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理念下的数学教学

2014-04-29 06:54昂拉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15期
关键词:圆柱体动手创设

昂拉

数学是小学生最头痛的科目,不是学起来倍感痛苦,就是没有兴趣,造成的原因很多,我认为除了课本编排的不当外,与教学方法不够创新有直接的关系。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关键是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促使多种感官,包括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从而为参与学习提供最佳心理准备。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激趣乐学。

一、积极挖掘教材兴趣因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由于任教课时少,师生交流机会不多,很容易在学生中形成固板、严励的印象,如果学生感觉老师很可怕,就很难喜欢上数学课,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抓住他们的好奇心理,不断给以新奇,创设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把“静”的教材内容转化成“动”的外部活动,让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尝到探求知识的乐趣,把外在的兴趣引向内在的兴趣,使他们能够由不愿意学,到想学,由被动学,到主动学。如教学环形面积时,先让学生动手画一个半径5厘米的圆,在圆内画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小圆,剪去。同时启发:“看谁能剪出多种不同的形状?”操作过程中学生画得仔细,剪得认真,同时又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通过联想、观察、比较、分析几种不同的画法,使学生深化了对环形的认识。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表述,再动脑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由“动”生“趣”,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气氛浓厚。同时探求的成功又让学生滋生出更浓的兴趣,形成了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

二、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乐之者。在新知识教学之初,创设情境,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五年级“数的整除”这一单元,在教“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向学生介绍说: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只看数的个位,那能被3整除的数也看个位行吗?然后验证发现,3的倍数的个位数各种情况都有,显然不能再用看个位的方法来判断,再告诉学生老师有一个判断的“法宝”,随便哪位同学站起来说一个任意数也能迅速判断出能否被3整除,可请同学说出大一点的数考考老师,看是否有效。老师这么一说,同学争先恐后出题考老师,老师立即报出答案,并请同学加于检验,结果准确无误,这时教师再把话锋一转,进入新课,同学们一定会兴趣盎然地进入新知的学习。因为大家都想得到这一“法宝”,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所以,经常创设教学情境,能使学生的注意由无意注意逐步发展为有意注意,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

三、积极探索研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探究学习”要求我们放手让学生自主地探索,去获取新知,使之在亲身实践中发展数学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思考、探究的学习情境,使他们从探究数学知识的奥妙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努力使所有学生都学有所获,练有所成。如在教“圆周率”这个概念时,课前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枚伍分硬币和一把尺子,让伍分硬币在纸上滚动,记下始点、终点,用直尺量出一周的长度,然后在硬币上量出直径,根据测量的周长与直径,算出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反复操作、测量、计算,学生自己得出了“圆的周长总是等于它的直径的三倍多一些”的结论。再如教学“圆柱体体积”时,学生参与了整个结论的形成过程,他们积极探究,努力进取,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经过探究学习,发现规律,把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到了理性认识,既加深了学生对“圆周率”“圆柱体体积”概念、结论的理解、内化,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加强直观,动手操作,使学生多学

由于人的认知和发展的规律是由感性到理性,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利用多种形式的操作,促使多种感官一起活动,提供较多的感性认识,使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这样就能降低学生的思维难度,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低年级有余数的除法中的余数时,让学生从学具盒中拿出9根小棒,摆成每份2根、3根、4根,让学生观察比较每次能摆几份,有没有剩余。接着教师利用液晶投影仪再演示。通过操作、演示,并指导总结:分摆结果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摆以后,还有剩余,并不够一份),最后教师指导概括出余数的定义。又如高年级教学圆柱体表面积时,指导学生拿出小的圆柱形木柱和一大张纸,让学生动手给圆柱裁衣、做衣,并给其穿衣、脱衣,在这一裁、做、穿、脱的过程中观察到圆柱体的表面积是由两个圆面和一个长方形围成的,然后再让学生量一量,算一算,从而得到求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这种游戏式的操作,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又让其从多方面加深了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总之,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塑造灵魂的艺术。教师必须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讲求策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利用兴趣的迁移原理,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在学习数学时充满无限乐趣,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青海省果洛州班玛县赛来唐镇寄宿制小学814300)

猜你喜欢
圆柱体动手创设
我也来动手
附加整流装置的圆柱体涡激振动数值研究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动手画一画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动手演示找错因
找出圆柱体
圆柱体上的最短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