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在民族大融合中《西凉乐》的形成与发展

2014-04-29 23:03曹晓晶
北方音乐 2014年16期
关键词:民族融合发展

【摘要】《西凉乐》是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融合中原、西北、西域等各地各民族的多种乐舞,发展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乐舞艺术。《西凉乐》综合了多种民族乐舞的因素,具有不同于其它乐舞的演出服饰、器乐伴奏、表演动作,受到了统治阶层以及广大群众的欢迎。在隋唐盛世,《西凉乐》迎来了它的辉煌时代,并在后世得以遗存。

【关键词】民族融合 《西凉乐》 形成 发展

从三国、两晋到南北朝,这短短的四百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难描述的时代。此时,秦汉雄风已逝,而盛唐气象未至,在这两大盛世之间,古老的中华帝国四分五裂,任兵家纵横,铁蹄践踏。在这血与火的时代里,从污淖与罪恶中,却产生了足以与任何“太平盛世”媲美的雄奇魂丽的艺术之果。它破坏与建设并存,光明与黑暗同在,分裂与融合共时。在无数生灵被无情湮灭的同时,一座辉煌耀眼的艺术大夏突兀而起,傲视苍穹。从此时起, 在先秦时代表一切艺术的“乐”,开始摆脱了“礼”的桎梏,在中国历史上首次祭起了“为艺术而艺术”的大旗,而且,几乎所有的艺术门类都在此时经历了一条“思想解放”——“个性张扬”——“艺术独立”的道路而各自独立。也是从此时起,中国的文化艺术进入了一个大整合阶段,各民族、各地区的乐舞互相融合、互相渗透,互相釆纳,形成了多种独具特色的新型乐舞。

一、民族大融合中《西凉乐》的初步形成

《清商乐》是三国两晋南北朝乐舞的总称,它承袭了两汉的乐舞及相和诸曲,主要用于宫室、贵族的宴会、娱乐场合;也用于宫廷的元旦朝会、宴飨、祀神等活动。从汉魏至西晋,是《清商乐》日益发展兴盛的阶段,到永嘉之乱(307—312)以后,北方的《清商乐》受到战乱的影响,趋于衰落。在这次战乱以后,一部分乐舞随着东晋政权的南迁传到了南方,对于南方民间乐舞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了江南的地方民间乐舞《吴歌》和《西曲》的发展,成为南朝的“新声”;另一部分《清商乐》传入了凉州,以后这部分《清商乐》与《龟兹乐》融合成为《西凉乐》。

西晋末年,关中的文人、士大夫纷纷逃到凉州避难,凉州是当时中国北方唯一的安宁地区,也是西北的文化中心,―部分汉族的传统乐舞得以保存。公元384年,苻坚命令大将吕光平定西域,吕光获得了《龟兹乐》,并且占领了凉州,建立了“后凉”。“北凉”的沮渠蒙逊(匈奴族)在412年占领了凉州,沮渠蒙逊信仰佛教,他利用凉州与西域交通的便利条件,不断引进佛教,西域乐舞随佛教逐步传入内地。在吕光和沮渠蒙逊占据凉州期间,将西域的《龟兹乐》和盛传于凉州的中原旧乐相融合,取名为《秦汉伎》。到北魏太武帝平定河西 (约431年)得到了这部乐舞后,更名为《西凉乐》。融合了西域乐舞和传统旧乐所形成的新型乐舞《西凉乐》,受到了统治阶层以及广大群众的欢迎。魏周之际《西凉乐》被称为“国伎”,魏太武帝将其用于嘉宾大礼,北齐制定宫廷雅乐, 也杂以“西凉之曲”,因为其是“所谓洛阳旧乐者也”。

西凉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先后有汉、匈奴、鲜卑、氐各族的统治者占领过这个地区。这一地区不仅接受了汉族传统乐舞及西域以《龟兹乐》为主的各族乐舞,并且也接受了先后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各族乐舞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在各民族大融合的时代中,《西凉乐》是各民族乐舞文化大综合的典范。

