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伟
【摘要】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已成为每个教师非常关心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课堂提问存在的误区入手,探析了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存在误区;有效途径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精心设计问题,可以把教师教的主要愿望转化为学生学的内在需求,诱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对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不太注意课堂提问的方式,存在着一些误区,对课堂教学的效率产生了不良影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习效果.
一、课堂提问存在的误区
1. 重数量,轻质量. 为追求课堂的热烈气氛,教师常常设计大量学生容易答出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提问目的不明确,表面热闹,华而不实.
2. 重提问,轻反馈. 课堂上教师一听到学生回答的思路跟课前预设的不一样,或是马上打断,或是轻描淡写地过去,学生非但不能参与到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中去,反而容易造成学生对问题的麻木,失去课堂生成的机会.
3. 重形式,轻实效. 课堂问题的设计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脱离学生的“思维发展区”,启而不发;设计的问题过难,或过偏,或过于笼统,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 课堂问题抛出之后没有停顿或先点名后提问,学生没有时间思考. 课堂提问面向少数学生,多数学生“冷场”.
4. 有歧义,轻时效. 在教学中,一个提问,它必须是准确、具体、不产生歧义的. 否则,一问下来,学生左右为难,无所适从,结果只能是时间在沉默中被白白浪费掉. 当然有些问题的时效性重视不够,无意中设置障碍、兜圈子,为了问题而提问. 一是问题超前,学生无法思考;二是问题滞后,学生无须思考;三是缺少候答时间,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从而浪费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
二、课堂有效提问的途径
合理的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沟通师生相互了解的主要桥梁. 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与策略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1. 深题浅问,难易适度. 课堂提问,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特点和思维水平为基点来设计问题,那些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有一定联系,学生知道一些,但仅凭已有的知识又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也最具有吸引力,容易促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探索.
2. 把握时机,连续追问.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时候教师要连续追问,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问题思考的方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当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可以紧随着再问学生:“为什么?”即你的回答的理由是什么,你得到这样的结论是根据什么.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扭转盲目猜题和想当然的趋势,特别是在概念的判别和选择题的解答时更应如此. 当学生解决一个特殊形式的问题时,可以通过变式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方法化用,得出规律,发现问题的关键,得到新的结论.
例2: 在复习“相似三角形”时,教师出示题目:如图,直角梯形ABCD,AD∥BC, ∠A = 90°,∠B = 90°, ∠DEC = 90°,试说明AD,AE,BE,BC之间的关系. 因为图形很熟悉,学生很快找到四条线段的关系. 此时教师追问:“如果把这个图中的三个90度改成60度,这四条线段有什么关系?”学生试着用第一步中找相等角的方法,证得△ADE与△BEC相似,进而得到四条线段成比例的关系. 教师又追问:“如果把60度改成130度,是否也有相同的结论呢?”学生思考片刻,马上得出肯定的回答. 教师问:“现在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就得到当∠DAE = ∠DEC = ∠EBC时,AD,AE,BE,BC都是成比例的. 通过变式追问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方法,熟悉了图形特征,拓宽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
3. 留空反馈,延迟判断. 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总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因此从问题提出到点名让学生回答应有一个适当的停顿,至于停顿时间的长短,可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反映情况而定.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作出及时、明确的反应,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时还应留些许时间让学生对其回答深入思考,让学生自己纠正错误思路.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 当然,高效提问的类型有多种,不同的教师不同的课堂有不同的提问策略,不同的提问策略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能. 只要我们能依据教材资源,结合自身实际,从学生认知水平出发,采用不同的提问策略,精心设置每一个问题,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收到预期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