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语文教学特点 探索研究学习之路

2014-04-29 14:33王国银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20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教材课堂教学

王国银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兴的学习方法。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必须立足课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开拓语文教学的研究性空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教材;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7-0053

研究性学习是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而倡导的一种新兴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树立科学的思想、培养创新精神。研究性学习关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应该是课堂教学,即让学生以研究的精神走进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学习对象。因此,笔者认为要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必须立足课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开拓语文教学的研究性空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尊重学生个体——抓住学习的理论前提

教师要通过自我学习及培训,转变教学理念。对个性的价值、个性化学习的重要性都应有重新的认识与定位;对课堂教学的形式、方法要有更多的了解,并积极尝试;对教学后的反思要更加注重。

1. 实现师生关系的转换

教师应破除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建立在教育民主化思想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探究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过程。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素质教育的实施,将彻底改变以往的封闭式教学,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传统权威式的师生关系应让位于平等的、互相尊重的、相互负责的交往方式,使教师实现由原来的课堂“主人”到“服务者”的角色转变。这样,在创新教育体系中,师生关系将进一步朝着“教学相长”的方向转化和深化。

2. 实现由“传授”向“指导”的转变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可能性,把更多的教学活动让位于学生,打开一条“让学生主动走向知识的通道”。在对待不同学生的方式与态度上,也应向尊重学生差异、符合学生个人特点的方向转变。一个创造型的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自主研究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应对大量的信息。也就是说,教师现在更多的是一个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

教师的指导作用表现在把握研究活动的目的、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总结研究的成败得失上。语文研究性学习要求以学生的独立探索活动为基础,但实质上这种探索活动是在教师“导演”和指导下的活动,是教师主导作用更艺术、更生动的表现。语文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发挥积极引导的主导作用。

二、紧扣教材载体——探究学习的研究对象

语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它涵盖了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文学名著,为我们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鲜活、生动的素材。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有它独特的价值。例如,对于诗歌单元,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己配乐朗诵并录制磁带,或让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辩论等。但如果单独一篇课文可供研究的要素不够,或者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开阔的视野,得到更大的锻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一篇课文放到更大的范围中,通过比较、分析其异同,领会各自的特点,探讨普遍的规律。

只要我们充分地钻研教材,根据具体情况抓住教材的重点,参与教材重组,就能够为学生提供他们所感兴趣的精神大餐,也必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

教材是课程实施的基本依据和载体,学生学习的知识局限在某一个学科领域,可以认为知识的排列是纵向的,相互之间完全靠逻辑关系加以联系。那么,在研究性学习中,课程的载体变成了“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多种知识。这些知识的选择、积聚和应用完全以问题为中心,呈现横向的、相互交叉的状态。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直觉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塑造了自信和自尊。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教材在学生眼里不再是绝对正确、不容怀疑的“真理读本”。教师要激发学生在接受系统知识的同时,用探索的目光来研究它,甚至“挑剔它”,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独特理解和创新思考。

三、立足课堂教学——把握学习的主阵地

1. 体现学生主体,关注生活热点

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把学生视为一个个鲜活的、生动的生命个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认知体,从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因此,立足课堂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必须首先建立学生的主体观。

建立学生的主体观,要求教师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学生,“我”会喜欢什么?“我”对什么感兴趣?因此,我们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将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语文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大语文观念,要求教师必须有敏锐而深邃的思想,能够及时感悟社会生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障壁”,让语文课堂和社会生活接轨。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经常引进时代活水,抓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必然能激起学生对语文的极大兴趣。

2. 渗透情感教育,注重情感熏陶

亲情,是人类最普遍的情感,却最容易被人忽视,学生们甚至认为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利用课堂教学,注重对学生的情感熏陶。例如在教学《父母的心》时,笔者与学生针对“父母中哪个更爱你”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最后,笔者适时作结:“不管谁爱得多一点,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父母都是爱你们的,为你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为你们的将来作了长远的打算。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情感。”这样,在轻松的气氛中就完成了新课的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体验了伟大而神圣的情感。为了配合这一课的教学,笔者布置了《感悟亲情》的作文,学生写出了大量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文章。

3. 设计多样教学,调动参与意识

我们的教学形式应该不时“换新”,不断地在我们的园地里注入活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如在学习《晏子使楚》时,笔者发现学生对这一篇文章特别喜爱,篇幅比较短小,人物塑造却有血有肉。班上有几个学生比较活跃,也具有表演天赋,于是,笔者改变传统的一字一句翻译的教法,而是让学生编演课本剧。尽管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课堂剧,他们却力求做到精益求精,那种一丝不苟的精神让笔者十分感动。终于,他们的表演赢得了课堂上的阵阵掌声。所以,一旦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他们的智慧和才能是无法估量的。而作为教师,也要不断钻研教材、关注学生、不断更新教法。

4. 引导学会质疑,培养问题意识

教育的首要目标,应是不断地唤醒和弘扬人的天性中蕴藏着的探索的冲动,养成敢于质疑的个性。教师若能经常注重启发和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学生不仅能有效地学得知识,还能潜移默化地形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和批判性思维,培养自身的问题意识。

譬如,在学习《枣核》一文时,学生针对教材提出了两点疑问:一是家乡特产那么多,为什么偏要带它呢?二是枣核乃平常之物,带它有什么意义呢?这两点质疑实际上正是理解这篇文章的关键所在。如果对课文没有透彻的钻研,没有不迷信权威的批判意识,学生就不会对文章有深刻的理解。

教育就是唤醒。当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的心灵相互沟通,和课文的内容发生共鸣,从而寻求精神的家园。因此,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块天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为我们举步维艰的语文教育改革注入新鲜的血液,开创语文教学的一片新天地。

猜你喜欢
研究性学习教材课堂教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