二、《西凉乐》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

《西凉乐》是“凉人所传中国旧乐而杂以羌胡之声也”,又是“变龟兹声为之,号为“秦汉伎”,说明《西凉乐》综合了多种民族乐舞的因素。

《旧唐书·音乐志》载,《西凉乐》的舞蹈有《白舞》《方舞》。《白舞》是一人舞;《方舞》是四人舞,四人各站一方。据《通志略》所载宫中演奏曲目:“《西凉》五曲:《杨泽新声》《神白马》《永世乐》《万世丰》《于阗佛舞》。”除宫廷乐舞外,此外还有大量《西凉乐》乐舞流传于民间。《西凉乐》服饰大致为:舞人头戴假髻,插玉支钗,身穿紫色丝褶,白色大口裤,袖子是用五色丝布横断接袖。《西凉乐》所用乐器主要有:卧箜篌、琵琶、竖笛、腰鼓、笙、拍板、筝、鼗鼓、鸡娄鼓、横笛等。

甘肃酒泉丁家闸晋墓壁画的“宴居行乐图”记载了有关《西凉乐》表演时的形象资料,右方画墓主人坐于庑内,前有一男伎手执鼗及短棒。中有二女伎,一舞伎头戴漆髻,穿三色(黄、红、绿)裙,束腰,五彩接袖,两手各执一方扇,扬臂而舞。另一舞伎着单色(绿)裙,五彩接袖,双臂旁举,弓步,回首,作腾跳舞姿。左方有乐工四人(一男三女),男乐师戴冠,弹卧箜篌。三女乐工,一弹琵琶,一吹竖笛,一拍腰鼓。舞伎下方女伎倒立。从乐队的组成和舞人的服饰上看,这是鲜卑族风格的《西凉乐》。另一形象资料见于敦煌第297号窟的北周壁画——“供养人伎乐”,描绘的是西凉地区群众性的舞蹈,此图最具特色。在清凉的树阴下三人奏乐,二人舞蹈,奏乐者一弹箜篌、一弹琵琶、一人吹笙。笙是从中原传入西域的,在西域乐部中只有《龟兹乐》使用这一乐器。两个舞人的动作甚是奇特,双手都是高举在头顶上,一人还在头顶上双手相握。另一特点是扭身出胯,臀部上翘,胸腹向反方移动,头部又与肩胸反向移动,形成强烈的三道弯曲线。二舞人一个交足曲膝而立,一个叉步前行,展现出一个纵情酣畅的劲舞场面。而奏乐的三人,持笙者与弹琵琶者二人侧身相对,一个仰身而吹,一个俯身而奏,持弓形箜篌者,面对舞者两手拨弹。舞者神情飞动,奏乐者如闻其声,旁边的丛树,曲枝盘绕,花叶翻动大,大自然也为之动容。这幅精美的行乐图,十足地展现了《西凉乐》的本土风貌。这种舞蹈还见于陕西省兴平县南北朝古佛座画像石刻乐舞图,在莲花座左旁有一深目高鼻的胡人,着窄袖胡服,双手上举,吸左腿绷脚,冲身、出胯而舞。乐队有横笛,排箫、琵琶、箜篌等乐器。以上说明了双臂上举(合手或不合手),都是为了突出地表明胸、腰、胯形成的曲线,而双手的高举正是延长了S曲线的发展。因此,扭腰出胯,冲身出胯,或冲身、摆胯的单一动作,都是这一类型舞蹈的特色。还有并不做双手齐举的动作,只扬起一袖,一袖自然下垂,身段做冲身、出胯动作(见隋代舞俑)。这种冲身、出胯身体呈S曲线形的舞蹈,从地域来说流行很广,这种舞蹈风格正是来自西域的龟兹。类似这种形象的,还见于敦煌第112号窟(中唐)经变图中的伎乐,舞一人,乐队八人,都是以举双臂合手,冲身、出胯,成三道弯曲线的舞蹈。

第三、隋唐盛世中《西凉乐》的发展与流传

《西凉乐》经过了三百多年的孕育发展,在发展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吸收各民族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养分,大量舞蹈乐曲互相渗透,互相釆纳,合而有分,同中有异,在隋唐时代形成了《西凉乐》乐部。隋唐时代有喜爱胡风的习俗,元稹诗:“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西凉乐》成为一个时代的审美风尚,并且愈传愈盛。《旧唐书·音乐志》载:“自周、隋以来,管弦杂曲将数百曲,多用《西凉乐》。鼓舞曲多用《龟兹乐》。”

