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德育回归生活世界

2014-04-29 00:44王彩霞
江苏教育研究 2014年21期
关键词:生活世界回归德育

王彩霞

摘要:德育回归生活世界已呈不可阻挡之势。德育回归生活世界具有理性逻辑——价值理性和交往理性。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前提是把学生世界还给学生,并尝试从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等三维目标出发探寻可行途径。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过程中需要避免一些问题。

关键词:德育;生活世界;回归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7-0027-04

一、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理性逻辑

德育回归生活世界首先要追溯的是逻辑起点问题。生活世界是德育的根基与源泉,德育应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引领生活。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的品德,进而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

(一)德育要回归生活世界的价值理性

与价值理性相对应的就是工具理性。当代教育最大特点是功利化,学校德育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形式化、虚无化与边缘化。[1]各中小学日益成为“中高考”的附庸,不断追崇的素质教育使学校德育转为一种评价学生的量化标准。从社会角度讲,它不断追求效率,成为社会政治经济的辅助工具;从个人角度看,成为个体人谋取名利,为自己将来的事业、前途铺路的利器。在这样一种功利性氛围中,德育乃至整个教育都沦为服务于某种特定功利目的的工具,德育不是为了“成人”,而是为了“成物”。

由此,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价值理性就显得极其重要。为什么呢?这与人所固有的德育需要密不可分。德育需要培养人的精神成长,这也是德育的目的,因为目的是依据需要而设定,我们所需具备的价值理性应该是积极的、生长的、在实践的基础上超越现实而所起引导与指导作用的。价值理性引导我们的发展方向,改正发展过程中发生的错误。价值理性是信仰理性、方向和目的理性[2],它就是茫茫海面上的指示灯,正因为有了价值理性的引领,才不至于德育的完全沦丧,不至于迷失在回归途中。

(二)德育要回归生活世界的交往理性

回归生活世界,在生活中我们最不可缺少的事情就是交往,与己交往,即与内心世界的那个“自我”进行交流;与他人交往,不论我们多么优秀,多么特别,我们都需回到普普通通的、实实在在的生活中来,与存在于普通生活中的人相互交往。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和我与你的对话。”[3]

交往理性最关键的旨趣是要从“中心化的主体性”走向“去中心化的主体间性”。世界是由“我们”共同构成的世界,是一个主体间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是主体间关系。胡塞尔也说过,真正的交往是主体兼并相互理解的交往。[4]我们所要培育的德育人必须回到生活中去,能够与他人平等、正常、互相尊重地交流对话。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交流、内心世界的倾诉与倾听,上升到知识的学习、精神的交流,任何活动都离不开交往。“去中心化的主体间性”强调我们应站在他人立场,时刻为他人着想,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交往理性也强调从注重道德知识转向知情意行的统一。传统德育课程片面注重道德知识的传授,而德育的最终目标也是唯一目标是追求善,追求善的过程不是只具备道德知识就够了,我们不仅需要知道什么是善,更需要有善的情感体验,能够从内心自发自愿地去追求善并付诸行动。因而,回归生活世界的德育要求我们将道德四要素相结合相统一,在生活方方面面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交往理性同样要求我们将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相结合。仅以学校环境培养德育只会使我们成为具有一定知识量的书呆子,而在具体的情境中缺乏道德判断能力,亦无道德情感,最终无法付诸行动。学校是半个社会,社会亦是广义学校,只有将二者有机融合,所培养的学生才能真正自由地进行精神交往。

二、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途径探索

“德育回归生活世界”这句口号从21世纪初就开始吹入我们耳中,可如何回归依旧是一个重要问题,笔者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几点拙见。

(一)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前提条件——把学生世界还给学生

“把学生世界还给学生”,这句话源自于刘铁芳老师在《守望教育》一书中提到的“把儿童世界还给儿童”。[5]笔者在此处之所以把“儿童”二字换为“学生”,原因有三:一是因为传统学校德育的对象是学生,而本文正是基于传统德育提出的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因此对象也必须是学生;二是因为学生是“应试教育”最大的受害者,是功利化教育最直接的相关者,当今教育不把学生当做正在发展中的个体对待,而是强加未来世界所需社会人的标准于学生身上。因此,学生具有最大的话语权与控诉权;三是笔者所强调的学生为在接受着国家教育(包括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学校与社会的夹缝中求生的迷失方向的困惑者。

那么回到上述所说的学生世界中去,什么才是学生世界?学生世界又与生活世界有何联系?

