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玉峰
^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以来,我总是不停地在思考,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更为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在不断地探究与实践后,我粗略地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
一、让学生在课堂上“吵”起来
这里所说的“吵”,更确切地说是“争论”。因为我在教学中发现,有时我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后,同学们似乎在很认真的思考,在本子上不停的写呀,算呀。可是到回答问题时,举手的总就那么几个。而且只要有成绩好的说出答案后,大部分学生都会顺着那个答案回答。即使有些同学的答案不一样,也不愿说出来了。因为怕说错了,别人会笑话。一节课下来,几乎听不到同学们会对某一问题产生不同的看法。课也上的很沉闷。于是我开始想办法了,怎样才能让他们在课堂上去“吵”去“争”呢?终于在一堂数学课中,我逮住了这样的一个机会。在上“多位数除法”中,我们讲到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接着我给同学们出了1800÷9这道题,问他们可以怎样算,同学们很快的知道可以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100倍,这样就是18÷9=2,同学们觉得这种题目太好算了,接着我在黑板上又出了一道:1500÷200,同学们很快便算出了得数:7余1,我没有立刻进行评价,这时我发现有一名学生还在积极的算着,我走过去发现,他正在分别用竖式计算1500÷200=7…100,15÷2=7…1,于是我让他把自己的两种算法都板书到黑板上,让同学们去选择哪一种算法和自己的一样。于是大部分同学选择了第二种算法,即结果是7余1;有极少几个同学选择了第一种算法,即商是7余数是100。我一看机会来了,于是我开始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观点,认为是7余1的学生说:我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100倍就是15除以2得到商是7余数为1;另一部分学生则说:我是直接用1500÷200的,得到余数是100。并且双方都认为自己没有算错,可为什么会出现两种答案呢?这时我也表现出很惊讶的样子:“对呀,两种算法都有道理,可为什么会出现两种结果呢?会不会两种都正确呢?”学生们都摇了摇头表示不可能,我又接着问:“那么你要怎样证明你的答案才是正确的?”这时我发现同学们变得积极主动起来了,几个人凑在一起:讨论、计算、检验。最后同学们终于一致的认为余数100才是正确的,并总结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并没有说余数不变,余数1在百位上,所以余数应该是100;并通过检验100才是正确的。然后我乘机表扬了那名同学,在解题时,知道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很好。学习时就应该这样,要有自己的想法,而不能盲从老师、书本或者成绩好的同学。要相信只有自己的观点才是独一无二的!
之后,我在课堂上经常有意识的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引导他们去“吵”去“争”,我发现只要是他们争论过的问题,之后不论是在作业中出现还是在测试中出现,他们就很少再会出错了。
二、课堂上要让学生“敢问”
我们知道,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他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只要哪个学生提出问题了,那么对他而言,那个问题就是难的,无论那个问题对其他人来说是多么简单,我们都不应该取笑他或训斥他 。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既然是学生的课堂,就不该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作為学生的引路人,我们更应该让学生在我们面前要养成无话不说、无问题不问的好习惯。如果一个老师让他的学生在向他提问之前,还要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能不能问、该不该问。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了:这样的老师是学生想要的老师吗?这样的老师所在的课堂,会是怎样的一种课堂呢?
三、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在一节课中,学生一定对自己的学习目标要清楚。因为他们只有对自己的学习目标清楚了,才会更自觉,更主动的去学习。试想:在一堂数学课中,老师一进教室,就首先在黑板上出了几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然后要求学生在本子上计算出来。也许老师心里明白,这是为了给教学多位数乘两位数作铺垫的,但往住学生们并不明白,为什么要做这样几道题,做这样的几道题有什么意义?既然是老师让做的,那就乖乖的做。这类无具体学习要求的学习活动,往往是走过场,没有多大效果。这种盲目的活动,根本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让算就算,老师让停就停,老师让大家安静的听,大家就安静的听。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效果,老师没讲,学生就是被动地做。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这种被动,低效的学习活动上。相反的,如果一节课中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很清楚的话,那么学习起来的效果是绝对不一样的。
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我们展示给学生的应该是知识中极富魅力的一面,不是枯燥的数学公式,计算甚至是题海,而是一种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思想和精神。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去自主探究、发现。让我们的四十分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