隋唐都是统一的大帝国,经济文化全面恢复发展,南北之间、中外之间乐舞文化交流空前通畅。陏文帝重视制礼作乐,对朝会仪式宴飨乐舞作了重大调整。开皇九年(589)前后,杨坚确立完备朝会宴飨“多部乐”上演体制,依据“华夷兼备”“以华领夷”原则,按乐部形式依次上演中原传统乐舞及少数民族乐舞、外国乐舞。杨坚确立以“国伎”(西凉伎)为首的多部乐体制,将“国伎”(西凉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及“文康伎”等七部伎乐作为核心,亦称七部伎,按以上固定顺序上演。300年来东、西、南、北各自发展的乐舞文化,第一次得到重大整合,空前交融,影响极其深远,也为唐代所遵循沿袭。

隋炀帝杨广继位后,调整充实了多部乐制度。首先调整了七部乐顺序,改《国伎》之名为《西凉伎》,并将《清商伎》列为第一部。其次又扩充七部乐为九部乐,他所确立的隋九部伎乐上演顺序是:清乐(清商乐)、西凉(国伎)、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礼毕(原文康伎〉。唐高祖登极之初,沿用隋“九部之乐”。贞观年间,太宗将九部乐改为“十部乐”。定制后的唐十部伎乐,上演顺序为:一、《?乐》;二、《清乐》;三、《西凉乐》;四、《龟兹乐》;五、《安国乐》;六、《康国乐》;七、《高丽乐》;八、《疏勒乐》;九、《天竺乐》;十、《高昌乐》。这种“以华领夷”依次进行的九部乐、十部乐盛大表演,虽有短暂中断,但一直延续到晚唐,至五代时犹见遗存。

历经千年的沧桑,时至今日,在我国西北一些地区仍可见到《西凉乐》的遗存。现如今甘肃省临夏地区的民间舞中有一种摇摆步,行进时向左右冲身、摆胯,形成全身的曲线摆动。甘肃的民间舞《拉花》,也是这种律动,左手上托花篮,右手扬掌向右旁推,同时向左冲身,向右出胯。这种S形摆动的韵律,很可能就是古代《西凉乐》律动的遗存。无独有偶,甘肃河西武威的民间舞《滚灯舞》又名《顶灯舞》,据说传自千年以前,据1959年冬调查,《滚灯舞》是男子舞蹈,在灯节时演出。演出时每人头上各顶一莲花灯,双手又各托一莲花灯,一般是在晚上表演,有一人独舞,也有群舞。基本动作是双腿半蹲,一起一伏,左右摆胯进行。“滚灯”之名来自这个舞蹈的特殊表演技巧,顶灯舞人躺在地下翻滚,而灯不翻不灭。佛教“灯”喻佛法,寓意佛法如灯望远传照。武威正是古西凉地区,这个古老的舞蹈,至今犹在当地代代流传,武威的《滚灯舞》确是《西凉乐》遗存无疑了。

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及隋唐几百年的发展,南北艺术和中外各民族艺术,经过长期交流,最终实现了高度融合。尤其雅、胡、俗乐,从鼎立到结合再到全面融合成为新的俗乐,在宫廷宏大壮观的表演中大放光彩,引导盛唐乐舞登上古典乐舞艺术的辉煌顶峰,《西凉乐》正是这一辉煌时期的一颗明珠。

参考文献:

[1](唐)魏征等.《隋书·音乐志》卷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73。

[2](后晋)刘昫等.《旧唐书·音乐志二》卷二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礼乐志十一》卷二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5。

作者简介:曹晓晶,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音乐系主任

猜你喜欢
民族融合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近四十年来国内辽金民族融合问题研究综述
民族融合视域下的元代民族诗人题画诗刍议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为何用“民族交融”替代“民族融合”?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浅谈古代少数民族改汉姓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宋元以来桂林回汉饮食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