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理念构建新课堂

2014-04-29 21:28陈海燕
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核心理念关注点

陈海燕

【摘要】课程理念和课程体制的改革,为我们的教学加装了助推剂,它不仅让我们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正确的认识,对教学理念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更为关键的是它让我们的课堂更有灵魂,构建了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注重三个相互联系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灵活把握教学的深广度,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师生互动共建课堂,最终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教育教学规律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整体课改 核心理念 关注点 三个联系 起点和终点 共建新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62-02

在走进新课程的这段时间里,我们经历了迷惘、彷徨、揣摩和明朗的不同阶段,让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到了助推剂的作用,它不仅让我们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正确的认识,对教学理念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更为关键的是它让我们的课堂更有灵魂,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构建了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对新课程改革的正确认识

1.新课改是整体课改

课改是在课程理念和课程体制两个层面实现同步的变革。课程总是在传递一定的价值,代表一定的价值选择。课程负载着当今及未来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不可能价值中立。

2.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传递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三维目标,加强教学与现代科技、社会、学生经验的联系。这是一种整体的教学观,这种整体教学观所要培养的人也就是整体的人。所谓“整体的人”,就是不失之褊狭而能获得完垫性发展的人。

3.新课改使教学的关注点更加明朗化——三个关注点

关注点之一:以学生为本

●在教学全过程中,始终把学生作为关注的重点,做到“目中有人”。

●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时,始终以学生需要和利益为依据。

●给学生更大空间和弹性去组织和掌握自己的学习,使之学会学习。

关注点之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进入学生的情感世界。

●在教学中要有本学科特有的方法。

关注点之三:让课堂动起来

●动,主要是思维的动,情感的动。

●动,是交互的、生长的。

●动,必须服务于教学目的的安排。

●动,是一种不可取代的有效体验。

二、构建新课堂

1.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其依据为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情况。要准确分析教材,注重三个相互联系:

●三个联系之一:要分析教学内容在教科书前后内容中的相互联系,明确学习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

如:“化学实验基础”是必修课程内容的核心。教科书把化学实验列为第一章体现了课程标准所反映的教学思想。既起到与初中化学实验以及化学知识的衔接,又为高中化学新知识学习穿针引线,通过实验把学生引入化学世界,由此决定了本节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三个联系之二:要分析教学内容与学生已学习过的内容有哪些联系,在以后的学习中又有哪些发展,使新知识的学习实现意义建构,逐步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要让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如:

●三个联系之三:分析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及工农业生产的相互联系,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获得尽可能全面的知识。

2.学生应该学到什么?全面准确分析学生

●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一个依据原有的知识和能力,对新知识进行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教什么”不等于“学什么”。

●学生是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应因材施教。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思考:

学习新知识学生应该具有哪些知识和技能(学生的起点能力分析)?他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的已有知识分析)?学生的认知及认知方式与科学的之间的差异(学生认知风格的分析)?

3.我们应该怎样教?

(1)尊重教材——正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学的深广度。

老师们常有的困惑:新教材知识分散、章节连续性差,各知识点衔接的不好,为什么要删去旧教材中的一些内容,为什么要增加新内容?等等。其错误做法:按照旧教材体系教,即穿新鞋走老路。其错因分析:未体会教材编写意图。

【案例1】必修1第三、四章构建以元素为线索多层次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以元素为线索,元素化合物知识贯通于必修一和必修二,并分三个阶段呈现。

●阶段一:必修一中,采用相对集中的处理方式,在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介绍金属、非金属及它们的化合物,初步形成元素知识系统。

●阶段二:必修二中第一章,通过呈现碱金属和卤素性质规律,认识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从而起到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网络化和规律化的总结和归纳作用。

●阶段三:必修二第四章,通过金属矿物、海水资源等内容,进一步体现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

其编写思路,由个别到一般;由共性到特性;网络化系统化。

【案例2】第四章关于非金属的编写思路是从4个与实际相联系的角度切入,介绍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硅及其化合物是从介绍其作材料的特性入手。

●氯及其化合物是从介绍其富含于海水资源中切入。

●硫和氮是从环境角度考虑,将硫和氮的氧化物集中为一节。

●从化工原料的角度考虑,将氨、硫酸和硝酸集中为一节。

●突出了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更加强调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2)灵活使用教材

一方面打开化学教学的视角,站在课程整体设置的高度,从化学与科学、社会、生活的联系入手,合理选择素材,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取舍,达到合理使用,把握好深广度。

另一方面教师要进行二次创作,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对教材的内容重新优化安排,有序呈现。

(3)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以往我们在教学中过多地关注学习的结果,我们关注的大多是作为思维结果的逻辑,关心“是什么”和“怎么用”,学生像辞典一样,只会记录已经产生的知识,并没有转化为自己的“活”的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学生容易出现“能听明白课,但做不懂题”的现象,这样的学习当然是低效的。所以教师要遵循学生认知的心理规律和发展水平,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这里的过程是指引学习者的思维过程,是学生思考问题的认知建构过程,即关注“怎么来的”和“为什么”。

(4)师生互动共建新课堂

新的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互动的最主要方式就是对话,并非你问我答,而是一种思维的碰撞,心灵的交流。师生互动过程中很关键的一点是问题。这里的问题既有教师创设的问题,更有学生生成的问题,这两种问题都很重要。

教师要不断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感知学生,捕捉学生生成的问题,关注学生怎么想?为什么这么想?启迪学生还可以怎么做?创设情景,问题驱动,倾听、交流、点拨、总结。使学生能够“动脑”分析思考,“动眼”观察,“动手”做实验,“动嘴”表达想法、说明观点、归纳小结,“动情”获得体验、情感升华、形成观念。

新课程的实施是教育界的一项重大改革,传统观念和现代理念交织纠结,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应守得云开见月明,经过不断地学习、实践、积累、反思、总结,探索出一条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使自身能力不断提高,彰显出自身应有的价值,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王建军,《课程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核心理念关注点
论农耕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的塑造
冬奥关注点
寻找关注点 提高复习效率——以初中教学中“0”为关注点为例
下半年尿素市场四大关注点
如何分析一组数据的集中和分散——数据分析的两个关注点
以师为本: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
集中趋势和分散程度——数据分析的两个关注点
初中数学“导学案”编写过程中的四个关注点
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六个核心理念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常见误区及核心理念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