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点拨,激活课堂

2014-04-29 00:44张海英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23期
关键词:李密套子文本

张海英

摘要: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有高超的课堂调控能力,饱满的教学热情,在教学的导入阶段精心引导激发兴趣;在课堂展开阶段,巧妙引导,激活课堂;在课堂收束阶段,精心设计,拓展视野,提高鉴赏能力与写作水平。教师要尽可能地设想到课堂上学生思维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上课时灵活应对,巧妙点拨,激活课堂。

关键词:激发;兴趣;高效;课堂特级教师于漪说:“教师应从学生思想感情、知识能力的实际出发,运用文章精要之处,开启学生思维的窍门。”①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认为:“一节课好坏的主要标准,只能看学生是否在进行积极思维,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思维之间是否有一根看不见的线紧紧维系着。”②的确如此,教师必须始终根据学生的思想感情,知识能力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灵活多样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教学是有层次的。在教学的各个阶段,教师要精心准备,课堂导读的各个层次要有条有理,井然有序。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这才是教学的理想境界。

一、课堂导入阶段巧妙引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好的导入是激起学生学习动机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③课堂引入,激活兴趣,往往事半功倍。课堂引入,根据不同的课型可以采取不同的做法。

1.创设形象的情境导入教师要用优美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文本的意境中,使学生的激情澎湃起来,激发求知欲。如学习《雨巷》时,有教师这样深情导入:“细雨如丝的江南,悠长寂寥的雨巷,一把孤寂的油纸伞和着雨的叹息,撑出了一个青年诗人在特定时代的哀婉心曲。今天就让我们共撑一把心灵之伞走进戴望舒,与诗人一道去领略雨巷的风景,去追寻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芬芳。”这样富有诗意的语言,优美的意境,自然会打动学生,将学生引入学习佳境。

2.巧妙介绍作者导入法学习《赤壁赋》时这样引入:“猜猜他是谁?他宦海沉浮,几起几落,富有社会责任感;他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他追求超脱世俗的艺术化人生境界;他开创豪放词先河,诗词文赋皆取得辉煌成就。他旁通书法绘画,知音律,喜平化,懂园林艺术,精通金石鉴赏,是继屈原、李白、杜甫之后又一颗文坛巨星。他是谁?”这样,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关注学生思想生活导入从学生自身入手,易走入学生的心灵,激起学生的共鸣,打开学生的话匣。如学习《归园田居》教师这样引入:"你的生活是怎样的?你喜欢什么样的生活?陶渊明又喜欢什么样的生活呢?"学习《囚绿记》问学生:"你喜欢绿色吗?为什么?"学生觉得自己被关注,自然而然会兴趣大增,自然会进入教师引领的美妙境界。

4.温故知新导入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时这样导入:“我们学习了《祝福》读到了鲁迅对封建专制社会的控诉。这个社会用封建思想麻醉了人的灵魂,用礼教杀人。像这种情况古今中外都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也是如此,主人公别里科夫又是怎样的命运呢?让我们跟随契诃夫,走进十九世纪的沙皇俄国。”这样,很自然将旧知新知巧妙勾连起来,将学生引入新的文学境地。

二、在课堂展开环节,巧妙引导,激活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好的问题引领,往往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有利于学生由浅入深领会课文,层层深入抓住课文要旨。化难为易,课文难点迎刃而解。

1.通过设问引导,层层剥笋,由表及里,深入本质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可设计以下问题:“本文表现的是哪个国家什么時代的社会现实?主人公是谁?他是什么身份?”然后深入一层设问:“人们为什么要称别里科夫为'装在套子里的人'?”“他身上有哪些外表的和思想上的'套子'?基本内容理清后继续深入研究,“为什么全城人都怕他?他为什么让人怕?人们到底怕什么?他又为什么害怕?他怕什么?”在此基础上适当介绍背景,学生就会明白原来人们怕的是“沙皇俄国的专制统治的迫害”。这样,课文难点迎刃而解。

2.抓住作者感情变化脉络,有效设问,引领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精髓如学习《兰亭集序》时抓住作者情感的变化,巧妙设问,课堂难点就会迎刃而解。有一位老师这样教,分段朗读后,先让学生分别找出每一段中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学生会很容易就找出来是“乐”“痛”“悲”三个字,之后抓“乐”“痛”“悲”三个字设问,作者为何“乐”? 因何而“痛”? 又为何而“悲”?讨论分析,并相机点拨讲解,牢牢抓住学生思维,学生就会乐学,乐思,能够学有所得,而成就感会激发学生更强烈的学习热情。

3.巧设问,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为人物着想,与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引领学生深入钻研文本,深入理解课文如学习《陈情表》时,这样设问:“如果你是晋武帝,蜀国旧臣李密没有应诏做官,你会怎么想?”“如果你是李密,面对多疑的新朝国君,不去应诏做官,就会面临杀头的危险,你该怎么做?”“那么谈判高手李密又是怎么做的呢?”然后让学生研读课文,分析李密谈判的高明之处,分析他是怎样一步步打消晋武帝的疑虑的。这样,枯燥的古文变得新鲜有趣的,学生愿意去探寻李密的内心世界,探究他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学得有趣,学有所得。

三、在课堂收束环节,巧妙设计问题,让学生温故知新,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拓展新的思维天地,提高鉴赏与写作水平

学习《琵琶行》之后,让学生比较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与《琵琶行》在艺术特色上的异同,这样通过比较,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可以“别里科夫死因调查"为作业,让学生深入研究文本。可让学生写《“套子”之我见》,训练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或比较《装在套子里的人》与《祝福》在人物、套子、行为、死因、及对人物的定性等的异同,比较作品主题、写作意图、写作风格的异同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祝福》可做杀害祥林嫂的真凶的调查,《拿来主义》课后可调查百年来,我们从外国“拿来”了什么?还有那些东西可以“拿来”,可以举出当今“送去主义”的事例来提高学生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学完《林黛玉进贾府》可写"二十一世纪之熙凤","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之现代篇"等,激发兴趣,让学生展开想象,编写故事,提高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之,文本是千变万化,这就要求教师面对不同文本,要因人、因时、因文而异,制定教学计划。做好充分的预设,上课时,根据课堂生成的问题,灵活调控课堂,巧妙点拨,引领学生乐此不疲地研读文本,让学生快乐地研究文本,自主得出答案。让学生学得高兴,学得愉快,学有所悟,学有所成。使教学达到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境界,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和阅读欣赏的水平,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导读,激发思维是很重要的艺术技巧。教师要点拨学生的思路,启迪学生的智慧,激活学生的想象,总之,教师的正确引导是保证学生学习的方向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研究与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

[2]《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教育科学出版社

[3]《问题与问题的解决》江苏教育出版社

[4]《于漪:追求综合效应》 湖北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李密套子文本
绘就最美孝善的鄢陵画卷
谈谈《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套子”的象征意义
套子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我所欣赏的套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套子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你来帮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