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民歌的特色

2014-04-29 00:44王评
北方音乐 2014年2期
关键词:民歌分类特色

王评

【摘要】新疆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47个少数民族。新疆蒙古族是我国蒙古族的一个支系。本文对新疆博尔塔拉自治州温泉县的民歌从起源、分类、发展进行研究,总结其艺术特色。

【关键词】新疆蒙古族;民歌;分类;特色

一.新疆博尔塔拉蒙古族的起源

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内蒙和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

据Ⅸ温泉县志》记载,1762 1763年,部分察哈尔蒙古族兵丁奉清政府之命携家眷从河北张家口迁驻新疆安置于博尔塔拉,充实边防,永久驻守。今新疆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温泉县境内的蒙古族为察哈尔蒙古族后裔。察哈尔蒙古族人西迁戍边带来了丰富独特的察哈尔蒙古族文化。

自春秋战国以来,先后有塞人、月氏、匈奴、乌孙、柔然、悦般、西突厥、回鹘、葛逻禄、瓦喇、哈萨克、准格尔蒙古、察哈尔蒙古、汉等部族生活在温泉县境内。他们在这里游牧射猎、繁衍生息,漫长的文明历程积淀了丰厚的草原历史文化遗存。

据《新疆察哈尔史》、《新疆察哈尔传统文化与习俗》、《新疆察哈尔历史与文化》等书记载,察哈尔人来到新疆后想念家乡、怀念亲人,由此创作并传唱了短调歌曲《察哈尔八旗》,这足以证明察哈尔蒙古族短调已有240年以上的历史。

温泉县是全国唯一以“温泉”命名的县,是“中国新疆北鲵的故乡”、“西迁守边察哈尔人的故乡”,是全疆文物古迹最多的县之一,是全国体育先进县。温泉县的旅游景区已被列入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五区三线旅游总体规划。

温泉县旖旎秀丽的山水风光、丰厚的古文化遗存、传奇的人文历史、冬暖夏凉的气候特征,赋予了温泉独有的魅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感悟温泉、品味温泉。

二.蒙古族民歌的特点

(一)短调民歌

蒙古族民间音乐大致可分为3个历史发展时期,即山林狩猎音乐文化时期、草原游牧音乐文化时期、亦农亦牧音乐文化时期。在狩猎音乐文化时期,其音乐风格以短调为代表,民歌具有结构短小、音调简洁、节奏明了、词多腔少等特点。整体音乐风格具有叙述性与歌舞性,抒情性较弱,这也是原始时期人类音乐艺术的共同特征。从现有资料可以看到,一些明显带有这一时期音乐文化特征的蒙古族民歌,至今仍在民间流传。1930年初在察哈尔掀起了贫民造反运动,官宦富商与贫民百姓之间打了一场官司。整个察哈尔分裂成两大派,这次运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贫民百姓不愿做官宦富商们的奴隶,因而丢弃所放的牛羊群而搬迁。于是劳热安班代表官宦富商,而巴图那生·布卡·木胡来都代表贫民百姓到伊犁衙门打官司,但由于劳热安班用钱财打通了渠道,结果劳热打赢了这场官司,然而巴图那生·布卡·木胡来都却败诉而被罢免官职。有关歌曲如下:《骑着那黑骏马儿》、《哈日布呼的麦田》等,分析这些歌曲的主题意思,不难看出当时虽然清朝政府已经没落,但远在西部边陲的封建残余势力仍然很顽固。这些歌曲比较古朴、原始,可视为短调歌曲的最早形式。伴随着狩猎生产方式向游牧生产方式的转变,第二个时期的音乐风格也发生了从短调民歌向长调民歌风格上的演变,形成了蒙古族音乐史上的草原游牧音乐文化时期。从音乐形态学角度上看,此时期既保留发展了狩猎时期的短调音乐风格,又逐步创新形成了长调音乐风格。就短调民歌本身而言,短调歌曲的题材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早期的短调歌曲,还没有退去山林狩猎时期古朴稚拙的风格。从其内容看,这些歌曲节奏短促、词多腔少,适合反复吟唱并有很强的舞蹈性。因此,从公元7世纪至公元17世纪的千年历史中,蒙古族民歌发展的总趋势可概括为:以短调民歌为基础,以长调民歌为创新,长调民歌逐渐占主导地位的时期,也是蒙古族整体音乐文化风格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同时由于短调歌曲节奏明快,便于演唱和伴舞,仍是蒙古族歌曲的主要组成部分。舞蹈之歌,如《河水的浪花向前奔》、《舞姿像鸭鹅一般》;摇篮曲,如、《洁白的羊羔在羊群中》;爱情之歌,如《长在山坡上的鲜花一般》、《美丽辽阔的家乡》;怀念之歌,如《从天空中飞过》、《春天到来万物复苏》;赞美之歌,如《为了人民的利益》、《长在高山上的灌木》等。大约自公元18世纪(清朝中后期)起,随着历史变革及发展,北方草原与中原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各民族问的融合交流步伐加快。中原地区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也渗透到部分北方草原,文化交流更为频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短调叙事歌、长篇说唱歌曲等又得到了新的发展,形成了蒙古族亦农亦牧音乐文化时期。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可概括为:短调民歌重获新生快速发展,长调民歌保持特色更加成熟。这一时期的短调歌曲以其深刻的哲理性和完美的艺术性,将蒙古族音乐的发展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成为蒙古族民歌发展的主流和代表。这时的短调歌曲内容更加丰富,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无论是重大的社会事件,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亲情、友情、爱情,在歌曲中都有反映。同时,这一时期还涌现出大批职业、半职业化的民问音乐家,他们深入民间,常年进行演出活动,不但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对民歌的流传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1.察哈尔西迁蒙古族短调民歌的发展

