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霞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在众多的小学学科中,数学学科更是基础中的重点. 但数学学科的特点是比较抽象、比较枯燥,如果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精心设计课堂,照本宣科,学生就会逐渐感到数学学习的无味无趣,从而产生厌烦的情绪. 反之,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将兴趣激发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中,让数学课堂始终沉浸在趣味与快乐之中,则必然会给数学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营造活泼灵动的趣味性课堂,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始终伴随着快乐成长,从而为数学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一、采用生动有趣的导入,吸引学生注意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精彩的新课导入能够在新课教学之初就牢牢锁定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兴味盎然地投身新知学习. 因此,我们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导语,用新颖独特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经常感觉耳目一新,从而不由自主地投入学习. 为此,导语的设计要力求别出心裁,与众不同,既开启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情感,又调动学生的干劲,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如在教学“倒数”一课时,我给学生播放歌曲,引导学生猜歌名,当学生猜出“朋友”一词后,再通过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导出课题“倒数”. 再如教学“认识几分之几”时,我先给同学们讲一段“熊出没”的故事. 熊大和熊二在森林里面玩,路上遇到一位卖月饼的老爷爷,望着那香喷喷的月饼,熊大和熊二馋得直流口水. 面对一对馋虫,老爷爷说:“你们要吃月饼可以,我得先考考你们. ”他拿出四个月饼,说:“四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两人很快答出. 然后老爷爷拿出一个月饼问:“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熊大和熊二回答说:“半个.”老爷爷接着问:“那么半个用一个数表示怎么写呢?”这下可难住了熊大和熊二. 教师运用小朋友熟悉的动画片故事,很自然地从整数除法向认识分数过渡,真正做到了既铺垫旧知,又启发思维的功效,更让学生感觉新鲜有趣.
二、设计紧扣学生思维的疑问,激活学生兴趣
兴趣是开启学生智力大门的钥匙,也是牵引学生投身深层次学习的最直接动力. 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 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第一要务. 当然,激疑就要生动形象,具有趣味性,瞄准学生的“动情点”“兴奋点”,让他们不由而发,不能不发,从而迸发求异、创新的火花. 如教学“年、月、日”的内容时,我设置问题悬念:“小明的爷爷今年已经70岁了,可他只过了17个生日,今年是2014年,爷爷的生日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问题一提出,全班的同学立刻炸开了锅,同学们议论纷纷,大家都急于想知道爷爷为什么只过了17个生日的原因. 此时我给学生展示课题——“年、月、日”,并且让大家知道学习了今天的新知识,大家就能轻松解决这一问题. 再如在教学“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给学生出示150,155,160,165,
105,110,115,120,学生很快发现“个位上是5和0的数都能被5整除”,然后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我向学生出示了这样的一组数:60,21,42,63,54,15,36,27,48,让学生判断哪些数字能被3整除,大家从中发现了什么?通过计算,学生很快算出这9个数都能被3整除. 由于受能被5 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影响,很多学生也不假思索地说出了个位上数字是0,1,2,3,4,5,6,7、8的数都能被3整除,此时我再次给学生出示:70,91,32,43,55,26,37,28这几个数字,让学生判断是否能被3整除. 学生经过自己的计算,发现这9个数字没有一个能被3整除的,此时,学生陷入了迷惑,开始感觉自己前面的结论似乎不妥:这里面隐藏着什么样的奥秘呢?不需要老师的提问,学生已经陷入了积极的思维之中. 学生的好奇心升华为求知欲. 可见,課堂悬念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了悬疑,从而将学生的注意、记忆与思维能力凝聚于一处,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更增添了趣味元素.
三、引入生动有趣的故事,丰富学生感受
爱听故事是小学生共同的特征,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他们更是对故事情有独钟. 如果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中能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寓于生动有趣的故事之中,寓教于乐,不仅可以吸引学生自然进入教学情境,更能拉近学生与数学的情感距离,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如在教学二年级数学“时、分、秒”一课时,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豆豆是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他做什么事总是慢吞吞的,上学也总是迟到,这一天,豆豆奶奶给他买了一个闹钟,可他第二天到学校仍然是9点了,还是迟到了1小时,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原来豆豆小同学根本不认识闹钟,不知道时、分、秒的知识. 听到这里,同学们纷纷表示自己不要学豆豆,要按时到校,学会自己看懂钟表,学会时、分、秒的知识. 这样的故事,对小学生来说,非常熟悉,极易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使他们产生浓厚的探究新知的兴趣.
四、创设喜闻乐见的游戏情境,拉近情感距离
游戏是天真、活泼,好玩好动的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 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口,他们既开心地合作,又高兴地参与,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又学习了知识,理解了概念,可谓一举多得.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引入开火车、欢乐大比拼、快算二十四、擂台赛等活泼多样的游戏,巧妙地迎合学生的好胜心,让数学课堂远离单一、枯燥,学生在相互竞争中不时掀起课堂的高潮,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内心体验,流连忘返,同时,更让数学课堂在相互追逐、相互竞争中充满了欢笑.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突出教学的“趣味性”,让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感受快乐,体会乐趣,才能从本质上吸引学生热爱数学,迷恋数学,从而真正让数学教学成为一门“愉快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