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云 王晓雪
摘要:产后抑郁症是产褥期精神综合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发病率高、危害大。为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的精神健康和生活质量,应针对其诱发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充分重视产后抑郁症的早期综合干预。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诱发因素;干预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4)02-0054-03
女性在妊娠和分娩期间,伴随生理、心理及社会环境的一系列变化,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产后抑郁症(PPD)是一种发生于分娩后的神经症状性抑郁【1】,由Pitt在1968年首次提出,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哭泣、失眠厌食、反应迟钝、对生活失去兴趣及自我评价降低,严重者可出现自罪自责、悲观绝望、失去生活自理和照顾婴儿的能力,甚至出现自伤自杀的行为。产后抑郁症最常发生于产后1个月~1年内,尤其是在产后1~2周【2】,发病率近年来国内报道为3.8%~16.7%【3】。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自身健康,还会对婴儿成长、家庭关系等带来负面影响。研究表明,患有产后抑郁症的产妇体内催乳素水平低于正常产妇,导致产后泌乳延迟,乳汁分泌量减少,破坏母乳喂养。产后抑郁症的母亲因不能合理照顾婴儿,导致婴儿生活不规律,对新环境和陌生人适应能力差,从而影响婴幼儿的身体成长与行为、认知、情感的发展,产生智力低下和运动发育迟缓等问题。Hay等【4】发现产后抑郁症产妇小孩到11岁时,仍可出现智力明显下降,注意力缺陷和计算方面的困难。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孕产妇的心理健康保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产后抑郁症发病率高、危害大,因此探究产后抑郁症的诱发因素,关注产后抑郁症的早期防范和干预,已成为目前围产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1 诱发因素
1.1 生理因素
女性在妊娠、分娩以及产后性激素有较大的波动,尤其在产后胎盘和脑垂体急剧退缩,短时间内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这些性激素撤退引起的的神经递质改变,可促发某些个体发生心境障碍。Fkesi等的研究表明产后优郁症状与唾液中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呈正相关。Buckwaletr等认为怀孕时高孕酮水平与发生心境障碍有关,产后6一10周发生抑郁症的妇女血中孕酮水平较无产后抑郁症者明显增高。因此认为性激素水平迅速下降是导致抑郁症发生的重要内分泌原因。此外,甲状腺激素、免疫系统、神经肽等也提示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有关,尚需做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1.2 心理因素
孕育、分娩是一个复杂事件, 女性在此期间要经历一次非常强烈的身体和情感体验,有学者认为分娩本身对产妇的精神状况有一种特殊的伤害作用,婴儿出生对产后精神疾病是一种易患性因素。心理学家认为几乎所有女性在孕期及产后都会出现心理“退化”现象,即在心理及行为上变得更具孩子气,情感脆弱,依赖性强,此改变可引起心理冲突。此外,不良心理因素可加速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如本身内向、心理耐受力差、情绪不稳定、敏感、固执的产妇更易出现产后精神压抑。总之,女性在怀孕和分娩期间,要经历身体不适、分娩的恐惧和痛苦,还要适应角色的转变、减少社会活动、承担照顾婴儿的重任,若没有进行适当的心理调整,则可导致产后情感障碍性疾病。
1.3 社会与环境因素
家庭关系、经济条件、社会支持等均可影响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单身、未婚的孕妇因缺乏社会支持易合并产后抑郁症。生活在大家庭的产妇较独居的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几率降低。夫妻关系不良、产后家属尤其是丈夫对产妇的关心程度不够等易造成产妇情绪低落和应对不良。婆媳关系差对产后抑郁症有独立的作用,而婆媳冲突在我国仍是常见的生活事件。此外家庭护理和社区护理的不完善、产妇对育儿及自我护理的经验和知识缺乏等会造成产妇精神紧张、焦虑,增大发生产后抑郁症的风险。家庭经济负担能力较弱、住房困难亦是产后抑郁症的促发因素。家庭经济优越的女性不必为生产费用、抚养孩子的经济费用担忧,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产后精神压力,从而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1.4 其他因素
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是否计划妊娠、有无妊娠合并症、婴儿的性别和健康状况等对产后抑郁症的发作也有一定的影响。文化程度高的产妇由于面临的社会压力和精神压力大、考虑问题多、情绪更加复杂,易合并产后抑郁症。高龄产妇由于机体条件差、妊娠合并症多,发生产后抑郁的几率也偏高。婴儿性别对母亲抑郁情绪也有影响,重男轻女的家庭如果生了女婴,来自家庭的压力则比较大。婴儿出生健康状况不良不仅增加产妇经济负担,还可降低家庭对产妇的满意度,使其产生自责、内疚心理,加大产妇心理负担。
2 早期预防和干预
2.1 知识干预
有产前抑郁症的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几率明显高于无产前抑郁症的患者,产前知识宣教可有效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妇幼保健部门等应广泛普及有关妊娠、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分娩过程等知识,鼓励产妇说出自己的困惑、疑问,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产科检查中医护人员应协助产妇积极处理孕期中的各种不适症状如早孕反应、妊娠斑、水肿、睡眠障碍等,使孕妇树立信心,尽可能的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产前教育另一关键所在是使产妇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是降低产后抑郁症的重要组成部分【5】,应提供产妇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产后应积极指导产妇正确的母乳喂养及育婴方法,加强母婴交流,帮助产妇尽快认同母亲角色。指导产妇合理饮食和营养搭配,保证产妇营养,以促进体力恢复,为照顾婴儿提供身体保障。此外,指导产妇产后进行积极的康复锻炼,有利于早日恢复体型,增强产妇的自信心。