学校生活也是生活的一种方式,学生世界只是他人生路途中的一小部分。德育是要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备他人利用。而发展他们的能力,首先就是生存能力,此处的生存不是指吃饱穿暖的物质生存,更多的是指向精神层面,如何接人待物,如何交流,如何沟通,如何与同学老师友好相处,如何拥有开阔胸怀等等。为什么一定要让学生为以后的生活做准备呢?“以后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不就是成人的世界吗?以成人的标准、未来生活的标准要求学生,学生内心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吗?让学生在他们各自的阶段生活得好不就是德育的目的吗?只有先把学生的世界还给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才能让德育回归到生活中去。应尊重学生,从学生的现实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世界、生活关系、生活意义、生活方式,扩展学生经验,建构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活在当下,并富有意义。

(二)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途径探索

德育回归生活世界这一理念不仅需要价值理性与交往理性的引领,我们不能只让它停留在纯思维中,要让回归真正落到实处,正如上文所述,目的是依据需要而定,而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最首要的就是教学目标的设定。换句话说,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关键之处就是教学目标的合理化建构。

郝文武教授在《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统一的有效教学方式》一文中提到,教学的三维目标为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者在相互联系中分别实现,在分别实现中达到统一。此处笔者借鉴郝老师的三维目标,与道德四要素相结合,来探讨德育回归的途径。

1.知识与能力的习得。

知识即道德认知,从课本中获得的关于道德的知识,要获取到知识就免不了“道德说教”,但是说教的方式与传统的“口耳相传”大相径庭。知识本身无好坏,但道德知识却有好坏,区分哪些知识是真善美的,哪些知识是假丑恶的,即为能力的第一内涵;学生须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学会区别道德知识,区别道德行为,好的行为反省自己有没有做到,不好的、恶的行为引以为戒。更进一步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获得的好的道德知识,这便是能力的第二层内涵。知识的增长促进能力的发展,能力的提升促进知识的吸收,知识与能力相互促进,相互统一。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用传统的道德四要素“知情意行”来说就是“情”和“意”两部分。在生活世界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呢?最重要的是社会熏陶与感染,给学生以无限的自由和空间,深入到各种社会组织中,各种实践活动中,没有压力与强迫,纯粹出于自己的爱好,真正去感知在课堂、书本中习得的知识,选择、判断提高道德行为的能力,进而获得情感体验。如何从“情”到“意”呢?在生活中,学生可就同一道德问题在不同的情境下体验,不断升华道德情感,进而产生道德意志,由众多的积极的、正能量的情感态度相组合上升到价值观问题。德育的终极目标便是追求“善”。

3.过程与方法的掌握。

将过程与方法作为三维目标,既是目标,又是手段,这是与布鲁姆的教学目标的最大区别。过程与方法作为达成目的的手段,这个很容易理解,也是我们一直以来都认可并使用的。那么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如何理解呢?构建有效的教与学的过程和方式既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又是教学的目标和内容。[6]

陈桂生教授的《中国德育问题》一书中提到的现行德育途径名目繁多,在一项调查研究中发现,学生普遍喜欢的是活动,诸如社会实践活动、大型教育活动、课外活动,特别是郊游野营活动;虽然班会、团队会等也是活动,但不是由学生自主主持的活动,因而不太受学生欢迎。[7]德育回归生活世界倡导学生的自由、价值与交往,在真实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生活情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

笔者曾有幸到西安市田家炳中学、陕西宜川中学调研,两所学校德育课的最大共同点就是自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消除课堂与课外的界限,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设定学习目标,自主寻找资料,自主实现目标。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方法,学校完全把学生的世界还给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学生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表达能力、互相包容爱护等能力均得到发展。试问,用这样一种文化环境培育的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其德育效果会差吗?

回归生活的过程贯穿始终,它发生在每时每刻。它并不是从传统的学校德育走向了生活德育,而是二者相结合,相互融会贯通。正如之前提到的学生世界与生活世界一样,学校德育与生活德育万不可单独而谈。只有先从理念上把二者融为一处,才可在实际过程中达成真正的统一。

方式有别于方法,它是方法、手段、策略的总称。方式无所不在,最重要的便是回归的理性逻辑的建构,当国民的价值理性与交往理性上升到一定程度时,生活便处处是德育了。生活中点点滴滴小事均可有大哲学、大智慧,还给学生自由与空间,让他们享受当下的生活,而不是为了未来做准备,关注意义世界,如此,德育的发展不言自明。

