教学中常用的结尾方式。

一、小结式

小结式结尾是最常见的结尾方式。这种结尾可以对整节课所学加以归纳和总结,通过展现各种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联,进一步突出和强调重难点,让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结构有明确的认识,进而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与记忆。使用小结式结尾一定要注意使零散知识系统化,并将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如在“地理環境的差异性”一课课堂教学结尾时,可利用多媒体,展示下列表格,边提问边归纳总结:

二、练习式

内容讲完了,可以安排适当的练习来结束教学,巩固所学知识。练习一般应是书面练习,最好安排需要学生思考的主观性测试题,数量、难易要适中,以求架起一道知识通向能力、接受通向操作的桥梁。如在讲授“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课时,可安排有关时间计算的练习题来巩固知识。

三、前后呼应式

地理课上,我们常以提出问题,设置悬念的方式引入新课,用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因此,在结尾时,不妨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到的新知识,分析解决上课时提出的问题,消除疑虑,解决悬念。这样的结尾方式,既能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又能首尾相应,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完整性和实用性。如在讲授“大气的运动”一课时,在导入时展示视频“《三国演义》火熄上方谷”片段,要求学生思考“人们都说诸葛亮能掐会算,怎么这回竟失算了呢?上方谷为什么会突降大雨,浇灭了大火,而使司马懿父子死里逃生呢?”在结尾时讨论并解决开头设下的悬念。

四、比较式

俗语云:“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教学结束时,对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分析,求同寻异,找出各自的特点,使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对学生掌握知识来说,无疑是一个质的飞跃。如在讲授“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一课时,结课时可将工业与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地域和工业地域形成条件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作一比较。

五、悬念式

一堂好的结尾课也是下一堂课好的开端。教师不仅要会“解惑”,还要会“布惑”,就如同听评书,每当故事情节发展到紧张激烈的高潮或矛盾冲突到剑拨弩张的关键时刻,突然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来吊你的胃口,逼着你非继续听下去不可。所以一节课的结尾,也可以采用巧设悬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拓展知识,并使学生急于求知下面的内容,使由难变易的教学过程再起波澜。如讲授“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一课时,介绍完人口增长模式和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教师提问“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以及人口问题是什么?大家可以课后收集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有关资料后再做回答。” 这一设疑激趣、悬念留白式的课堂结尾不露声色地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阅读兴趣激发起来,使得课堂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六、留白式

“留白”原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即在原本可以画东西的地方故意留出空白,其目的是要留给欣赏者广阔的遐想空间,取得以少胜多的审美效果。在课堂的结尾处,可留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我释疑,或由教师巧妙布白,使知识得以概括和深化,能以“不全”求“全”,使学生怀着兴奋的情绪走出课堂,并延伸到现实的生活和学习实践中去。如讲授“旅游活动设计”一课时,最后留有一定的时间请学生们设计家乡“一日游”活动方案,通过活动,学生收集旅游信息、制定出游计划以及活动组织能力得以培养,并且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

七、娱乐式

寓教于乐是教师追求的教学模式之一,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的结尾也可以结合本课教学内容或演示一些有趣的小实验,或设计一个小游戏,小魔术,或组织小型智力竞赛,或让学生猜几个谜语等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结束一节课的学习。通过娱乐性的课堂结尾,既进一步理解应用了所学的知识,又能使学生精神上得到适当的放松,大脑得到调剂,从而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精神上的准备。如讲授“中国的行政区划”一课时,结课时我设计了中国各省区的拼图游戏,学生很感兴趣。

总之,由于学情、内容和课型的不同,结课的方式也是千变万化的。但不管怎么变,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不能变。在课堂结尾时,教师立足引导,让学生来说、议、读、写,最终将教学小课堂带入人生大课堂,达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安宜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悬念一节课讲授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托马斯的一节课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我是歌手》的悬念构建与悬念表现
斯诗私塾
起伏跌宕 曲径通幽——“悬念”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