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祁盛
【摘要】 学生有学习兴趣,不仅不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且会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地去阅读、去求问. 学习兴趣是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强化剂、催化剂. 本文介绍了小学数学激发学生兴趣的几个途径.
【关键词】 激发兴趣;主动学习;获取知识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败?结论是:成功在于有更多的学生通过引导走进数学的世界,爱上数学;失败在于学生因为教师的因素而从小远离数学,厌恶数学.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或了解事物的需要作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 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推动他奋发地学习,广泛涉猎有关的知识,并影响他们将来一生的发展.
一、 精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当学生情绪愉快时,他就有良好的愿望去学习他所乐意学的东西,这样收效特别好. 学生的情趣要靠教师临场点拨、引导. 教师教学中的言行对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善于运用这一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愉悦感.
一节课的好差,与导入有直接关系. 一个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如何在一开始上课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呢?可用以下几种方法:
1. 故事引入新课,在悬念中学习
教学是一门艺术,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灵活多变,保持新颖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学习. 教学中,教师尽量利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创设一种愉快的情境,让学生感到每节课都有新鲜感. 如可用小故事导入“商不变的规律”:有一次,小燕子和大白鹅比赛速算3600除以600,小燕子马上答是“6”,大白鹅用竖式一算,果真是這个数,结果小燕子赢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燕子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吗?我们今天学的“商不变的规律”就可以教你们这个本领,你们愿意学吗?这位教师把学生带入了神奇的童话世界,美妙的故事又引发了学生的悬念,使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数学知识,这时学生的心灵与教师就产生了和谐的共鸣.
2. 游戏引入新课,在学玩中巩固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劳逸结合,穿插一些游戏性的练习题,供学生在玩中巩固知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涉及一些这样的游戏形式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情境设计,一位教师用“猜一猜”的游戏形式,突出了自己的“偶像”地位,让学生自报准备好的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教师猜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 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参与游戏活动,想难住教师. 而多次进攻,老师还是百问不倒,进而在学生们的兴趣盎然中引出了数学问题. 学生在游戏中很自然产生了由好奇到探求奥秘的强烈欲望,从而更主动更积极地去学习.
3. 再现生活方式,在生活中实践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为此,教师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情境,化抽象为具体,能使学生从日常生活方面开始懂得为什么要学数学,从而萌发数学学习探究的意识,产生学习数学的动机,进而促使其真正喜欢数学. 如教“元、角、分”时,可以创设一个文具店情境. 先出示各种文具及单价的课件,再请几名学生当售货员,用讲台当柜台,柜台上面摆上与课件中相同的文具,其他的同学来买文具时要编出应用题,“售货员”立即算出结果.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很快掌握元、角、分之间的换算. 在这种再现里学生学会了实际应用,有真情实感,轻松愉快,教学效果也相当好.
二、开展合适竞争,提高学习热情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 这样学生常会感到枯燥乏味,缺乏新意,热情减少,学习兴趣荡然无存.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反复、简单、机械化的步骤. 学生都有好强、好胜心,总希望取得好成绩,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增,克服困难的毅力提高. 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及课后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比赛,如“看谁的解法多”“谁的方法简捷”“看谁做得又快又准”等,还可以给全班学生恰当分组,开展小组竞赛,渗透于每一节课中,让每堂课全班学生都参与到学习竞赛中.
三、重视操作训练,获取学习信息
好奇、好动是儿童的天性,这种心理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品格有着奇妙的作用. 在教学中,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观察、操作,让学生通过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产生学习兴趣,诱发他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欲望. 另外,这样手脑并用,从形象到具体的实际操作能概括出数学一般规律,因为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可以化难为易,减轻教与学的负担. 所以我们既要重视直观教具的使用,还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参加实践操作活动,而仅教师的演示,没有学生的亲自操作,学生获得的知识还是比较肤浅的. 只有让每名学生都参加实践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才可能使所有学生都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才便于学生提取和储存信息,获取知识.
四、多给予学生鼓励,保持学习欲望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学生跟成人一样,有强烈的荣誉感和自尊心. 自尊心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它能在学生的心灵中激发出新的思考能源. “喜欢表扬”是学生的重要心理特点,所以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经常点头表示肯定,说“好”或者“对”表示赞许;也可以说句鼓励的话,如“真好”“真会动脑筋”等;还可以要求大家鼓掌或插上小红旗等形式,对学习上的进步表示祝贺. 教师在课堂上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肯定,能最大限度地调度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增添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时,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做学习的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学好数学,找到开启数学王国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