以上所谈的更多指向中小学生,进入高等院校的学生更需要交往,雅斯贝尔斯提到,大学有四项任务,其中第三项便是生命的精神交往。精神是知、情、意、行的统一,是介乎于科学与神学之间的一种坚定信念。[8]大学这所象牙塔,它亦是半个社会,在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学会生存,这也是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所阐发的终极目标。

三、德育回归生活世界应避免的问题

之所以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口号由来已久,德育回归却迟迟落不到实处,以及关于回归的话题经久不衰,这些均指向一处,那便是在回归途中遇到了问题。德育回归生活世界,顾名思义,最重要的两点便是:回归什么样的生活世界,以及如何回归。那么,不难想象在真正的贯彻执行中所面临的问题也主要围绕这两方面展开。

(一)对生活世界的误解

生活世界这个词源自胡塞尔的《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之后逐渐被引入到教育中。生活不是日常琐碎的生活,它更多地指向意义世界,指向富有意义的非日常生活世界,指向应然的、超越的世界。在回归途中,很大一部分人将二者混为一谈,对生活没有加以一定的甄别,将生活世界统而概之,这是一类误解;第二类误解是将学生生活从意义生活中剥离出去,回归只在学校发生或相反,在其他方面则没有,这构成二者的不协调,不衔接,最终致使德育回归依旧落为一句空话。若对生活世界概念没有一定的理解,极容易将德育埋没在生活琐事中。但在具体的生活中,如何去区分,如何去衔接不免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为孩子们打造一个舒适的氛围,创建文化环境,时刻让孩子受到文化熏染,以环境育人,以文化化人。

(二)德育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我国教育家注重教育活动之整体性、连贯性,不愿把德育列为专项教育活动,过多的德育课、德育研究者、德育教师真提高学生的品德了吗?真为社会的德育改进做出贡献了吗?我们大声呼吁,却使德育越来越偏离实践,虽然理论的作用不容忽视,杜威也曾反对专为德育开设德育课,斥为不能灌输真正之道,强调在活动中,不自觉间养成。但是,不自觉中养成便产生众多问题:目标不明确,内容宽泛,过程庸俗等,因而也是忽视德育。

回归生活的德育既要明确目标,又不可完全忽视学校德育课程的开设,因为德育课程源自生活,更是生活的提炼与升华。换个角度讲,不可过分强调德育,我们呼吁的声音越高,德育越缺失得严重。提高德育现状的最佳办法就是淡化德育,淡化到真真正正的生活中去。此处笔者以在调研过程中观察到的一节德育课为例。西安××中学高二年级在进行德育班会活动时,以“复旦研究生投毒案”导入,学生通过用情景剧复现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小矛盾,如给朋友起外号、易冲动、与父母起冲突等,激起大家自身的回忆,最后交流讨论,再把这些讨论结果返回到实际生活中去,通过同学、家长、朋友的鼓励、支持与监督将这些知识真正体现在点点滴滴之中。

上述两种误解之间又有着深厚的渊源,对生活世界的误解会直接造成实施过程中的偏离,而实施过程遇到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也会形成对生活世界理解的偏差。好的教育过程首先需要正确的理念,正确的理念就是对生活世界的准确理解,其次便是本着理念不断去推行,并对推行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如上述中提及的目标不明确,内容宽泛,过程庸俗等问题,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文中探讨的三维目标与道德四要素相结合的方式来避免。理念最重要,行动是关键。

弘扬回归生活的价值理性与交往理性,厘清生活世界的内涵,强调注重意义理念,还学生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这是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逻辑与前提,从三维目标与道德四要素相结合出发,慢慢摸索,逐渐改进,让德育回归生活世界不再是一个口号;学校、家庭、社会都出一份力量,创造德育文化环境,才能让每个人都成为优秀道德人,让德育绽放中华民族精神的光辉。

参考文献:

[1]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德育之根基所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4).

[2]林滨.全球化时代价值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8]【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4][6]郝文武.教育哲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5]刘铁芳.守望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陈桂生.中国德育问题[M].厦门: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张志刚)

Abstract: It is an unstoppable trend for moral education to return to life world. On the basis of existing research,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rational logic of moral education returning to life world, i.e. value rationality and 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 and then analyzes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life world" and the way for moral education to return to life world. The essay argues that the premise for moral education to return to life world is to get students' lives back , and tries to analyze its model from 3D targets (knowledge and ability, emotional attitude and values, and process and methods) and some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alert during this process.

Key words: the return of moral education; life world; value rationality; 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

猜你喜欢
生活世界回归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关注学生发展,从作业批改开始
马克思实践哲学:回归生活世界的合理路径
2016年,转向“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的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