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珍秀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219-01
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可见音乐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任何音乐作品都不能孤立存在,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陈鹤琴先生就提出“使儿童生活在音乐之中”。如何寓音乐教育与儿童生活之中,让幼儿在生活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体验音乐、创造音乐,使儿童音乐教育生活化呢?
一、营造音乐意境,享受欣赏美的快乐(在生活中感受音乐)
音乐是一门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每一个好的音乐作品都蕴含着一个美好的意境,或是抒发着一种温馨的意境,这种意境之美对人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在人的心灵留下美的烙印。因此,我们充分利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幼儿进行音乐艺术熏陶,让幼儿在日常活动中感受音乐。如早晨幼儿入园时,播放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幼儿一进园就沉浸在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中,给幼儿一天的好心情;在幼儿进餐时,播放优美动听的音乐或抒情浪漫的旋律,使之心情舒畅,驱除体力、脑力的疲劳,创造愉快的情绪,增进幼儿的食欲;在幼儿午睡前,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营造安静的气氛,帮助幼儿尽快入睡;自由活动时播放热情奔放的音乐,幼儿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户外活动(拍球、跑步、跳绳)时播放跳动起伏、生气勃勃的旋律、幼儿跃跃欲试,能提高锻炼的兴致。离园活动时播放一些明快的旋律,让孩子愉悦自如地表现自己,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在快乐中获得发展。奥尔夫认为,音乐是人本能的一种需要,是享受快乐的过程,幼儿并不需要熟练的技巧,但是需要心理和环境的宽松自由。在这样的音乐环境的熏陶中,幼儿的心灵一定会受到震撼,幼儿在有意或无意之中,在生理和心理上受到熏陶。这种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美妙的音色直接触动幼儿的情感中枢,它震撼幼儿的心灵,净化幼儿的情感世界,使无数的人为之动情、为之振奋、为之倾倒。
二、组织快乐游戏,体验感受美的愉悦(在生活中理解音乐)
游戏是音乐教育的润滑剂,也是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教育的方法尽量游戏化,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他们会很“high”。音乐游戏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幼儿园活动之一,小朋友们一会儿是本领高强的大狮子、一会儿是聪明机灵的小猴子、一会儿又是活泼可爱的小兔子和蹦蹦跳跳的青蛙……随着音乐唱呀、跳呀。贴近生活的音乐游戏,能更有效地引导幼儿理解音乐、感受音乐节奏、情感等方面的变化,并能唤醒幼儿用不同的形式、情感表现出來。如小班音乐活动《办家家》,我先将幼儿熟悉的菜板、玩具菜刀、锅、碗、盘、盆等提供到表演区,让孩子们把自己扮演成爸爸或妈妈,随音乐一起游戏。“我来做爸爸呀,我来做妈妈,我们一起来呀,来玩办家家。”然后引导幼儿模仿家长做饭、洗菜、炒菜、吃饭、喂娃娃、洗碗等情景。幼儿边说边唱“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了,小菜炒好了呀,味道好极了呀。”同伴之间的协调表演,使他们感受到了说唱的情趣。很快幼儿又将“炒小菜,”变成了“炒青菜”或“炒白菜”,他们情不自禁的重复表演着,随后炒什么的都有了。就这样他们三人一组,五人一组,纷纷当起了小厨师,洗的洗、切的切、炒的炒,小朋友们兴致盎然,以莫大的兴致投入到创编表演之中,情绪达到了极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可见孩子们的想象之门一旦打开,创新的潜能是不可限量的。