2.2 心理干预
2.2.1 全面评估产妇心理状况
医务人员应详细了解产妇的人格特点、家庭关系、经济收入、婴儿健康状况等,在取得产妇充分信任的前提下,鼓励产妇敞开心扉主动诉说内心的痛苦和想法,注意倾听产妇的主诉,理解病人的心理体验。观察产妇分娩后的情绪反应,全面了解产妇的心理变化和需求。
2.2.2 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根据所获得的信息资料,针对产妇的不同心理反应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是缓解产后抑郁症的有效措施【6】。如有些产妇得知自己患上产后抑郁症后心理压力更大,甚至担心药物治疗会影响哺乳而拒绝治疗,心理负担加重。此时应向病人介绍产后抑郁症的相关知识,告诉病人产后抑郁症是可以治疗的,克服对疾病的恐惧,减轻其心理负担并配合治疗。教会产妇在应对消极事件或不良情绪时采取自我心理调节措施:如指导产妇增加正面的、愉悦的情感体验,引导产妇关注周围和外界有趣味的事情或活动;鼓励产妇采取放松疗法,如将孩子暂时交给家人照料,给自己放个假,从音乐、瑜伽运动、电影等积极事件中放松情绪,增加愉悦感;鼓励产妇多与人交流,倾诉心中不满和需求,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关心,适时释放压力和负性情绪;在身体允许的条件下,尽早回归单位或社会,在与他人相处或工作的过程中丰富生活,增加成就感,减轻负性情绪。
2.3 家庭干预
医务人员应加强对产妇家庭成员的相关知识教育,使其了解家庭功能对维护产妇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充足的家庭情感支持,如家人关心照顾产妇、帮助产妇分担负担,为养育婴儿提供直接的家庭物质支持等,均是减轻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分娩后压力,防止与减少产后抑郁症的有效途径。了解产妇与配偶、家庭成员的关系,鼓励产妇在家庭中适当表达自己的不满和需求,有无被忽视和不理解、有无来自家庭的压力等,如产妇家庭是否存在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并给产妇带来精神压力,导致产妇悲观、抑郁。有研究报道,60%的妻子情感支持主要来源于丈夫,但大多数的丈夫初为人父,缺乏产后护理经验,注意力常集中在婴儿方面,忽视与妻子的情感交流,容易加重产妇的低落情绪。因而,丈夫的理解和悉心照顾对产妇产后抑郁症的预防和改善有重要意义。此外,产妇缺乏评价支持易导致她们产生负性情绪,因此应指导家人对产妇的努力和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提高其信心和自我价值感,充分发挥家庭支持功能,从而预防和减轻产后抑郁症状。
2.4 社会干预
社会支持是一种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它通过满足个体需求,降低压力水平缓冲压力的影响,促进身心健康【7】。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产后抑郁的发生呈负相关【8】。相关机构和医疗单位应重视产后抑郁症的早期筛查和干预,通过建立孕妇学校、咨询中心提高产妇知识保健,创造有利于产妇康复的住院环境,完善温馨产房、母婴同室以及产后访视等,使其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关怀。重视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纠正不科学的民间习俗,加强优生优育的宣传,改变男尊女卑的世俗观念。对受教育程度低的孕妇, 积极指导其心理调适,可以预防或减轻产后抑郁症。现代城市中多数女性在产后还要承受一定的工作负担,如果此时得不到合适的社会支持,就会进一步增加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几率。可由社区服务中心与多部门合作,建立一系列便民措施如电话咨询、月嫂、钟点工服务等,在产妇及其家庭有需要时,及时提供安全有效的服务,为其解决后顾之忧。对家庭经济负担较重的产妇,医院应结合产妇的经济状况,选择针对性的诊治方案,让产妇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总之,目前产后抑郁症的病因尚不明确,但相关研究表明产后抑郁症是由产妇的生理、心理、家庭及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9]。一般认为产后抑郁症的预后较好,大多数产后抑郁症患者经合理的治疗和干预可在3~5个月恢复,约三分之二的患者可在1年内康复。要预防和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应从知识宣教、心理疏导、家庭、社会支持等多方面进行综合防范和干预,使其恢复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促进产妇身心健康。
——————
参考文献:
[1] 夏海鸥. 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4.
[2] 毛庆娟,张富. 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疗效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 18(5):520-521.
[3] 李荣萍,张翼莉,曹洁,等. 532例产后抑郁症调查及随访[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5):628-629.
[4] Hay DF,Pawlby S,Sharp D,et al.Intellectual problems shown by 11-year-old children whose mothers had postnatal depression[J].J Child Psychol Paychiatry,2001,42:871-889.
[5] 吴文雪,钟碧荷,黄 婕. 产后抑郁原因探讨及护理干预[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4) :112- 113.
[6] 许世琴,朱邦莉.产褥期抑郁症的心理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6): 2559-2560.
[7] 杨红霞. 社会支持、家庭功能对产后抑郁情绪的影响[J]. 护理研究,2009,23(12):3126-3128.
[8] Beck CT. Predictors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Nursing Research, 2002, 50(5): 275.
[9] 黄桂华,产后抑郁的发病因素分析[J].当代护士,2012,6: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