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充满活力的高效思想品德课堂

2014-04-29 00:44李旭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19期
关键词:生命活力有效课堂思想品德

李旭平

摘要: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性、时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它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此目标的实现仅凭教师的说教与学生的记忆是不够的。这就要求思品的有效课堂应充满人文关怀,从生命层面的角度全面思考课堂教学,形成新的课堂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构建有效课堂。

关键词:生命活力;有效课堂;思想品德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7-0055

课堂教学的真义是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领悟生命的真谛、追求生命的意义。不管我们的教学观怎么改变,教学理念或教学手段怎么更新,我们所关注的有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是始终不变的。那么,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叶澜教授用一句话将其形容为“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打造生命课堂,激发生命活力是学校教育的根本要求。所谓课堂生命活力,即师生生命的创造力。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为阵地,开展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情感交流活动。让学生能真真切切地体验到成长的快乐,让他们的生命在“有效”的课堂中涌动,从而实现人的和谐和全面发展。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际,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和谐的课堂氛围营造——使学习的主体充满活力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构建有效课堂。在课堂上,学生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关怀、理解、尊重和欣赏。当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学生便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建立在师生融洽交流的基础上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融洽交流包括情感和信息两个方面,情感和信息得到交流沟通了,师生彼此间就可以增强信任感、亲近感,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

要想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就要尊重和爱护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中不断受到鼓舞、激励。尤其是对学习成绩较差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经常鼓励,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和关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每天给学生一脸灿烂的微笑,会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

由于笔者担任校级领导职务,教思想品德课,平时与学生接触的时间相对较少,对学生也较陌生,学生对笔者也很疏远,相互之间配合缺乏默契,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所以,笔者就有意识地走到学生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思想动态、个性特点、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在教学中对学生多建议、多鼓励、多表扬。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和毅力,使学生体验到成功,并感受到笔者对他们的关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如教学《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一节时,笔者让学生列举科技改变生活的例子,学生争先恐后发言,有位学生说道:“短信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一次,爸爸上超市,妈妈做午餐无盐,我给爸爸发了一个短信‘家里无盐,午餐急用,爸爸买盐速回到家里,避免了一次无盐之炊”短信最大的好处是便捷,逢年过节亲人问候不再写信或打电话,而是发短信。此外,学生还列举到,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数码相机让胶卷下了岗。而走遍天下的信用卡、自动取款机等等,则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二、生活化的素材选择——使教学的内容充满活力

建构主义理论对课程的基本主张是创设真实化的情境,这就要求我们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能够感受到的并且能够参与进去的生活实际来开发课程资源。同时,新课标也要求我们的教学要做到“三贴近原则”,即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因为只有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才愿意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才会充满活力。如笔者在教《合作与竞争》这一内容时,就出现下面这一幕:

师:你们这期的黑板报出得太漂亮了,请问是哪些人的杰作?站起来给大家看看!

生:……(七嘴八舌说是谁,是谁)出黑板报的几位同学站了起来。

师:请问“元旦快乐”这几个字是谁写的?(师指着教室后面黑板上的几个字)

(一生举手说是她,紧接着,教师一个一个地问:字是谁写的?插图是谁画的?版面是谁设计的?还有哪些人参与了本期黑板报工作?学生一一回答。)

师:很好!同学们看,他们几个人组成了一个出黑板报小组,有共同的目标,有明确的分工,这就是一种学习方式,这叫做合作学习。

师:请同学们继续探讨:合作有什么意义?(分小组讨论,利用现存的资源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并分小组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及时写下关键词。

这些关键词有:发挥长处和优点、培养自身能力、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培养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加强交流、给别人带来快乐等等。

师:同学们合作的结果很好,看!(指着黑板)通过大家的通力合作,问题得以解决,这就是合作学习的优点,所以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合作,善于协作。

同时,思想品德课讲求时代感,要求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心灵。教师应将国内外热点、焦点素材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这样既能让学生了解国内外最新时事政治,又能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学九年级《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一课时,笔者播放了“神十飞天”的视频,2013年6月11日17时许,神舟十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遥十)“神箭”成功发射。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2013年6月13日,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天宫一号自2011年9月发射入轨以来,第3次与神舟飞船成功实现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学生屏住呼吸,睁大眼睛观赏壮观的场景,实实在在地体验一把“科技”与“兴国”的关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由此可见,在选择教学素材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学生才愿意参与课堂教学中来。同时,品德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吸取社会生活中的养分,课本知识也会更加鲜活,课堂就像一条充满活力的“鱼”。

