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的六点经验体会

2014-04-29 10:18张海英
考试周刊 2014年101期
关键词:进率一题习惯

张海英

1.加强小学三年级学生运用“数概念”的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常只重算法,忽视数概念的掌握和算理的理解。因而只能机械地应用学过的东西,或简单地模仿做过的例题,不能在变化了的情况下迁移;或者只知道一些定义,而不能全面掌握属于这一概念的东西。

例如,学生能说出什么是圆的半径,但在作图或解题时又常常只能举出垂直方向上的半径,不能反转过来解决逆向问题,没有纳入到一般的范畴或嵌入数概念体系的认知结构中。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算法和演算过程,而且要重视数概念的掌握和算理的理解,加强小学生运用数概念的能力培养。

我们举一个科学记忆的例子:换算单位的记忆。三年级数学中,会出现长度单位的认识,什么千米、毫米、厘米,很多孩子总是无法记清楚,怎么办呢?请大家伸出自己的右手,手心面向自己,从小拇指到大拇指,依次为: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两指之间的距离大小表示进率的大小。你们看,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每相邻的两指间的距离相等,也就表示毫米、厘米、分米、米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相等,都是10。而毫米与分米、厘米与米间的进率为100,毫米与米之间的进率为1000,食指与大拇指之间的距离较大,也是1000。记住单位对应的拇指,它们之间的换算就变得十分简单且准确了。

2.关于课外作业的布置

我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力避重复性、防止单一化、克服封闭性,精心设计与安排训练内容,充分发挥作业的功能。设计时注意由浅入深、逐步提高、突出重点与关键、合理搭配题型,同时强化习题的趣味性与训练性、层次性与全面性、探索性与开放性,让“能飞的飞起来”,“能跑的跑起来”,“该扶的扶一把”,学生在做经过精心设计与安排的作业时,不仅能够掌握知识,而且创造性思维能够得到培养和发展。

2.1自编测验型作业。在学期快要结束,组织学生复习时,我要求每位学生根据本册的内容自制一份数学试卷。试卷中的习题可以来自于平时容易出错的题,也可以自创题。题型可以形式多样。然后在班上评选出优秀试卷供学生复习、考试。在此活动中设计了多种特色的试卷。(有兴趣的学生可以互相传阅、复印后试着做一做。)

2.2拓展型作业。拓展型作业是以某类知识为起点,把与其有关联的相关知识也容纳进来而设计的目的明确、层次清楚,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系统作业,目的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在学习了相遇的知识后,我让学生对比两个算式从而找出这类题的简便算法。虽然三年级还没学简便算法,但我觉得在这给学生讲授也顺理成章,为以后的简便运算打好基础。

3.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还得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

外在的知识,要转化成自身的一种能力,就得让知识参与我们的生活,并共同构建我们的生活世界。对于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也就应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我们就生活在数学世界里,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用数学知识建构我们的生活。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先出示一些物品:水、柑子、饼子等,让学生分一分,要求做到公正公平。学生在这种亲手操作活动中,会自然而然地运用数学思想——平均分。当分到饼子的时候,学生会说分成两半或四份等,那么这个一半或四份等怎么用数字来表示呢,从而引出课题。学生便会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因为是通过自己亲手操作产生的数学问题,他们就会有强烈的探究愿望。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1常规学习习惯。①书写端正漂亮,卷面整洁规范;②计算认真仔细,画图符合要求;③学会观察事物,审题认真全面;④课前自学预习,课后回忆复习;⑤听课专心致志,活动积极参与;⑥作业独立按时,做完检查评价。

4.2独立思考习惯。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一门学科。在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表现为:无论上课或做作业时遇到问题,学生能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而不依赖老师提示或同学求出的答案。

4.3主动参与习惯。上课时,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有话敢说,有问题敢提,有想法敢补充,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这就是主动参与的集中表现。

4.4合作性学习习惯。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数学课堂积极参与合作操作、实践。培养课外合作收集生活中数学,身边数学的信息,思考探究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习惯。

5.教师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由过程到达效果,都离不开学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学生学。”因此要落实素质教育加强学法指导是很关键的,基本学习方法有以下方面。

5.1模仿。老师一方面要做到例题教学的示范性和规范性,另一方面在安排练习时应有基本的练习,起到让学生模仿的作用。

5.2养成良好的好学习惯。例如新教学的内容要提前预习,学过的内容要复习整理后再做作业。

5.3自学。数学的自学不能像看小说那样,而应逐词、逐句地看,反复地看,并把不懂的地方记下来,问老师、问同学、问父母。

5.4听。专心听老师与同学的讲解和发言。

6.精心设计练习题

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是帮助学生解答应用题的重要教学手段。通过多变的练习可以达到这一目的。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对应用题改变问题,改变条件或问题和条件同时改变的练习,达到目的。但“变”要为“练”服务,“练”要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因此,教师就要精心设计练习题,加强思维训练,使学生练得精、练得巧、练到点子上。

6.1一题多问。一题多问是就相同条件,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提出不同问题,以此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6.2一题多变。这种练习,有助于启发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其异同点,抓住问题实质,加深对本质特征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区分事物的各种因素,形成正确认识,进而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6.3一题多解。一题多解主要指根据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启发诱导学生得到新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沟通解与解之间的内在联系,选出最佳解题方案,从而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猜你喜欢
进率一题习惯
上课好习惯
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在于活
进率之家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单位”换算想“进率”
千克和克
童谣K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