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星星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对数学作业的功能认识不到位,作业布置形式单一,只是简单地采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反复操练,以为“量变之后会产生质变”,其实效果不好,不利于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 另外,题海战术使得学生课业繁重,机械重复的问题越发突出,应试训练色彩浓厚. 那么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新型的小学数学作业应该如何改革呢?
一、作业数量要少,内容要精
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懂的同学做多了感觉烦,不懂的同学做多了还是什么都不会,有惧怕感. 经过观察与思考,我认为在新课标理念下,我们应根据每课时的重点、难点设计“巩固为主,发展为辅”的作业,力求做到少而精.
少,是指作业的数量“少”. 课内尽量做到当堂学、当堂做、当堂反馈、当堂纠正、当堂完成. 课外作业的量也必须严格控制. 一般来说,一、二年级基本不留书面课外作业,其他年级以中等学生的速度为准,作业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 精,是指作业的内容要精练. 应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题目,突出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尽量避免烦琐的运算. 设计一些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题目,不搞机械重复,如同一类型的题目不多做,一题不做多遍.
二、作业难度要适中
在以往的作业设计中,教师为了图方便,习惯于布置统一的内容,无视学生的个性与认知差异,搞“一刀切”“齐步走”的作业,经常会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的尴尬局面.
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论述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中,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新概念,明确指出:“唯有那种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十分好的教学. ”因此,要使学生具有适度的作业动机,一定以学生的认识为动力. 与学生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水平相平行的作业,产生不了学生的心理需求,而过难的标题则会挫伤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单调、枯燥的作业,开启不了学生的思维,相反还会形成不良的思维定式.
所以,针对学生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重视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我将作业分为三类:
A类:低起点、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
一个长方体纸盒的长是10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8厘米,做这个纸盒需多少平方厘米的纸?它的体积是多少?
B类:有变化、多思考、小步走、多反馈.
一个长方体纸盒的棱长总和是112厘米,长是12厘米,宽是6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C类:多变化、有综合、主动走、促能力.
一个长方体纸盒的底面积是24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20厘米,它的表面积是108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又如,在学习“小数乘法简便计算”后,我是这样设计的:
A类:(1)3.6 × 19 + 3.6 × 81 (2)(1.25 + 12.5) × 8
B类:(1)8.72 × 99 + 8.72 (2)6.3 × 10.1
C类:(1)2.4 × 6.3 + 2.4 × 4.7 - 2.4 (2)8.4 × 3.8 + 0.84 × 41 + 0.084 × 210
对于学困生,只要求完成A类的基本题,可适当选做B类的综合题;对于学习情况中等的学生,要求完成B类综合题,并可适当选做C类的思考题;对于学习很好的尖子生,要求完成C类的思考题,如果连续五天作业全对,可免做一次. 三、作业形式要多样化
新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数学作业不必限于书面作业,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也是一项活动或一个方案设计或一件产品,比如制作、游戏、调查、实践、数学短文或日记、小课题研究等.
制作作业:如在学习了“年月日”的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制作小台历.
游戏作业:如在学习了“算24点”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计算竞赛,认识了七巧板后也可以让学生来个拼搭游戏.
调查作业:如在学习了“千克和克”后,请学生调查一下,1千克鸡蛋大约有几个,1千克苹果大约有几个,1千克橙子大约有几个. 生活中哪些物体用千克做单位,哪些物体用克做单位,有条件的话掂一掂它们分别有多重.
实践作业:如在学习了比例的相关知识后,可以请学生用84消毒液按照不同的用途(洗餐具和瓜果、病人物品消毒等等)来配置消毒药水;又如在学习了长度测量、计算等相关知识后,可以让学生步测、计算教室前的走廊大约有多长.
数学日记或短文:如在学习了“千米”之后,请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步行1千米,写成日记. 日记内容要求说明清楚:从哪儿走到哪儿,用了多长时间,自己感受如何;又如在“认识人民币”教学之后,让学生和家长一起购物,自己试着付钱,并把活动简要记录下来.
四、作业评价要适当
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业评价也是一门艺术. “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是新课程理念下对学生评价的指导思想. 对学生的数学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有助于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教育功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其数学素质的发展. 作业评价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答题的对与错,还要关注学生作业的过程,关注学生的解题策略. 在评价方式上,应提倡多元评价,淡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注重作业对学生成长的教育发展功能.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真正做到这三句话,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大力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数学作业成为他们放飞潜能的天空,让学生用他们的智慧营造出一道道绚丽多彩的作业风景线,从而赋予数学作业生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