又如表演游戏《拔萝卜》,教师可从场地的布置、音乐的渗透、情节的想像、道具的制作等方面进行引导。幼儿一会儿是大萝卜,一会儿是老公公、老婆婆、一会儿又是小姑娘、小花狗、小花猫等。通过扮演角色,逼真的表演把幼儿带入到音乐作品特定的意境之中。最好教师也参与表演,老师能用一颗童心和孩子们一起玩,就会收获无数。因为孩子们会觉得“老师与我们同行”。这是一种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最好方法。当然,教师在组织游戏中,要注意幼儿快乐和诙谐幽默的游戏体验,这样,孩子才会心情愉悦地进行游戏,才能充分体验感受美的愉悦。
三、进行动作表演,抒发表现美的体验(在生活中体验音乐)
幼儿天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不满足于安静的聆听音乐,更喜欢用动作加于补充。幼儿随着音乐扭动身体是他们表达情感的最自然的方式之一。他们通过肢体动作,往往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奥尔夫说过:“音乐教育应开始于动作”。动作表现既能满足幼儿对音乐的参与、探究的需要,获得表现和交流的快乐体验,更能促进幼儿身体运动能力和协调性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注重孩子情感的抒发与体验,如下午离园前组织快乐互动《找小猫》,教师或家长扮演“猫爸爸”“猫妈妈”,幼儿扮演小猫一起游戏。“小猫”边唱歌词“一只小花猫,喵喵叫,今天我呀真高兴……”边做相应动作,当唱到“找个地方躲躲好”时,四散跑开找地方躲藏。“小猫”躲好后“猫爸爸”“猫妈妈” 边唱歌词:“许多大花猫,喵呜喵呜叫,我的小猫快躲好……”边做相应动作,当唱到“找呀找呀找呀找”时边走边按音乐节奏摸“小猫”的头。幼儿与教师或爸妈在共同的游戏中体验真正的互动与快乐。幼儿表现出无比地兴奋与投入。这种耳濡目染的熏陶,一下子就将幼儿身心带进音乐的殿堂,情绪激动,气氛达到了高潮。
四、拓展想象空间,激发创造美的激情(在生活中创造音乐)
一首歌犹如一首诗,犹如一段美妙的乐章。每一个音乐作品都有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每一首曲子都能创造一种优美的意境。幼儿年龄小,对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往往不能领会。如果能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选择贴近幼儿生活且感兴趣的内容,幼儿就能很快地理解歌曲,还能创造性地通过肢体动作、歌声、表情等再现歌曲内容。如歌曲《小鸡小鸡在哪里》,“小鸡小鸡在哪里?叽叽叽叽在这里。小鸡小鸡在哪里?叽叽叽叽在这里。”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把“小鸡”和“叽叽”替换歌词,他们编出了“小鸭小鸭在哪里?嘎嘎嘎嘎在这里。”“小狗小狗在哪里,汪汪汪汪在这里”。“小羊小羊在哪里,哞哞哞哞在这里等。他们对小动物天生就有一种特殊的情感,随后他们边唱边演轻松自然地把自己知道的所有小动物都编进去了。幼儿按自己想象的动物形象进行律动,并在音乐声中手舞足蹈,表现各自想象的动物。就这样孩子们把每一个音符、每一条旋律、每一句歌词都变成他们心中看得见、有内容的事物,抒发着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感。
又如音乐游戏《看样学样》,“看我点点头”示范者边唱边按节奏点头,模仿者边接唱(大家点点头)边模仿点头,“看我拍拍手”示范者边唱边按节奏拍手,模仿者边接唱(大家拍拍手)边模仿拍手,“看我踏踏脚”示范者边唱边按节奏踏脚,模仿者边接唱(大家踏踏脚)边模仿踏脚……开始幼儿只是按歌词做相应的动作,随后幼儿依据自己的审美经验,生活经历,情不自禁的把“点点头”、“拍拍手”、“踏踏脚”替换成“插插腰”、“拍拍肩”、“跺跺脚”等,并创编出有趣的动作让模仿者模仿。如果在音乐中失去优美、生动的创编,就会使其变的枯燥、乏味,失去艺术魅力。音乐要借助于生活经验和想象,正因为它们的存在,音乐才会变化无穷。
音乐从我们的生活中来,永远也不会离开我们的生活,幼儿音乐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促进幼儿的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社会性等方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作为艺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尊重他们对艺术的纯洁感知,有技巧的对其审美和生活情趣进行引导、开发。要充分理解幼儿音乐教育——寓音乐教育于儿童生活之中的特点,探索更理想的幼儿音乐教育模式。使生活充满音乐,让幼儿时刻感受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