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旭辉
【摘要】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它实现了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师生间的教学相长,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呢?
【关键词】 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
一、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生合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合作”是成功的土壤. 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没有“兴趣”就学不好数学,没有“合作”就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因此,教师必须围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的研讨氛围,一个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
1.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创造合作条件
教师带着微笑走进教室,让微笑感染每一名学生,带给他们一个好心情. 用微笑代替语言,教师的语言亲切、和蔼、富有感染力,就会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就能克服胆怯心理,敢于大胆发言. 同时,要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或“异想天开”. 努力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民主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合作、创新热情,课堂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2.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合作欲望
要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利用数学教材,创设数学活动. 要善于用各种巧妙的方法出示具有挑战性、启发性和研讨性的教学活动,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内心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产生不足之感和求知欲,从而为实现心理平衡去主动探索、学习,当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或感到自己无法完成时,再开始合作学习,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相互启发,相得益彰,就会焕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趣,合作才会有价值、有意义.
3. 体验合作成果,激发合作兴趣
教师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行为习惯等实际出发,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经历发现、创新的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觉得每项知识的获得是他们劳动的结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成功,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其乐于合作、长期合作.
二、科学合理地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组建合作小组时,要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个性特点等方面全盘考虑,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上、中、下三个层次的学生. 合作学习小组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 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 采用前后位的坐法,便于灵活地调整成配对的形式进行活动. 每个小组成员在组内承担一个相应的角色,包括组长、记录员、报告员等,这些角色可以适当调换,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以便消除优等生的权威,体现地位平等和机会均等.
三、恰当、适时地选择教学内容
1. 选择规律性较强、应用范围较广的定理、公式和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开展合作学习. 如“圆周角度数定理”的结论,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结合题意画出所有符合条件的图形,然后由特殊到一般,由简单到复杂,在探索中发现并证明其结论.
2. 选择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有些问题对个人而言较难独立完成,但又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中,这样的问题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合作探索愿望,在教师适当的点拨指导下,大家共同分析,相互交流,能够得出其结论,相对于个人独立解决问题变得容易且深刻.
3. 选择开放型问题和一题多解问题. 由于开放型、探索型的问题综合性较强,学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因知识基础不同,思维方式的差异,可得到不同结论. 合作学习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机会,一个展示自己、了解别人的平台,因而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1. 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小组合作前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制定学习目标,确保分工到位,要求学生会彼此认可,相互信任. 要引导学生通过“读、画、动手操作、联想”等途径去理解所学内容. 要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要引导学生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从而掌握新知识. 教师指导要“面面俱到”,力求到每个合作小组中去,才能随时关注和掌握各个小组合作学习的进程及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进行调控,保证学生全员参与. 问题的难易程度应和所给讨论时间成正比,既不能浪费时间,也不能草草收场.
2. 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主体性
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在合作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应得到教师的关爱. 其次,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更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让每名学生都动起来,参与到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和教师、组员一起共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启发、诱导之下得到全面发展. 最后,合作教学应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鼓励学生相信自我,敢想敢说,尽力展示自己的见解和创新,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合作学习中去. 通过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动口去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最终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五、重视合作学习的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要从“课堂评价”和“定期评价”两方面入手,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教师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 在教学中要把握住合作学习的每一个有利因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学生间的合作研讨,共同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