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二胡本科教学中提升文化素养的重要性

2014-04-29 00:43:14马小娟
艺术评鉴 2014年10期
关键词: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文化素养

马小娟

摘要:本文从普通高校二胡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入手,对二胡演奏技法中基本演奏理论和曲目进行分析和论述。试图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说明提高文化素养对普通高校二胡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关键词:文化素养 自然科学 人文科学

随着近年来艺术类招生的火爆,每年全国各地进行的音乐艺术类的专业考试都会有大量的学生参加。有不少孩子是从小就开始进行专业学习并真正热爱音乐艺术而决定考入专业院校进一步深造,但也有不少的孩子仅仅是因为音乐艺术类文化课分数要求低而来参加艺考,以求能走捷径升入大学。但不论是哪种情况的考生,入校后基本上都会存在文化素养普遍不高的情况。

学生的文化素养不高有其客观因素,在相同的学习时间中他们要花大量的时间练习和学习演奏,势必就会耽误文化课的学习。但也有其主观因素,入学前认为只要练好琴,文化课只要够考上大学就可以;入学后认为只要练好琴,多学几首有难度的曲子,可以比赛获奖就行。殊不知,当二胡演奏学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绝不仅仅局限在掌握了几种复杂的演奏技巧,会演奏多么难的乐曲。更重要的是是否真正理解了二胡演奏技巧的真谛,是否真正表达出乐曲的真意和内涵,使自身二胡的演奏能够真正达到艺术的高度。而想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学生全面的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用知识的头脑分析、理解二胡的演奏。

笔者认为作为本科学生在学习二胡演奏之余,应加强以下几方面文化素养的学习:

一、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

二胡演奏是通过复杂和精微的技巧变化来表现人们自身的情感以及外界社会和自然界的感知。在复杂的演奏过程中自始至终贯穿着统一、协调和变化。即人与乐器的平衡统一、左右手的相互协调以及各种演奏技巧的丰富变化。这就涉及许多的科学原理,即,在演奏方法方面涉及到音响学、运动力学、生理解剖学以及律学原理,它们关系到演奏方法的正确与否,关系到音色、音高的质量及状态,关系到训练的方法是否符合人的生理规律。二胡的音色非常丰富多变可用来塑造各种不同的音色形象;尤其是以音色变化这种手段来揭示人的深层次内心情感,是其他任何别的手段不能代替的。想要有好的音色必须要有正确的演奏方法,而方法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平衡”二字,即支点、力点対重心的平衡。左右手分别通过恰当的角度和杠杆作用保持对琴弦的适度支撑力,从局部(如左手持琴、右手握弓的手指)和整体(手、臂、躯干)上做到前后、左右、上下各种对应力的平衡。只有掌握这一平衡,同时准确掌握演奏动作中各施力方向和合力的成分才能演奏出“圆、亮、厚”是二胡的基本音色。而在这个基础上对各力点、支点、重心等作相应的改变,就可以产生不同的刚柔、明暗、厚薄、浓淡的变化音色。

除此之外,随着几年来二胡演奏理论研究和演奏技法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自然科学知识被运用在二胡演奏中。作为进入本科学习的二胡专业学生,对于这些演奏技法和理论不仅要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学会运用自然科学知识去理解演奏技法从而更好的掌握它们。

二、具备一定的社会科学知识

二胡演奏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不仅能够表现出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感,还可以表现不同地区和民族的音乐风格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作品。在艺术表现方面涉及到音乐美学、演奏心理学等原理,并且体现出演奏者的艺术修养、艺术趣味及文化、历史等诸多方面的知识等等。

广博的文化艺术修养对于音乐演奏的作用,为许多音乐艺术家所重视,拉赫玛尼诺夫曾告诫学习音乐的青年学生说:“在我们能创造一些什么之前,我们最好先去了解一些我们之前已经有过的最好的东西”。“李斯特,鲁宾斯坦等音乐家,他们之所以伟大并不在于他们获得技术的空壳。他们掌握了知识。”

鼓励学生多读、多看一些哲学、文学和历史作品,有助于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指引他们用辩证的、历史的眼光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同时又开拓眼界,提高文学修养,丰富了人生的阅历和内心情感。

举例来说二胡曲《新婚别》,是张晓峰和朱晓谷于1980年根据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创作而成的一首叙事曲。要演奏好这首作品,首先应该对唐代安史之乱这段历史有一定的了解,更要认真学习杜甫的《新婚别》这首诗,分析词句、理解的涵义。深入把握诗中人物的感情变化,发挥形象思维和联想性思维,把自己作为主人公来进行演奏。乐曲中“入洞房”的一段,描写了青年男女的入洞房初次见面时的紧张、羞怯和爱慕等情感,对学生而言不可能有这样的生活经历,就需要结合一些文学作品的描述来启发和丰富学生的想象与感悟,来帮助学生完成对乐曲的诠释。

而美学和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够提升他们对美的认识,有助于审美能力的培养。而更能帮助他们克服演奏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以明末清初的琴家徐上瀛著《溪山琴况》最具代表性。书中已经比较系统的提出了和、静、清、远、圆、润等二十四况演奏美学思想。这些美学思想的对二胡的演奏起到了很大的指导意义,不仅树立了以和、雅为核心的审美准则还提出了具体的审美要求。首先,二胡演奏的四个关键环节:弦、指、音、意中就运用到了“和”的思想。“和”即 “合”,有協调一致,彼此谐和之意。只有将弦与指,指与音,音与意三对关系相互协调,才能使演奏和谐。而“亮、丽、润、圆、采、坚”等是对演奏音色的要求,“宏、细、重、轻、迟、速”等是对演奏方法的要求。学生若能对这些理论有一定的学习,并结合到实际的演奏中那将受益匪浅。

作为学习二胡的演奏者来说,学习二胡演奏的技巧技法是基础和根本,与之相关的各种音乐基础理论是学习的工具。只有掌握了这些技法和知识才能完成演奏,但这仅仅是第一步。只有灵活运用各种演奏手段,深入的理解作品恰当表现出音乐的内涵,从内而外的将演奏艺术化,才可称得上“二胡演奏艺术”。而演奏艺术的高下除技术是否过硬和是否掌握艺术表现的基本规律,还取决于演奏者的思想品德修养,全面的艺术修养和一定层次的文化素养。作为专业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要指导学生的基本演奏技巧,更要督促他们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使他们认识到这些知识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宋国生,宋飞.胡琴家族演奏入门[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

[2]张前.音乐表演艺术论稿[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3]赵寒阳.二胡演艺知识500问[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文化素养
在“实践”中研究人
求知导刊(2018年3期)2018-05-25 11:10:26
浅谈创新人才培养视阈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抓好四个渗透,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小学科学教学巧用孩子的“插嘴”激活课堂
青年时代(2016年27期)2016-12-08 08:15:37
回归历史课的真谛
教师·下(2016年10期)2016-12-03 09:33:48
中学英语课堂培养学生英语文化素养的实践探究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分析及对策探讨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8:43:59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提升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5:10:02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演变与发展
商(2016年8期)2016-04-08 09: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