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4-04-29 00:44汪照江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4年2期
关键词:监护人子女儿童

汪照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力市场体制的完善,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寻找就业的机会,从而催生出“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是时代的产物,群体的人数在逐年增加,并且处于受教育年龄的黄金时期,因此在教育方面确实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对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出现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结合当前出现的问题以及原因从学校、家长和社会的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

1. 正常的家庭教育难以保障。父母进城务工无法保证子女正常的家庭教育,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机会减少,无法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由于父母常年外出务工,长期与子女无法亲近,亲子教育无法无从谈起,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

2. 学习成绩不理想。父母远离儿童,家庭教育的部分缺失,致使许多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偏低,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能及时完成家庭作业,对学习失去信心,严重者出现厌学和退学的现象。

3. 心理障碍普遍存在。由于留守儿童缺乏母爱父爱,当遇到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时,没有倾诉的对象,在日常生活中无法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怀和教育,长此以往,容易形成性格内向、自卑、自负等心理疾病,而且祖辈对儿童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过分溺爱助长了儿童任性、自私的性格特点,是儿童的逆反心理加重,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

4. 价值观取向扭曲。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孩子成为家庭中的“小皇帝”和“小公主”,在物质和精神上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要求。长期外出务工的父母,觉得对孩子的爱太少,总是通过改善孩子生活的物质条件来补偿,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这样导致的后果是孩子养成了攀比奢侈、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惯,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价值观。

二、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1. 家庭教育的断裂或缺位。“留守儿童”就是父母在外工作,子女缺少父母的家庭教育,父母与子女的亲情关系疏远,亲子关系发生了消极变化造成的。在缺少父爱和母爱的环境下成长的儿童,对社会关心的问题很冷淡,非常自我,有很强的攻击性或者畏缩不前,造成性格残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与父母或者监护人的教育意识有很大的关系:一是父母重经济,轻教育的思想。农村父母为了提高经济收入,改善家庭生活进城务工,为了改变生活现状,在子女的教育面前,倾向于追求经济收入,将孩子的教育完全托给学校和祖父母,认为学校是学习和教育的地方,家庭只是提供衣食住行,家庭教育淡薄;二是孩子的监护人教育不利。“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为父母双方的父母,隔代关系,对孩子疼爱有加,想尽办法让孩子吃好穿好,对于孩子的教育很少关心或者力不从心,导致孩子不重视学习。

2. 监护人对教育问题的认知不够清晰。近年来,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艰难,使农村的父母认为读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因此对子女的教育要求不严,认为教育成本太高,受教育的程度差不多就可以。农村部分父母认为孩子上完九年义务教育或者接受职业教育之后可以参加就业,成本低,收益好。在经济利益的冲击下,部分父母认为,读书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接受高等教育是对金钱和时间的浪费,因此孩子学得差不多就可以进入社会。监护人的片面认识,再加上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照顾留守儿童,使留守儿童教育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3. 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国家已经认识到留守儿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很大帮助。部分省市政府允许流动人流子女在本地学校上学,享受与本地学生一样的教育政策。但是城市学校教育的成本太高,流动人口的收入比较低,无形中形成了上学难的问题,还有流动人口的医疗问题没有解决,使流动儿童看病难和看病贵。与儿童异地教育相关的难题层出不穷,阻碍着流通儿童在异地学习。

三、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1. 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针对农村教育的薄弱环节,政府应该把留守儿童教育作为农村教育管理的重点项目,采取一系列有利于留守儿童教育成长的措施,保证留守儿童获得更多的教育关怀,建立乡村儿童教育监护体系,督促家长对留守儿童教育的监护力度。儿童教育的监护由组织由村委会、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妇联和乡镇府相关人员组成,共同监督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情况。政府也要大力发展地方经济,鼓励有能力的农民回家创业和就近就业,实现经济收入与孩子教育两不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国家也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对限制人口流动的各项制度进行改革,在制度上取消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限制,流动人口就业、教育、社保等方面平等化,降低流动人口异地教育的门槛,积极创建一些寄宿制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实现流动儿童在父母身边接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2. 强化家庭教育功能。父母要重视家庭教育,正确处理好教育与收入的关系。父母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情感需求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在工作之余要与孩子通过各种方式保持沟通与交流,比如通过电话询问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孩子学习的困难,孩子的学习成绩等等,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就在身边,感到父爱母爱的温暖。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流,让孩子感到亲情的存在,減少孩子不良性格的形成和不良行为的发生。温存的亲子关系可以增强孩子对社会的安全感、责任感和信任感,对孩子的成长有益无害。

3.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父母要尽可能地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为孩子教育提供一些信息和建议,让父母肩负教育孩子的责任意识,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学校要要多组织与家长沟通的机会,组织教师家访,与监护人进行交流,了解家庭教育情况,并给与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配备专职心理咨询师或者辅导员,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品质,培养健全的人格。

猜你喜欢
监护人子女儿童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监护人责任之探究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
School Admission择校
School Admission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