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芸
摘 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初中生学业可能自我的特点。研究采用问卷法,对584名初中生的学业可能自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初中生的学业可能自我的平均水平中等偏高,其中积极近端学业可能自我总均分明显低于其它三个维度,而消极近端学业可能自我和消极远端学业可能自我的总均分明显高于其它维度,甚至高于学业可能自我的总均分。
关键词 初中生 学业可能自我 自我评价能力
中图分类号:B84-06 文献标识码:A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elf-status Analysis
XIE Yun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s,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1)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junior high school academic possible selves. Study questionnaire, 584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or academic possible self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junior high school academic possible selves average medium to high, where the proximal positive academic possible self total averag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other three dimensions, and negative proximal distal academic possible selves and negative overall academic possible selves sharing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other dimensions, may be even higher than the total average academic self.
Key words junior students; academic possible selves; self evaluation
1 问题提出
Markus 和 Nurius 在 1986 年正式提出可能自我的概念。它被定义为有关个体如何思考其潜力和未来形象的自我概念以及有关未来定位的自我描述,即我们希望成为的自我,预期成为的自我和害怕成为的自我。学业可能自我是个体在学业领域创造的可能自我,其被定义为:学生对自己学业的潜能和学业未来的一种认知表征。也就是他们在学业上希望和预期成为的自我,以及需要避免的恐惧自我。
为什么展开本次的研究,其原因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自学业可能自我的概念提出以来,至今关于它的研究已有二十余年,可以说,学者们在其领域的研究已经逐渐走向成熟。但是其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跨文化研究并不多。常言道,同样的一件事物,不同的文化背景,看法大相径庭。同理,同一项研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极有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查阅文献后,学业可能自我在我国的研究屈指可数,仅仅只有6篇文献而已。所以说对初中生学业可能自我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第二,国外有研究表明,可能自我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學生的学业表现、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提高学校的升学率。也就是说,如果学生可以正确并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学业上希望成为什么样的自我,预期可能成为什么样的自我以及害怕成为什么样的自我,这将很有利于学生对自己正确的评价和找到合适方法改善自身。如此说来,了解我国初中生的学业可能自我水平以及分析影响学业可能自我水平的因素将极为必要。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此次调查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长沙地区选择4所中学的初一、初二和初三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其中城市重点与普通中学各1所、农村普通中学2所(达到重点院校标准的农村中学并不多),被试分布情况见表3-1。发放问卷584份,回收有效问卷540份,回收率为92.5%。被试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被试的分布情况
2.2 研究工具
王春杰等人(2010)修订Anderman 的《学业可能自我量表》:该问卷是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由18个项目组成,分为4个维度,其中积极近端学业可能自我(个体对现在学业上的自我一种积极的认知和情感)和积极远端学业可能自我(个体对未来学业上的自我一种积极认知和情感)均包括6个项目,消极远端学业可能自我(个体对未来学业上的自我一种消极认知和情感)和消极近端学业可能自我(个体对现在学业上的自我一种消极的认知和情感)均包括3个项目(6个项目均为反向计分)。采用李克特的5点量表法:1=毫不符合;2=不太符合;3=有时符合;4=常常符合;5=完全符合。分数越高,表明学业可能自我水平越高。探索性因素分析,各项因素负荷在0.579-0.796。信度检验结果显示,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和分半信度分别为0.857和0.849。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符合测量学要求。
2.3 实施程序
由经过培训的心理学研究生担任主试,采用团体施测的方式进行。施测时以班级为单位,由主试讲明要求,解释指导语,必要时给予个人指导以确保被试正确理解问卷。被试回答完后,问卷统一收回。
2.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研究人员对回收问卷进行编码,并对无效问卷进行剔除。利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初中生学业可能自我现状
分别对初中生学业可能自我各维度及总分进行描述性统计。所有被试在学业可能自我上的得分以及各个维度上的得分情况见表2。
表2 初中生学业可能自我总均分
