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情境 激活地理课堂

2014-04-29 00:44唐玉法张立平
江苏教育研究 2014年26期
关键词:渔场洋流创设

唐玉法 张立平

地理作为中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包罗万象,它来源于生活,与日常生活、社会经济密不可分,这就为情境教学在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实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创设有效情境,可以给学生一种置身其中的亲临感受和体验,激发他们探索地理现象及其蕴含的地理规律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认知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下面笔者就以人教版必修1《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为例,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一、把握好情境创设的时机

情境的创设和情意的激发,要力求选择“最佳教学时间”,一般刚上课的3分钟内学生情绪还没有安定下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时的情境可以紧扣知识点,采用演示、讲故事、放录像等手段。而后半节课时,有的学生开始疲劳,此时创设情境应以灵活转换训练形式为主,使学生的注意力在新兴奋点的刺激中重新得到集中,思维的触角进一步延伸。

【新课导入】

以图1的一组图片配合影片的主题音乐,将学生带入到一个较为熟悉的情境之中: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从英国的南安普敦港驶向美国的纽约港,不料在航行的第四夜遭遇了一座高达30米的冰山而被撞沉,1294人眼睁睁地随船下沉。电影《泰坦尼克号》在讲述了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值得思考的地理问题:“泰坦尼克号”首航没有直接进入到北极海区,那么出现在纽芬兰海域导致轮船沉没的冰山是从何而来呢?大家肯定迫不及待地想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探讨一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部分知识,相信大家肯定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开这个疑惑。

二、创设问题情境,在解疑中寻找乐趣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情,有针对性地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产生解开谜团、寻找真相的迫切愿望。在学生向未知王国进发,以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路人与指导员的工作,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等科学的思维与方法,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品尝到学习的乐趣。

【情境1】澳大利亚奇怪的地理现象

奇怪的现象1:为什么澳大利亚西部是沙漠,而东部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呢?(如图2)

奇怪的现象2:摩尔曼斯克(69°N)——俄罗斯乃至世界最大的军港之一,俄罗斯最大的渔港和北方最大的商港;俄罗斯北方唯一的不冻港。而符拉迪沃斯托克(43°N)——俄罗斯太平洋沿岸最大港口,11-3月份通航需要靠破冰船破冰航行。(如图3)

设计意图:结合案例提供的文字和图片,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分析材料及图表,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习惯,通过观察与思考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从而认识洋流性质与沿岸气候的关系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链接:结合教材,分析北大西洋暖流与西北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关系、秘鲁寒流与南美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创设质疑性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疑问后就会主动地思考问题,有所发现和创新。教师可以把教学难点分解成若干个相对较小而简单的知识点,通过设计若干个小问题逐渐深入,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

【情境2】世界四大著名渔场的位置分布

投影图片:“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和四大渔场位置分布图”(如图4)

小组合作学习:

(1)分析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的形成原因。

(2)为什么寒、暖流交汇处的海区往往能形成大规模的渔场?

(3)秘鲁渔场的形成原因是否与其他三个渔场相同?

结合图5“秘鲁沿岸的上升补偿流”进行分析。

设计意图:将“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分布的影响”这一知识点,分解成若干个容易解决的小问题,再结合“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探究的兴趣,从而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创设融洽的探究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开放性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意见,并及时给予鼓励性的、积极的评价,保护学生“敢想”“敢问”“敢说”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形成和谐、民主、平等的融洽的探究氛围。

【情境3】珍珠港事件

情境材料:珍珠港事件: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皇家海军的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由于美军受到奇袭,日军取得重大成果,击沉及重创了美军8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188架美国战机被摧毁,造成了2402人殉职和1282人受伤。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合作探究:图6所绘为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空军偷袭美国珍珠港舰队航海路线示意图。用你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A处为 渔场,是由 流和 流在此汇合而形成。

(2)日本海军选择了M代表的路线,而没有选择N路线,那么M路线的有利条件是:①冬季该路线上空天气特点是 ,该天气有利于 。②这条航线使舰队的航速 ,理由是 。

设计意图:在讲述洋流对航海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时,利用同学们熟悉的历史事件来设计悬念,激发学生探究历史事件背后所蕴藏的地理奥秘。

解决悬疑:由于在纽芬兰岛的东南部海域,北上的墨西哥暖流与南下的拉布拉多寒流相遇,形成茫茫的海雾。“泰坦尼克”号航行到此海域后,因受海雾的影响,能见度差,最终导致触冰山而沉没。(呼应课堂导入时设置的情境疑问)

知识链接:造成“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二次航行的线路与时间的差异”的原因探究。

五、关注生活中的时事热点,努力实现知识和能力的真正融合

创设情境时可以结合生活实例,尤其是学生感兴趣的时事热点,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进而理解并努力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情境4】“企鹅之死”

南极大陆被认为是一块洁净的大陆,但是在南极大陆附近的海域中,科学家对死亡的企鹅进行解剖,发现了DDT农药成分,请分析原因。

学生讨论:企鹅体内DDT农药成分的来源?

设计意图:采用学生较为关注的生活中的时事热点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用“企鹅之死”“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的废水入海”“中国渤海海上钻井平台漏油事故”等案例来说明洋流对于海洋污染的影响,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知识拓展: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发生地震,并由此造成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引发了国内外民众的恐慌。请同学们应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为何这次核泄漏不会对我国造成较大的影响。

知识链接:墨西哥湾石油污染、中国渤海海上钻井平台漏油事故的案例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已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尤其强烈,他们都有强烈的好奇心,而好奇心正是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这是优化地理教学的重要途径。

(唐玉法、张立平,溧阳市第三中学,213300)

责任编辑:宣丽华

猜你喜欢
渔场洋流创设
“生生不息”的海洋循环运动——洋流
《关于加强远洋鱿钓渔船作业管理的通知》公布
埃及超大规模养鱼场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连续三年保持50%增长,入驻通威、新希望养殖基地,这家渔机企业将打造未来无人渔场
你认识洋流吗
跟踪导练(五)6
一类洋流运动方程的显示行波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