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由于各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乃至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产生差异,短调歌曲具有了较强的地域性特点,如科尔沁地区短调歌曲非常发达,旋律平和流畅,长篇叙述性歌曲流行;鄂尔多斯地区的短调歌曲旋律活泼跳跃,明快简洁;察哈尔 锡林郭勒地区是蒙古族草原文化的中心地带,除了有发达的长调歌曲外,短调歌曲也很多。由于这一地区是蒙古汗国的统治中心,深受汗廷雅乐宴乐影响,歌曲曲调华丽典雅,装饰音多,曲调优美。新疆温泉县察哈尔西迁蒙古族,在从张家口西迁到温泉草原漫长的岁月里,依然沿用着察哈尔蒙古族古老的生活习惯,一年四季流动,变换着放牧的地点。这种流动的生活,让蒙古人心中留下很多思念的种子,变成了一首首动听的蒙古民歌,创造了极为丰富的草原游牧音乐文化。在传承和流入蒙古宫廷音乐过程中,察哈尔蒙古族对于保存和发展蒙古宫廷音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流传至今的察哈尔宴歌、颂歌、名歌,仍可以看到蒙古宫廷歌乐的一般特征。这种特征,与西迁戍边的情怀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蒙古族民歌音乐的草原风格。

2.温泉县察哈尔蒙古族短调民歌的特点

(1)多样性:一是风格多样:有情歌、酒歌、婚礼歌、祝寿歌、叙事歌、摇篮曲等;二是内容多样:其内容丰富,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有赞颂骏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颂草原英雄人物的等。

(2)广泛性:题材十分广泛,几乎涉及蒙古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无任何部落和地方性,同一民歌广泛流传于所有蒙古族部落中。

(3)群众性:歌词多为四句一段,形成分节歌形式,在不同音韵步上反复叠唱。歌曲旋律朗朗上口,简单易学,老少皆宜,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4)即兴性:有固定的曲调,往往即兴填词演唱、节奏明快、内容风趣,演唱时歌唱的人可根据不同的场合,演唱不同的歌曲。

在近现代的短调歌曲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赞美家乡的山川河流、歌颂美好生活的,如《察哈尔八旗》、《故乡湖》、《房后长着大黄花》等;还有表现友情亲情、聚会欢宴的歌曲,如《不要忘记我》、《接情人》等;有抒发自己对心爱的骏马的感情的,如《漂亮的黄骏马》、《骑着黑骏马》等。此类歌曲曲调优美,风格浪漫,旋律朗朗上口,容易传唱,成为温泉蒙古族短调民歌中优秀曲目和具有代表性的歌曲。

(二)长调民歌

长调民歌更是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艺术特点。“长调”是蒙古语“乌日汀哆”的意译。在相关著作和论文中,也将其直译为“长歌”、“长调歌”、“草原牧歌”等。蒙古族的长调,是相对于结构短小方整、节拍节奏均匀的蒙古族短调民歌而言的,它展现了蒙古族独有的音乐风格和音乐形态。长调民歌的主要特征就是曲调旋律舒缓、字少腔长、节奏节拍自由、装饰音多而细腻,句法自由、音域宽广、有其特殊的演唱技巧,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由于节奏自由的缘故,其情感的表达细腻、扣人心弦。长调民歌多以抒情歌曲为主,以其特有的情感体验和独特的演唱形式体现着蒙古人特有的演唱风格,表达了蒙古族人的人生观。

猜你喜欢
民歌分类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分类算一算
中医的特色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完美的特色党建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