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翠琴
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源泉,也是21世纪生存和成功的关键条件,因此教育也要与时俱进. 在当前的综合素质教育中,就应该改进课堂教学,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下面就我在课堂中如何改进课堂教学,谈谈培养创新能力的体会.
一、巧妙导课,激发创新
二、创设环境,鼓励创新
課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充分信任,充满感情的“谈话式”语音,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倡争议,有利于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提高认识,完善“发现”,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我通过复习长方体体积的公式,出示一个圆柱,提出要学习圆柱的体积,而后布置学生看书以及演示教具和分组操作后,提出了πr2·h的结论. 这时有名学生提出还可以用圆柱侧面积的一半 × 半径来求体积. 这时我便对全班同学说:“他真行!老师没有发现出来,他却发现了!”接着请他向全班同学做了演示,原来是将侧面积的一半当作底面积,半径看成高. 此时,我因势引导,鼓励同学们开展讨论,结果又发现圆柱的体积也可以用底面周长的一半 × 半径 × 高来求.
三、精设练习,学会创新
教师要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如模仿性练习、变式练习、综合性练习等,并且设计要有针对性、层次性和发展性,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有一定的坡度,启发诱导,鼓励学生,把学生活动推向高潮,使学生思维进入到一个崭新的美妙境界,领略数学创造美的风采. 如: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按常规思想思考,一般学生只会用梯形的面积减去空白三角形的面积,而我这时把图中梯形上底的数据擦掉, 即不告诉梯形上底的长,看能不能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去掉一个条件后,运用刚才的解题思路无法求解. 于是学生不得不突破常规思考束缚,另辟新径. 在教师“激发”之下,学生想出了以下几种不同的解法:
1. 假定法. 把阴影部分分成两个三角形来思考,两个三角形的底长和为50厘米,假定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底长为20厘米,则另一个三角形底长30厘米(假定的数据较多,但两底长之和始终是50厘米),从而求出两部分的阴影三角形的面积,再合并,即:20 × 16 ÷ 2或30 × 16 ÷ 2 = 40(平方厘米).
2. 特例法. 假设E点在CD的中点,从而把阴影部分分成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阴影部分的面积是:50 ÷ 2 × 16 ÷ 2 × 2 = 40(平方厘米).
3. 转化法:将E点移至C点或D点,将求阴影部分两个三角形的面积转化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使解题计算最为简便,50 × 16 ÷ 2 = 400(平方厘米).
这道题解到此,我还未终止,又杀了一个“回马枪”,与改前的题目进行比较,你能发现什么?两道题目解题结果相同,但改后的第二题与改前的第一题相比,没有告诉我们梯形的上底长,解题的结果与梯形上底长度没有关系,第一题也可以用第二题的三种解法来解. 这样,把第二题的解法又“移植”到第一题中,大大打开了学生的眼界.
四、体验成功,乐于创新
创造竞争和成功的机会,促使学生知难而进,积极进取,在克服困难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如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一个长方体长10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把它切成了3个体积相等的长方体,它的表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厘米?”我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反馈时学生议论纷纷. 有的答案是160平方厘米,有的是120平方厘米,有的是48平方厘米,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我让学生按题意画出草图,三种切法,不同切法的学生先后发言,分别阐述了他们的不同解法与结果. 我风趣地说:“原来三种答案都是正确的. 看起来你们都是聪明的,有一定难度的题目也难不倒你们. ”此时,学生面带喜色,求知欲格外高涨,教师也分享了学生们成功的喜悦.
总之,课堂教学是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契机,应该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即新课的导入、课堂环境的创设、练习的设计、培养创造竞争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