结果显示,从整体水平来看,初中生的学业可能自我总均分为3.53(见表2),高于中等水平3.0,说明初中生学业可能自我的平均水平中等偏高。从各维度上来看,除积极近端学业可能自我水平低于中等水平外,积极远端学业可能自我、消极近端学业可能自我、消极远端学业可能自我均分均高于中等水平。
4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长沙地区初中生的学业可能自我的平均水平中等偏高,其平均分为3.53(见表2),略高于中等水平3.0。从学业可能自我的各个维度均分看,积极近端学业可能自我总均分明显低于其它三个维度,其均分为2.86(见表2),而与积极近端学业可能自我的情况恰恰相反的是,消极近端学业可能自我和消极远端学业可能自我的总均分明显高于其它维度,甚至高于学业可能自我的总均分,其分别为4.42和4.58(见表2)。
对于初中生学业可能自我的平均水平中等偏高的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可能存在以下几点原因:
(1)初中生的自信心水平普遍较高。李白曾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话一直被后人深深信仰,它充分体现自信心对于人获得成功的重要性,只要我坚信我是个有用之才,我必将成为有用之才。学业可能自我是学生对自己学业的潜能和学业未来的一种认知表征。也就是学生在学业上希望和预期成为的自我,以及需要避免的恐惧自我。试想,如果一个学生拥有很强的自信心,那他必然会越发努力的成为自己希望和预期的自己,与此同时,他也会竭尽全力避免自己害怕的事情成为现实。可想而知,他的学业可能自我水平一定不低。初中生的自信心主要来自于父母、教师和同伴。中国的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很高,“望女成凤”和“望子成龙”是最贴切的形容,他们为了子女学业有成,从小就树立子女的自信心,当子女遇到困难时总会在一旁默默地鼓励,给予他们往前的勇气。除父母外,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也充当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对学生有很强的影响力。如果在学业上学生得到老师的肯定,定会提升他的自信心。现在的教育事业不再盲目的追求学生知识掌握多少,而是对学生学业和心理健康同样重视,所以教师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2)初中生有较强的竞争心理。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在他编写的《物种起源》中曾提出一个重要的思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它说的是自然界生物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当然这也适用于我们人类社会,也就是说我们的社会处处充满了竞争。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竞争心理也会增强,加上父母的期望,老师的比较,自身自尊心的满足,竞争心理将无处不在。学生常常会在学业上将竞争对手作为努力超越的对象,而这个努力超越的对象通常可以和学习目标相等同。学业可能自我绝大部分是在学业领域希望和预期的自我,我们可以通俗的将这种希望和预期的自我解释成学生的学习目标,所以说有一个好的竞争对象,就相当于自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学习目标,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后,学业可能自我水平也就会随之提高。
(3)初中生自我评价能力的逐渐成熟。自我评价的能力是在青年早期才开始成熟。初中生正处于青年早期,也就是说,初中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慢慢地从一些简单的自我评价开始转变为全面、主动且深刻的自我评价。学业可能自我水平是在学生不断改造和完善自我的过程中渐渐提高的。有研究表明:自我评价能力发展的最终结果将导致青少年更好地实现自我监督和调控及自我改造和完善。(4)初中生学业自我总体水平中等偏上。梁丽(2007)、徐富明(2008)和胡春博(2009)的研究均表明,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较好,总体水平中等偏上。学业可能自我是可能自我和学业自我概念的交集,换言之,学业可能自我属于学业自我概念的一部分,所以不排除学业自我概念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时,学业可能自我水平与其相仿。
对于初中生学业可能自我的平均水平仅中等偏高但不显著高的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可能存在以下几点原因:
(1)初中生还不能全面而确切地评价和认识自己。前面提到自我评价能力是在青年早期才开始成熟,也就是说这种成熟并不是突如其来,它需要有一定的过程,所以初中生对自己的评价依然存在片面性。正因如此,绝大部分的初中生还是习惯于凭感觉对自己下结论。处于青年早期的初中生存在两种矛盾心理:高傲与自卑。由于这两种矛盾心理的作祟和对自己评价的不全面,所以当他们面对几次甚至偶尔一次的成功时,他们会忘乎所以,相反,当他们面对几次甚至一次的失败时,也很可能会一蹶不振。
(2)父母过高的期望。父母对子女适当的期望是他们迈向成功的动力。但是过高的期望,就会出现物极必反的效果。有些父母“畸形”的期望终将把自己子女推向无限压力的深渊,当这种压力自身无法承受时,他们便会郁郁寡欢,丧失信心。自信心能够使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好的评价,可一旦失去,他们便会觉得自己的未来一片暗淡。
(3)初中生经历了小学向中学学习环境转换的过程。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当所处环境变换时,我们总会有一段时间感到不适应。初中生,特别是初一的学生正面临着这种不适应。面对学习环境的转变,他们会觉得自己的学科增多了,学业难度也猛然增大不少,这样就会使一些学生遭遇学习上的挫折。当挫折来袭时,有些学生会越挫越勇,凭借自己的努力战胜困难,但有些学生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认为自己不行,从而对自己的学业失去了信心,可想而知他们之中,后者的学业可能自我水平是很低的。
对于初中生积极近端学业可能自我水平偏低的现象,笔者认为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1)谦虚。谦虚自古以来是中国人的美德,初中生当然也有谦虚的一面。虽然他们内心认为自已学习优异,但由于謙虚其行为举止就会表里不一。所以说,初中生的谦虚会使我们很难凭问卷了解到他们近期的学习情况。
(2)将希望寄托于未来。在学生的口中,总能听到这样的话语:我现在的学习成绩还不是很好,但通过努力以后会变好。正因为学生的这种心理,他们对自己现在的学习情况就不会有很积极的情感和认知。
对于消极近端学业可能自我和消极远端学业可能自我均分高于学业可能自我均分的现象,笔者认为至少可能存在一个原因。这两个学业可能自我的维度分别体现的是学生对现在学业和未来学业情况消极的情感和认知。由于问卷中这两个维度下的题目均为反向计分题,所以说分数越高代表了学生对自己学业情况的情感和认识越不消极。这两个维度的总均分为什么会较高呢?导致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