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广梅
浏览新教材我们不难发现,纯粹的文字叙述已基本没有,取而代之的是丰富的“主题图”、富有童趣的“情境图”、营造氛围的“场景图” 呈现在“解决问题”中. 这样的编排,对于有效提升中低段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收集信息能力、条理思考能力、逻辑分析能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解决问题”教学,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应用问题”为主线,已成为老师们的普遍共识. 正确发挥教师的促进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多元体验,真正达成学生能够解决数学问题并掌握知识技能这一显性目标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发展其数学能力这一潜在目标. 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为“解决问题” 教学导航
“解决问题”的教学,我们老师一定要寻找到切入点,即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的有机结合,让枯燥的数学问题成为鲜活的现实问题. 低年级学生年龄偏小,绝大部分学生都喜欢直观形象、趣味性比较浓厚的问题形式出现,因此,“创设情境”在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笔者在执教二年级“倍数”内容的时候,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倍数问题”的内容特点,精心创设了富有童趣的情境——三只小猴摘桃比赛. 从回顾旧知“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到解决新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借助“三只小猴摘桃比赛”这一情境的情节发展来变换推进的,整个过程显得问题真实、趣味盎然、互动热烈,体现了情境的创设在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导航作用,并且情境也为“问题”的孕伏提供背景支持,为“问题”的提炼生成提供表象依托,为“问题”的模型建构提供思维台阶. 又如:在讲授“表内除法”这一内容的时候,我播放了《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公园游玩,好吗?”简短且具有强烈吸引力的话语很快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探索学习的氛围变得轻松愉悦,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紧接着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学生在公园玩划船、坐碰碰车的情景图,引导学生根据信息,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从而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思维的火花. 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思考,争着发表自己发现的问题,如:“一共有多少人?”“我们这么多人,要坐几辆车呢?”等. 课堂气氛一下子非常热烈,使整节课达到预期效果. 所以我觉得与其“给”学生10个问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产生一个问题,这样才会更有效地提高“解决问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多样呈现,为“解决问题”提供信息
生活中,我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捕捉才能获取信息,从而解决问题,但“信息”存在的方式却是多样的. 结合“解决问题”教学,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要努力实现信息呈现方式的多样化,一是隐藏“信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例如:二年级下册中,在教学“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时,为了完成“春游”任务,就要“统计人数”. 于是,我用课件出示了一张“班级座位表”,问:“从图中你能发现什么?”学生经观察,发现了如下信息:
(1)有3大组,每大组8人;
(2)有6小组,每小组4人;
(3)每张桌子坐2人,有12张桌子;
……
学生从图中发现了多种信息,为“解决问题”的全面展开提供了丰富的数据信息.
二是在提供“信息”时,注意图文结合.
例如:在执教“植树问题”时,练习过程中,我利用课件出示题目“一根6米长的木头,要把它平均分成3段. 每锯下一段需要5分钟,锯完一共需要多少分钟?”的同时,在题目的旁边还配了一幅“工人锯木图”. “工人锯木图”的出示,既能帮助学生体验真实的问题情境,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解读图意,还能直观感受“锯1次,得2段”的信息启迪,而这一思想,对于解这道题乃至整类“植树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
三、感性体验,为“解决问题” 理性建构
传统的学习方法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别人告之的方法,然后去效仿、学习,从而达到掌握新知的目的,而新课标提倡的学习方法则要求学习者自己读题、思考、收集相关信息,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相应的学习能力. 在“解决问题”这一教学中则表现为学生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独立学习,感受“由感性体验到理性建构”的过程. 也就是说“感性体验”是理性建构的前提,“感性体验”是否充分将直接影响“理性建构”.
例如:在进行“倍数问题”教学时,我通过创设情境,课件出示“黄花有4朵,蓝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数学符号来表示这里的“花”,画一画蓝花的朵数,从中感性体验“3倍”的含义;在学生初步掌握“求一個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结构和解答策略后,继续课件出示了“4根小棒围成的正方形”,让学生也同样拿出小棒来摆一摆正方形(想摆几个就摆几个),然后交流:“你摆了几个正方形?你一共用了几根小棒?你用的小棒根数是屏幕上的几倍?”学生在开放的感性体验中实现了“不同的人凭借不同的方式建构数学”的新理念.
又如:在“植树问题”教学时,笔者让学生玩“手指”的游戏,让其在游戏中直观体验,并理解了“间隔数 + 1 = 手指数”这一植树问题的“策略雏形”;在揭示例题“同学们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树(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后,我就请学生动手“植一下树”(画图或摆棋子),从中亲身领会了“植树问题”的关键词义、题目结构和解题策略,这更是“感性体验”促成“理性建构”的生动体现. 俗话说“教无定法,教学有法”.作为教师,要善于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所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进行精心准备,灵活设计,方能更好地驾驭课堂,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也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