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教学法驱动现代物流学的教学改革

2014-04-29 00:44:03毛淑锦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毛淑锦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工作过程系统化进行课程改革,既符合国家关于推进高职教育改革的精神,又能满足社会以及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现代物流学这门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核心技术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在物流相关专业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对于现代物流学这门课程,笔者采取工作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

关键词:工作任务教学法;现代物流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4)02-0028-03

一、前言

《教育部关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现代物流学这门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核心技术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在物流相关专业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对物流专业有更清晰的了解,能够掌握物流的七大功能要素: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与物流信息处理;熟悉物流的据点——物流中心运作与设计,为学生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进行这门课程的改革,既符合国家关于推进高职教育改革的精神,又能满足社会以及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根据岗位群提炼典型工作任务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毕业的学生从事的工作岗位比较广泛,涵盖了物流行业的各个环节:包装、仓储、运输、信息处理以及快递等等。如何找到典型工作任务,并提炼出来:

(一)物流专业的教师走出课堂,到企业一线锻炼

教师在企业一线锻炼,能够真实地掌握企业的岗位种类、知识需求。阜职院物流专业的教师近几年不断地在阜阳北站货运站、阜阳邮政速递以及阜阳沃尔玛连锁店等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了解到这些企业的岗位需求主要是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配送以及快递物流等。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那么现代物流学这门课程就要据此调整课堂体系

(二)广泛了解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听取他们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

物流专业的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了解近几年毕业生的工作情况:他们所从事的岗位性质,工作中的得与失以及经验总结,从而调整现代物流学的教学内容和实训内容。

(三)召开行业专家座谈会,归纳典型工作任务

通过行业专家座谈会的头脑风暴,教师可以开发教学思维,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听取行业专家的意见,从而归纳出典型的工作任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设计现代物流学的学习领域。

三、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设计现代物流学的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理念

1.现代物流学课程的开发遵循工作过程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以“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以应知、应会”为原则,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重点

2.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3.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

现代物流学课程涵盖了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物流的基本功能、物流信息技术、配送与配送中心、物流成本、物流系统及物流工程、物流服务与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等物流基础知识。现代物流管理揭示了物品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的内在联系,使物流活动从经济活动中凸现出来。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学习情境中实训,让学生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在现代企业社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和地位,培养综合型、复合型管理人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此提高学生的从业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1.课程内容

本课程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课程的原则和要求,分析现代物流的七大基本功能,以及现代物流对绿色环保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划分八个学习情境。如下表,其中,针对阜职院所处的区域物流岗位要求,重在前6个学习情境。

2.学习情境规划和学习情境设计

每个学习情境都有各自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重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实施过程。

(四)教材的选用

1.本专业的教师可以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要求以及课程标准,结合区域经济行业的岗位需求,自己编写相应的教材。

2.教师也可以选用已经出版的符合国家教育部要求的高职教育规划教材。在选用此类教材时,教师不必局限于此教材的书本内容,要结合自己的课程标准以及实际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学生的薄弱知识的学习和实训。

四、现代物流学的教学实施

(一)课堂上

教师在课堂上除了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外,还要加强学生的实训。

在每一次讲授理论知识前,先布置工作任务,让学生心中有任务,带着问题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理论知识学习结束后,要求学生讨论先前布置的任务,解决问题,完成工作任务。

每一个大项目的教学完成后,都有一个项目实训。实训有详细的内容、方法以及目标,要求学生写在相应的实训报告上。教师要批改并写出评语和成绩,作为学生这门课程的最终评价的参考依据。

(二)课堂外

教师要求在校内实训室带领学生实训,还要把学生送出课堂,到企业参观学生以及顶岗实训,从而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实际工

作能力。教师在学生实习期间,要加强指导,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及时地解决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

(三)教学考核

本课程实行全方位考核评价标准,注重教与学的综合评价, 这种评价体系,既有学生自身以及相互的评价,也有专业教师和实践专家的评价,在评价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展现,与实际工作中的绩效评价相结合,以准工作者的身份衡量任务完成的情况,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期教学评价=过程评价20% +知识评价30% +成果评价50%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习资料资源:现代物流概论的主要教材以及参考书、现代物流概论实训指导书。

信息化教学资源:现代物流概论电子教案、中国采购与物流网、中国物联网、百度文库。

五、总结

经济的发展以及现代物流的新需求推动着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只有以工作过程系统化改革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国家、社会以及行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R].(教高〔2006〕16号)

[2] 孙秋菊主编.现代物流概论[M].高教出版社.

[3] 汝宜红主编.现代物流(第2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

[4] 王健主编.现代物流概论(第2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

[5] 安徽省高教网.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8:04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4:11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47:08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3:49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5:54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4:29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3:04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0:36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