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平
一、针对能推动教学过程的文本内容设计
开放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我在执教《风筝》,中间提出一问题,小兄弟在杂物间里是那样无奈,假如当时的人是你,你会有怎样的表现?一石击出千层浪,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有的说会与“我”大吵一场,有的说肯定会与“我”大打出手,还有的说那就去告诉父母让他们来评评理……想法层出不穷,教学出现了高潮。以问题为引导的局部开放形式,已在许多语文课堂上得以实施,而且常常涌现出动人的情景。这种设计,在推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推进教学流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抓住可能成为学生思维焦点的文本语言设计
有人说提问是“将教师要传授的学习内容转化为学生想学习的内容的契机。要教的东西必须转化为学生想要学习的东西,这就是发问的本质。”其实,我想这段话所表达就是提问的重要功能在于调动和拓展学生的思维。思维始于问题,思维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问,不断解答不断追问,不断明朗的过程。名家名作往往用词精炼含有深意,像这样的文章总有一些非常值得推敲的句子和词语,这就需要让学生在充分读的过程中,不失时机抓住可能成为思维焦点的语言,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失调。
三、针对文本内容中能引起争辩的内容设计
萧伯纳曾言: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还是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一下,就有两个甚至多与两个的思想。因此教师应该从过去的包办的讲析提问,转化为设计学生的多种活动,加强他们之间的交流,鼓励他们相互争辩。
四、针对文本行文思路设计串联性“主问题”
什么是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余映潮先生认为:阅读教学中的 “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的,它是指对课文阅读教学过程能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
“主问题”有着自己的鲜明的特点:第一,“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是教师精细阅读课文与精心思考教学的思想结晶,是一种可以引动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课堂上常见的“是”或“不是”之类的简单回答在它面前无能为力。第二,“主问题”在教学中出现的顺序是经过认真考虑的,一节课中的几个重要的“主问题”,其出现的先后是一种科学有序的安排,它们各自在教学的一定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不具有一般提问的随意性。第三,“主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内在的牵引力,每一个问题都能结构起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块”,它不會在教学中像随口问答的问题那样转瞬即逝。所以,“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粘和剂,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
“一个艺术作品必须为完整的有机体,必须是一件有生命的东西。有生命的东西第一须有头有尾有中段,第二头尾和中段各在必然的地位,第三有一股生气灌注于全体。某一部分受影响,其余各部分不能麻木不仁。”这是朱光潜先生有关艺术审美的论断。在阅读活动中,一方面可抓住精彩传神的关键语句,把学生引进它所展示的优美境界,使他们在美的艺术享受中得到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抓住令人迷醉的意象、情景,领悟文章中的高超的语言、技巧,提高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在阅读中如果不坚持整体关照,只注重树木而不见森林,将使学生厌倦八股式的模式化,将一棵枝叶葱茏的树看作一地的枯枝败叶。因此,开放性问题无论怎样设计教师都就必须遵循艺术审美的整体性和规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