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程造价专业房建课程的教学思考

2014-04-29 17:30王乾蕴
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10期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教学手段教学设计

【摘要】房屋建筑学是工程造价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整个专业培养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主要围绕房建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手段、实验室建设以及监控实习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结合作者自身教学实践,归纳总结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经验和思路,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方向。

【关键词】教学改革 教学设计 教学手段 实验室建设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248-01

房屋建筑学是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既是对前期工程图学的延伸,又是后期学习建筑施工、估价等课程的基础。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本人结合专业特点,对该门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研究,总结出一些教学经验和思路,主要体现在下述各个方面。

一、教学整体设计

房屋建筑学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两大部分,在修订教学大纲时,我们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将建筑构造作为本专业学生学习的重点。因此,在学时分配上做了相应的调整,20学时用于讲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4学时用于进行某一针对类型建筑的设计专题讲解,4学时用于课内建筑设计作业指导,剩下的36学时主要用于建筑构造的学习。

在前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即便讲解完建筑设计篇,学生了解了各种设计原理,但对于接下来的课程设计作业仍然显得无从下手。基于这一点,我在将基本原理讲授完后,又结合课程设计任务,进行专题讲解,且讲解内容更具针对性。在选择设计题目时,我们既要全面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又要符合授课对象初次设计的难度要求,所以通常以中小型民用建筑为主,且每年题目不断更新,以避免抄袭现象。

以往课程设计任务书下发以后,学生多数自己闷头完成,很少进行交流和讨论,作业效果并不理想。在新大纲中,我刻意用了4个学时进行课内设计指导,学生可以将自己的设计草图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互相学习,发现问题,并探索新的解决方案。通过这个环节,一些动手能力相对较差的同学也能找到设计的切入点,顺利完成设计;另一方面,老师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较难理解的知识点进行详细分析,而相对易懂的部分整理成一些小型的讨论话题,留给学生课后学习和思考,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和自主研究的能力。例如在门窗这一章节,可让同学从生活中收集各种类型的门窗,并总结其特点及应用范围。为了同步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效,在相应章节学习结束后,让学生先后完成楼梯构造设计和屋顶构造设计等课后作业,以巩固知识点。并在课程结束后安排了一周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周,要求学生将前期完成的建筑方案进行深化,设计一套相应的建筑施工图。

如此教学设计,既保证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又做到了主次有序,教与学相辅相成。大量的课程设计既突出了该门课的实用特点,又可成为考核学生成绩的一种方式。用考察取代考试,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操作中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采用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如提问、专题讨论等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外,我们还针对该门课程特点,将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引入到教学实践中。

房屋建筑学中建筑构造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建筑构配件的构造层次和施工工艺,书本上的文字描述及二维图示很难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三维空间体系,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因此,在课件制作方面引入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概念能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利用PHOTOSHOP制作界面和处理内部图片,利用FLASH制作教学案例,利用MAYA动画制作施工当中摄像机无法拍摄的部分,使得课件内容丰富且易懂。

众所周知,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在内容上和时间上都有限,所以,作为主讲老师应该积极开发第二课堂,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创建网络云平台,使其成为学生课后自学的导师。在该平台上,老师可共享教学课件、建筑施工工艺新技术、课后作业任务书等等;可将该课程历届学生优秀课程设计作业进行整理、归档、上传,建立电子图库,成为学生学习借鉴的范图。学生可借助该平台发起有关建筑的热点讨论话题,围绕该话题进行研讨式学习;也可将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平台中提出来,与同学、老师一起交流。此外,学生电子版作业完成后可通过该平台将作业上传,减少了以往繁琐的工作流程。网络平台的开发和利用使课外互助式学习模式得以推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率,更有利于老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三、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

由于建筑构造的技术性较强,而直观的教学模式更容易被初学者理解和掌握,所以结合工程项目进行参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但受时间、交通、工程进度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工地学习并不能完全满足教学要求。因此,有必要加大建筑构造实验室的建设力度,构筑一些更为直观的等比例实物模型,制作或购买一些小比例教学模具,以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学习、参考。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建筑构造实验室的建设为房屋建筑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利的硬件支持和必要的条件。

在实体构造实验室的设计和建设中,有时受场地和技术条件的限制,我们无法做到全面和完整。因此,开发虚拟实驗室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发展思路,我们借助工程管理专业目前常用的BIM模型,利用计算机等技术进行建筑施工全过程的5维模拟。虚拟模式不仅能配合课程教学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生动的演示建筑施工的整个流程,同时只需要对数据库信息进行修改就可演示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建筑施工工艺。无论从节能、高效的角度,还是科学、严谨的角度,我们可以预测,虚拟实验室的开发和利用将成为未来工学相关专业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一种趋势。

四、加强实习环节的监控

实习对于工科专业的学生而言非常重要,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教与学也是如此,利用施工现场进行教学观摩,能将书本上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另一方面,实习对老师而言也是一次学习和交流的机会。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而教材无法实时更新是其最大的弊端。如果老师仅仅依靠教材和以往的工作经验,很难了解建筑技术的发展前沿,更无法在教学中拓展学生的视野。

以往,我们都是让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实习,但最后发现效果甚微,实习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在新大纲修订后,我们将一年级的认识实习和三年级的生产实习确定为集中实习,并利用各种校企合作的机会建立了集中实习基地,加强了对实习环节的整体监控力度。认识实习放在房建课程开课前,使学生对建筑各种构配件有了初步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建筑素养;生产实习设置在结课以后,学生通过进行的建筑各工种训练,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两次高强度实习,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五、结束语

教与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相辅相成的过程,专业老师只有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尤其是在深化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平衡日趋减少的课时与日益增多的知识之间的矛盾,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的一大课题。

参考文献:

[1]陆可人,欧晓星,刁文怡.《房屋建筑学》(第三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3.1.

[2]耿化民,华超.“建筑构造”课程的教学与改革思考[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8-30.

[3]张兴华,刘凯,吴晓楠.房屋建筑学教学方法的研究[J].山西建筑, 2010.6: 185-186.

作者简介:

王乾蕴(1982-),女,四川师范大学,讲师。

猜你喜欢
实验室建设教学手段教学设计
浅谈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
基于高校转型发展的三坐标测量实验室建设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高职电子商务实验室建设研究
论《测控仪器电路》课程建设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验室建设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