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审美观培养

2014-04-29 06:49邵军伟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23期
关键词:审美观美的课文

邵军伟

摘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作为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去体验美、感悟美、创造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关键词:语文;培养;审美观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双重特点,所以,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在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融文、史、哲、自然科学等诸多学科内容为一体。这些文章在使学生学到基本的语文知识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受到多种文化因素的熏陶和影响。使学生辨别是非曲直、真善美丑,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作为教师,怎样指导学生去体验美、感悟美、创造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呢?下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是引领学生审美的主导

一位智者曾说过:“这世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一篇构思精巧,散发着自然,人性之光的例文宛如思想的宝库,智慧的源泉,有多少能被我们感知,还有待于我们的挖掘与发现,初中语文教学面对的是一个具有初步审美素质的群体,他们能鉴赏一些思想内涵较浅的文学作品,思想感情较为丰富,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的引导,设置问题的难易程度与问题的趣味性成了形成他们审美素质的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就是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美、感知美、认识美、欣赏美。教师既是审美的组织者又是审美的参与者。教师的形象、声音、行为、表情、肢体等既有助于教学审美活动,同时又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二者相得益彰。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运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和音调,随着课文情感的起伏变化而变化,向学生传递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表情或悲或喜,音调或急或缓皆因课文内容而定,教师就是要通过自己的激情来感染学生,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和作者的情感进行交融。而学生的情感一旦被激发,教师输出的一切信息都将十分容易地被学生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当然就会得到美的感染、受到美的熏陶。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就是教师激活学生深藏于心中的真善美,循循善诱,要因势利导,让学生美好的种子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审美教育的前提是要求教师充分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给学生以充分的人文关怀。

二、创造意境引领学生“入境”

很多教学实践证明只要教师设置合理有效的教学意境,学生就会就会积极发挥审美功能,深化认识,如教《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时教师设置了一个具体情境:假设你现在是个导游,面对一群外国游人,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会怎样介绍这一曾被称为“万园之园”的东方艺术与文化的瑰宝呢?沉思五分钟后,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言语中流露出的是澎湃的爱国热情,令听者动容,审美就在这些平凡的例子中。 美感经验非与生俱来,应从无到有地积累,并适时加以引导、调教。在课堂上,审美的关键就是让学生面对问题大胆而有创造力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广阔的思维空间中尽情飞扬。例如音乐是对诗词鉴赏的最好的辅助,不同的旋律能勾起阅读者不同的阅读经验,人生体会与无限想象的结合往往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三、寻找“审美点”

德国著名的美学家米勒曾经说过:“审美教育的最重要任务就是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審美注意的任务在于发现课文中的“审美点”,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课文是学生基本的社没时间活动之一。这种对课文的直观把握,有赖于审美注意力的培养。如朱自清《背影》中对父亲背影的具体细致的刻画,把浓浓的亲子之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淡淡的哀愁,真挚感人,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可以向学生提出欣赏“父亲背影”的审美任务,使学生切实领悟到“父爱”的力量,使学生在领悟“父爱”时恍然大悟:原来爱是如此简单而又永恒,轻松进入学习角色。

四、营造良好气氛,释放审美心情

审美能净化人的心灵,同时净化了心灵能更好地进行审美。语文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授课气氛,让审美对象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审美应该体现在整个教育过程之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包括多媒体的运用)、教学环节、教学环境乃至教师的教学风格、个性和人格等等,都应该尽其可能考虑和体现审美的因素,形成一种立体的、可以称之为“审美化”的教学境界去影响或感染学生。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育人。通过设置悬念、摆出疑点、揭示矛盾、语言点拨、启发思索、讲述语课文相关的故事、朗诵相关的诗歌、展示相关的图画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五、放飞想象,创造美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审美活动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功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自由联想、大胆地展开想象的翅膀。语文课本入选教材的古诗都是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结晶和荟萃,让学生通过想象描绘出全诗或部分诗句的优美意境,是融理解、想象、表达、学习、创造于一体的最佳方法。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人格健全,个性良好。

在培养学生审美观的过程中,教师要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培养。审美与个人的知识、经历、经验、情趣等有关,因此面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审美效果。正如苏东坡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要让学生明白,之所以会产生这同的审美结果,完全是审美者主观差异造成的。同样,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审美也是有差异的,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审美感受,要引导学生反复吟诵,认真体会和揣摩,求同存异,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观。

猜你喜欢
审美观美的课文
论唐代琴论中的主“静”审美观——以《昭文不鼓琴赋》《无弦琴赋》《琴诀》为例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额日德木特古斯以《春》为题诗的审美观
背课文
浅论美术基础课程在广告学专业构成中的必要性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关于对中青年油画家思想成型途径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