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俊娥 班莹
【摘要】在需求分析理论指导下,结合英语教学需求分析模型,通过对高职非英语专业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和对用人单位访谈、网上招聘信息中任职要求的调查,从社会需求分析角度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提出建议:课程设置应坚持“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并重”的原则,课程培养目标应围绕“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双重目标,课程教学内容应突出“实用性、模块化”的特点。
【关键词】社会需求分析 高职公共英语 课程设置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对北京地区高职毕业生英语能力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87-02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也提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而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或把学生培养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势必需要先了解企业的需求,即掌握高职毕业生的社会需求。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服务的。要充分发挥公共英语的服务作用,提高公共英语教学效率,同样首先需要了解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英语需求。
二、需求分析相关研究
“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 NA)指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研究需求的技术和方法,最初应用于专门用途英语。(陈冰冰,2010)”关于需求分析的定义和分类,因不同研究者的视角、对象等不同而存在差异。我国学者束定芳(2004)认为需求分析可分为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前者主要指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有关人员外语能力的需求,后者指学生目前的实际水平及其希望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及政策导向,有关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引起教育工作者最广泛的关注。然而,从社会需求角度探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却为数不多,中国知网可查的自2009年至今的论文成果不足30篇,其中大部分是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少之又少,代表性的有舒娅等(2010)和巫丹,曾亚(2013)的社会需求调查。
三、社会需求调查与结果分析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为使调查结果更加全面可信,本课题采用需求分析中的定量研究方法,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两个方面收集数据。对毕业生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共发出调查问卷90分,收回有效问卷81份。被调查者均为北京某大学一所高职学院的非英语专业毕业生,涉及软件工程、计算机信息管理、会计、影视技术等专业。问卷采用陈冰冰(2010)社会需求分析模型,包含基本情况、工作中英语使用情况、英语水平自我评价、大学英语教学对社会需求的适用度四个维度,并做了适当修改。对用人单位主要采取访谈和从招聘网络收集数据的方法。
(二)调查结果分析
1.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有关个人基本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收回的81份有效问卷中,约一半以上的高职毕业生自己创业或在民营企业工作,占总数的52.9%;在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占23.5%,在国企工作的毕业生占20.6%,,而在外资企业工作的仅有3%。这表明高职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途径为民营、私营企业;因出生地域优势或父母工作关系,一部分高职毕业生也可能进入机关单位或国有企事业单位。
工作中英语使用情况主要通过工作中英语的重要性和使用频率两个问题体现。有70.2%的毕业生认为英语对其薪资收入、职位升迁等有很大影響或有一定影响,仅有8.5%的毕业生认为英语对其薪资收入等毫无影响;使用频率方面,有6.2%的被调查对象在工作中经常使用英语,24.7%的毕业生在工作中有时会用到英语。毕业生在工作主要使用英语阅读相关专业的英语书籍、报刊、应用文,其次是用来浏览与工作相关的英文网站,再就是用来进行专业技术交流。因此,从使用情况来看,社会对高职层次毕业生的英语总体需求没有预想的那么迫切,大部分毕业生在工作中不会经常用到英语。这与徐伟成(2011)对广东省150家用人单位和50所高职院校毕业生所做的调查分析结果一致。然而,尽管实际工作中英语使用频率不是太高,却会影响员工的薪资收入、职位升迁甚至未来职业发展;电子类、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一旦用到英语,主要体现在阅读相关专业资料和进行专业交流方面。
毕业生对自己英语水平的评价结果显示,约半数毕业生对自己的英语水平表示基本满意,另有约半数46.8%的毕业生对自己的英语水平不满意。部分原因可能是该学院自2009年以来一直采用“平台+模块”的英语分级教学模式,在注重对学生英语基础能力培养的同时,针对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开设不同的模块课程。
高职英语教学对社会需求的适用度调查结果表明,68.1%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毕业生的英语有要求,其中38.3%的单位要求毕业生的英语达到四级水平。然而,现在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主要针对在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高职生若想参加四级考试需要先以优秀的成绩(80分以上)通过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若高职生在校期间无法考过80分,就失去了参加四级考试的机会。这毫无疑问会影响到学生就业。毕业生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建议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第一,通过增加互动,加强各情景下的口语练习,提高英语听说水平;第二,增加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英语练习;第三,根据学生未来的职业定位设定英语课程的方向,即增加职业英语或专业英语。由此可见,根据毕业生的就业和工作体会,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只有突出实用性和职业性才能更好地为毕业生的就业及未来职业发展服务。
