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分析

2014-04-29 07:09:33李鑫
中国外资·下半月 2014年1期
关键词:协调发展区域经济

李鑫

摘要:我国篇幅广阔、地理状况的差别之大,使得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浮现出各种不同方面的问题,而其中最为严重的当属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这个问题严重威胁到我国区域经济总体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我国区域经济总体发展不平衡的显著特征,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全面剖析,探讨其中影响因素并提出战略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 不平衡 协调发展

▲▲一、我国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区域经济中号称“五大区域”的东部、东北、中部以及西南和西北地区,在我国的经济大棋盘中发挥着如同车马炮般最为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棋盘中东部地区一力牵动着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西南和西北地区逐步对边境贸易进行扩张,中部地区强而有力的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东北地区更是几乎全力发展制造业。

东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的龙头老大,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中是不可否认的模范,正处在后工业化阶段的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方式急待转变为第三产业,从而实现产业的升级并转型,提高沿海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累积产业改革经验,为国家其他地区充当先锋作用。具有承东启西之能的中部地区,是连结工业发达的沿海地带和资源丰富的内陆地区的纽带,具有显著的区域位置和交通优势,也是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目标地区。位于边境线,与邻国交壤的西南西北地区,有着相当多的边境口岸,在早期便与东盟、俄罗斯和西亚国家开展了边境贸易,伴随俄罗斯成为WTO的一员和CAFTA的建立,边贸合作在西部地区迈进新的发展阶段。以重工业为主的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矿产资源充裕,物质技术基础雄厚,工业配套设施较为完善。随着东北产业技术的升级和改造,东北地区的制造业仍有强劲的、潜在的发展力。

▲▲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影响因素

改革开放初期,为提高我国经济总体实力,中央所实施的沿海发展战略,造就了东南沿海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实力的“隆起”地带的局势。这些沿海地区的迅速发展也实实在在的带动了我国总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当时的既定目标。但也因这种政策性倾斜的发展战略而加剧了我国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出现极为的不平衡性,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从而不利于我國区域经济的长期发展

1、地理位置不同所产生的自然资源分布差异以及不同级别的开发建设程度所引发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我国“地大物博”,具有种类繁多、数量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其分布也是差别巨大,其中水、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分布差异更为明显。我国水资源“南方多,北方少”。在能源方面,煤炭的探明储量中将近80%是分布在北方,10%在西南地区,而江南8省只占其中极少的一部分。

2、工业技术条件和工业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的差异引起的发展不均衡。在中国经济产业链的发展中,工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历史和地理条件的限制下,西部地区发展比较落后,工业企业规模小,大型工业企业更是屈指可数,因此经济发展较其他地区是为落后,而在沿海地区,极早便开放口岸,引入外资,在科技方面的投入也相对多的多,具有良好的工业技术和较强的科研开发能力,工业基础设施完善,因此其经济状况的发展是为良好。

3、市场化运作程度的高低以及生态建设的程度多少也是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化程度同样也在提高,但在我国,市场化进程在不用的区域中具有极大的差别,东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西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来说,要高出后者的好几倍。如今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生态建设也当仁不让的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屏障。

4、国家实施的经济发展战略也是导致发展不平衡的因素之一。如中央所实施的沿海发展战略,造就了我国经济“中间低,两头高”的局面,部分沿海地区的经济得到蓬勃发展,然后某些所处位置并不十分优越的地区,其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不十分明显,与发达沿海地区相比,存在着明显差距。

5、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方便与否也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我国西部地区的交通基本处于滞后状态,交通严重不便;中部地区则是“随后—跟进型”,正努力开通各种便捷的交通设施;而作为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其基础设施的建设则早已进入了“基本适应型”。

▲▲三、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减各区域经济差异的可行性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这是具有普遍性的经济现象,若在一定时期内得不到及时的调控,这差异将会不断扩大,会导致发达地区人口极度密集,资源条件过分集中于发达地区,致使该地区的负担徒然加重;相对落后的地区,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人力、技术、资金等资源涌向发达地区,使落后地区发展无法保障,而长期增长缓慢甚至衰退。因此中央必须重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性问题,宏观调控好效率与公平的问题,既可使得宏观经济快速稳定的增长,又能协调我国各个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以下是对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减各区域经济差异的可行性战略的提出第一,推进西部地区发展,对人力资本加大投资,提高开放程度,做到政策的趋同。人力资源往往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而开放程度的高低也同样制约了其在市场机制所发挥的作用。因为经济越是开放,其市场机制的作用越为明显;如此才有创造区域经济趋于相同的条件,达到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的预期效果。第二,区域经济之间的合作(政府间)要走向务实。在某些经济区域,经济的融合早已走在政府的前面,区域内资本和资源的自主整合和互动,基本释放出自己的能量。第三,政府必须通过制定全套完善的法制法规政策和规范市场秩序,极早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确定,对整体经济的发展方向进行规划,改善投资环境,推进体制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四、结语

统筹区域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决定之一,实现各地区之间的区域经济的达到协调发展,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道路上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4(1)

[2]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5-2006)[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协调发展区域经济
“一带一路”背景下重庆港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22:28:12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21:59:09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大经贸(2016年9期)2016-11-16 16:18:39
区域经济视角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岗位胜任力培养研究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2:57:53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04:21
肇庆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3:34:16
实践探索商务英语专业有效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提升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10:41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