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其中
摘要: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要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幸福,享受到幸福的课堂生活。关注学生幸福,必须聚集课堂,幸福课堂是生本课堂。学生在课堂上的“幸福”源于亲身的参与和体验。本文试从学生学习方式维度入手,围绕自主课堂:感受幸福,探究课堂:体验幸福,合作课堂:分享幸福三个层面,阐述幸福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意在说明幸福是自己可以创造的,同时在感受——体验——分享过程中,幸福感在不断提升、深化。
关键词:幸福课堂;感受;体验;分享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128
“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思想品德幸福课堂是生本课堂,学生在课堂上的“幸福”源于亲身的参与和体验。有人说:“课堂是有生命的,是师生重要的生命历程。在这段历程中,教师所要做的是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助于其生命充分生长的生动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的生命力量引出来,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课堂里,体验学习的愉悦,享受学习的快乐和幸福。”因此,笔者认为要创设优质、高效、灵动、幸福的思想品德课堂,应围绕生本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加深学生内心体验,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快乐、感受幸福。
“敏者”学得快,“讷者学得深”,获得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幸福课堂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幸福课堂具有参与感、成就感等特征,应以幸福学习为目标,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关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广度、深度,搭建合适的平台,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实践探究、合作分享中寻找和挖掘“幸福源”,强化幸福的感受、体验、分享。
一、自主课堂,感受课堂学习的幸福
幸福是一种感受,敞开心灵去感受,幸福无处不在,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愿望,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
1. 确立学习主题,寻求幸福之源
明朝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在《传习录》卷中写道:“学问也要点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当。不然,亦点化许多不得。”因此,教学要引导学者“各得其心”,学习贵于“自求”、“自得”,学问要旁人“点化不如自主解化”。教学要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学生的体验、感悟和内化,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明确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完成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课堂学习中意义建构的图式如下:
因此,思想品德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科学合理地进行主题设计,即确立学习主题,明确课堂学习的目标,然后带着目标和任务主动去学习,进行教材知识的阅读,案例材料的分析,情境角色的体验,自身生活的倾述,热点问题的探讨等。
2. 创设问题情境,开启幸福之旅
“学为中心”的教学,其实就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通过有意义和有价值的问题解决,实现我们的教学价值。笔者认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从而使思维得以真正启动。
二、探究课堂,体验课堂学习的幸福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刺激学生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发现、呈现的问题是有层次的,有较低层次的问题,也有较高层次的问题,对不同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去分析、解决,较低层次的问题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较高层次的问题采取探究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挑战困难的欲望,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实践探究,引领学生在活动、体验、共鸣中丰富和提升幸福指数。
1. 创造体验机会,叩开幸福之门
学习的最高效率是让学生动手、动眼、动嘴、动脑,幸福的思想品德课堂应是活动探究体验的课堂,体验活动可以是模拟体验,可以是活动体验,也可以是实地观察体验,还可以是创设情境教学体验。体验是学生由知识通向智慧的中介和桥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亲身旅历和感悟,是知识的内化、经验的升华。由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为学生学习搭建活动探究体验的舞台。
由于探究情境来源于生活,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社会生活对接,注重课外延伸,把活动的时间交给学生,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并踊跃献计献策,懂得知识的同时增长了才干、丰富了情感、丰润了学生生命历程的幸福感受。