2.访谈和网络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在校园招聘会上和用人单位的访谈,发现有些单位在招聘时尽管会对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提出要求,如通过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或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但实际工作中更注重毕业生的职业道德与素质,其次是学习能力。正如一位企业负责人所说:“我们当然希望毕业生能有一定的英语水平,这对公司和学生本人发展都有帮助,但我们更希望毕业生首先具备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素质,如遵纪守时、学会与他人合作、踏实肯干等。”无独有偶,另一位负责人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这与上海职教所2009年对上海71家企业所做的调查结果一致:85%的被调查企业要求高职毕业生要先学会做人,包括遵守纪律、能够与人合作、吃苦耐劳。
网络调查数据主要来自对国内四家知名招聘网站——包括智联招聘(www.zhaopin.com)、前程无忧(www.51job.com)、中华英才网(www.chinahr.com)和应届生求职网(www.yingjiesheng.com)上2014年4-5月份针对大专毕业生的招聘信息。在招聘网站上将职位搜索条件设置为:工作地点:北京;学历要求:大专;职能类别: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电子,销售/客服/技术支持,会计/金融/银行/保险,广告/市场/媒体/艺术;工作年限:应届毕业生进行搜索。为便于统计,在搜索结果中打开100家招聘企业的招聘信息。招收高职毕业生的企业基本信息和对英语的需求统计结果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招聘大专毕业生的单位中,主要为民营企业或私企,占招聘单位总数的70%。招聘单位中只有大约26%的单位对毕业生的英语有明确要求,如北京万康通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招聘的卫星通信工程师职位要求“能够使用英语熟练地进行听说读写,能够适应国外工作对语言的基本要求。”北京超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招聘的涉外流程管理员要求“英语六级以上,读写能力较强。”迪卡侬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招聘的销售助理要求有基本英语会话能力等。
尽管一半以上的单位没有对英语提出明确要求,但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确是绝大多数招聘岗位的任职条件之一。被调查的招聘单位提供的工作岗位中,72.9%的岗位任职条件包含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其次是要求有很强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分别占45.8%和43.8%;再次是学习能力,25%的任职要求中提到要具有很好的学习能力或有强烈的学习意愿。由此可见,高职毕业生无论从事什么岗位,从技术岗位到销售岗位,拥有较强的中文和英文语言表达能力将大大提升其职业竞争力。
四、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基于以上对高职英语社会需求调查的结果,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提出如下建议:第一,课程设置应坚持“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并重”的原则。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公共英语教学要为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服好务,必须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两方面的培养,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用英语做事,而且要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坚持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并重的原则。第二,课程培养目标应围绕“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双重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因此其人才培养目标也要围绕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职业能力两大方面。对于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而言,其课程体系设置要兼顾学生英語水平的提高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既要开设理论课程,又要开设英语实训、实践类课程。第三,课程教学内容应突出“实用性、模块化”的特点。对毕业生英语水平自我评价的调查结果表明,该学院近年来采用的“平台+模块”的课程设置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平台是指公共英语课程平台,主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模块课程包括面向所有专业的英语考级、考证模块,面向特定专业的专业英语模块,面向所有专业的英语兴趣模块,公共英语课程应在保持这种课程设置模式的基础上,优化各模块内容,使得各个模块的教学内容更加实用。
参考文献:
[1]陈冰冰. 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的理论构建[J]. 外语学刊,2010(2).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束定芳. 外语教学改革: 问题与对策[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4]舒娅, 郑立, 李凤, 葛媛娣, 盛芊芊, 王颖, 刘海英. 从毕业生英语需求看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5]徐伟成. 高职高专英语能力实际需求的调查[J]. 教育与职业, 2011(29).
[6]巫丹,曾亚. 需求分析理论指导下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设置—基于专业岗位群的调查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13(20).
作者简介:
袁俊娥(1980-)女,河北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职英语教学。
班莹(1975-)女,北京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职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