三、引发情感的共振——使学生的心灵充满活力

传统课堂是传授知识为目标,课堂缺少了一样东西——情感,即使有情感教育但理论说教成分太浓,课堂上师生情感交流得不到沟通、共鸣。这种忽视学生个体生命的教学,体现不了教学的生命激情,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更无从寻求“心灵的感动”了。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具体的、充满情感和理智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根本保证。所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为了唤起、培养和强化某种情感,就应尽力创设适合于教学内容需要的情境氛围,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良好的情感体验。这种情境氛围的营造方法很多,如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小品表演及形象生动、富有情感的语言描述等。

如笔者在讲授八年级思想品德课《维护消费者权益》时,先让学生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由学生表演“旅游鞋的风波”,小品表演的情景是一位学生购买了旅游鞋后不久,就发现旅游鞋鞋底出现了断裂的问题,是自认倒霉还是与鞋店老板打交道挽回损失,学生有多种心态,其中一同学主张与店上打交道并要求退换,于是同学们前往鞋店与店主进行交涉,在同学的据理力争下,同学终于换回了新的旅游鞋。在整个表演过程中,扮演者十分投入,即兴发挥也相当得体,作为“观众”的学生觉得十分有趣,不时发出议论,不时露出笑脸。整个小品作为一堂课的导入情境,一方面来源于学生生活,作为初中生在自己的经历中或多或少地遇到过类似的情境,因而小品情境与学生之间发生了联结作用。另一方面教师是小品的指导者,与表演者之间发生了指导与被指导的作用,同时也使教师更能贴切地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提倡师生互动,但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只是知识上的交流与互动,它还应包括思维互动、情感互动和心灵互动。特别是作为思想品德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理论知识的“学者”,更应该是感情丰富的“艺术家”;不仅要向学生展示自己的知识,还要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思想、情感、心灵。与学生同欢乐,与课堂共忧愁。比如:在《我和父母》的教学中,笔者深情地回忆了在读中学时母亲对自己的种种恩情以及一直想孝敬老人的愿望。很多同学听了也深有同感,沉思之后,都不由自主地举手站了起来,诉说着父母对自己的爱以及自己对父母的不理解,并表示今后一定要好好理解父母,孝敬父母。这种真情的流露,靠简单的说教是难以达到的。

四、促成精彩课堂生成——使学生的思维充满活力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种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就是课堂生成。课堂生成包括“意料生成”和“意外生成”,两者彼此交叉呈现在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中。为师者既要借助科学的预设、开放的空间,催生“意料生成”;又要依赖灵活的教学机智,驾驭“意外生成”,共同演绎丰富精彩的课堂教学。

如上《珍爱生命》的过程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说一说珍爱生命的感人事例,同学们列举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感人事例。突然有一个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与珍爱生命是否矛盾?同学们一下子变得兴奋了,都在盯着笔者,他们想看看笔者是如何解答这一问题。经过短暂的思考,笔者提出几个问题:

1. 董存瑞知道自己炸碉堡有危险吗?

2. 他明知自己有危险,为什么还要去炸?

3. 他去炸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通过笔者的适时点拨和同学们的充分讨论,学生的困惑也得到了解决:珍爱生命包含着珍爱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在于为他人,为社会作贡献,从而也就实现了“珍爱生命”和“生命价值”的道德生成。

这个教学案例的成功在于教师从容地驾驭生成,演绎真实的课堂。究其原因是教师有灵活应变的教学机智。新课标下的思想品德课堂鼓励学生将心灵自由地飞翔。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难免出现“奇思妙想”,甚至是挑战性的“插嘴”,教师对这些意外的处理,对动态生成的利用,对课堂的从容驾驭部离不开教学机智。这种教学机智、教学技巧不是一朝一夕能拥有的,它来自于坚持不懈的学习,来自于持之以恒的实践,是教师长期积累的结果。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多看书,勤思考,善积累,才能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和驾驭生成的能力。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发扬学习精神,提高自己的学识和能力。经历的多、见识的广、思考的深,就会有驾驭生成的从容,就会有“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就会有“化意外为神奇”的教学机智,课堂教学就会有“柳喑花明又一村”的精彩。

总之,教育是生命本质觉醒和显现的过程,它不是将人塑造成某种工具,而是使人成为存在、发展和超越的人。因此,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要以对个体生命的理解与尊重为落脚点,在课堂教学中,彰显学生个性,激扬文化共性,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肖川.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2] 张哉.捕捉生成资源,激活政治教学[J].快乐阅读,2012(3).

[3] 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M].北京:教育教学出版社,2000.

[4] 柒拾叁.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有效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2013(7).

猜你喜欢
生命活力有效课堂思想品德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如何让小学语文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让词语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谈谈如何让语文课堂溢满生命活力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生物“有效课堂”三步曲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质疑,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