2. 赞赏体验行动,奏响幸福之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一个轻松愉悦幸福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投入,而学生的积极投入又离不开教师的鼓励,教师善于赞赏学生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让学生从成功中增强自信,享受成功的快乐,课堂才会洋溢生机,学生才会经历一种安全自由、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幸福境遇。为了使学生的学习幸福感清晰化,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了探究活动评价表,由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做到体验任务的清晰化,体验目标的明确化,体验对象的广泛性,体验过程的独特性。
三、合作课堂,分享课堂学习的幸福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幸福感不仅体现在他们感官上的愉悦,思考、探究的乐趣,还体现在收获的喜悦,更体现在人际交往的享受和幸福感的分享。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幸福的感知和体验,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幸福、分享幸福的能力。合作学习的开展是学生幸福学习的开始。
1. 激发合作欲望,领悟幸福之道
在思想品德课堂学习中,合作交流应形成一种鲜活的经历,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选取典型材料、设计学生活动、聚集热点探讨、感悟生活体验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合作欲望,激起合作热情,激活合作思维,遵循问题解决式的思路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达到心灵的碰撞、情感的升华。
【案例1】2011年浙江省疑难问题解决展示活动:《活跃在经济舞台的角色》一课学习,张老师打破了传统了我国经济形式及其地位、作用的教学模式,采取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1)“找同伴”(组长展示卡片并自我介绍;其余同学看自己的卡片,思考归组。)(2)取名字”(采访学生:你是怎样找到自己的同伴的?各组讨论,给自己组取一个恰当的名字,引入经济形式名称。)(3)“夸自己”(说说自己这组经济形式的情况、作用和地位等,先讨论,再展示。)(4)“分角色”(哪些组可以归为一类?引出经济性质,明确地位。)(5)“共发展”(了解不同的作用,总结“合力”,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繁荣。)
五个环节环环相扣,以合作为主线,呈现与众不同的合作方式,有效激发学生合作激情,产生求知欲,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令学生真正享受学习的幸福,领悟学习幸福之道。
2. 展示合作成果,生成幸福之美
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快乐参与,积极探索,学习效率得以提高,学习质量得以提升。但合作学习更大的价值意义在于合作分享: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之间都能够彼此享受到尊重的幸福、交流的幸福、成长的幸福。当学生把自己的见解展示给大家时,是他在课堂上最快乐的时刻。
【案例二】2011年浙江省疑难问题解决展示活动:《守候良心》一课“寻找底线,认识良心”环节,教师归纳:我们面对很多的道德要求,有着不同的道德底线,宽容、担当、孝道、诚信、母爱、帮扶、独立、勇敢、坚持、公正、专注、平等都是我们熟悉的词语。
组织活动:我看良心,要求学生仿写《见与不见 》
生1:你握或者不握我,公平就在你手里,不离不弃。
生2:你有或者没有,我就在那里;等待着你的唤醒,让我把世界变得美好。
生3:你热心或不热心,人命就在你手里,救人第一。救起大妈,把温暖送进人心里,不顾压力,坚守爱心。
生4:你坚持,或者不坚持,人们就在那里等待,等待着坚强的你……
生5:你爱或者不爱,诚信这块美玉就在这里里,不增不减。
生6:你见或者不见我,帮扶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生7:你救或者不救人,良心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生8:你扶,或者不扶,生命就在那里,不离,不来。
你知道,或者不知道我,我都存在,不消,不灭。你想或者不想我,都坚持着,不退缩。
生6:你想或者不想我,平等就在这里,不进,不入。你握或者不握我,公正就在你手里,不离,不弃。
生7:你管或不管,人群就挤在那里。你担心或不担心,大妈就躺在那里无声无息。你救或不救,现实就摆在那里。
生8:你救或者不救我,我的命运在你手里,不来不去。你帮或者不帮我,你的良心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坚持或者不坚持,成功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生9:你哭,或者不哭,困难就在那里,真真实实。你退,或者不退,大山就在那里,不高不矮。你帮,或者不帮,正义都在大家心底,无可非议,让诚信住进大家的心中,让母爱充满心扉。
在学生自主合作的过程中,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入,更加成熟,彼此接纳了各自生活经验与价值观,逐步形成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产生了情感和思维上的对话,懂得了倾听和分享,学会了将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进行主动表达、展示,并与同伴、教师交流。做到了既能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内化,又能表达自己的幸福学习感受,在全场教师、学生给予雷鸣般掌声中,师生体会双向给予、彼此沟通、共同拥有、合作分享中的学习幸福感。
幸福课堂,它是人文、互动、有效的活力课堂,既体现“独享”也体现“分享”,既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幸福是自己创造的,人人都是自己幸福的建筑师。学习过程是学生感受幸福、体验幸福、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的过程,让思想品德课堂洋溢幸福,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核心意义。
(作者单位:浙江省平湖市新仓中学 31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