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世平
新课标要求,体育教学的任务不仅注重体能的增强以及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时,更加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强调正确的体育态度和人生态度。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选取与体育有密切关系的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和技能,构建新的教学理念,体育教学目标才能落到实处。
教学内容要多样化及课内外的有机结合,使课程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在教学形式上要多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法。教学内容上要丰富多彩同时必须遵循学生生理、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必须满足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的不同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地锻炼,从而使自我锻炼成为学生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应将“健康第一”贯穿于体育教学和体育课外活动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让孩子在一定的规则下自由发挥、自由活动。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根据学校现有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大胆创新,把体育课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游戏的主人,使课堂气氛活泼、轻松,确实把“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实到课堂中。
传统的体育教学:准备活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练习-下课讲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教师为中介,许多课外生气勃勃的学生在课上都变得死气沉沉,学生的参与和配合积极性不高,出现了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的怪现象,体育课训练也只是为了加试时那三十分而已。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直处于被动、消极、受压抑的状态下,身体素质得不到提高与发展,最重要的是就连表现自己的机会都争取不到。随着教育新课改不断地深人,以教师讲,学生听、练为基本特征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就日趋显得太不适宜了,当今的体育课无论是“创设情境”、“创新体育”还是“成功体育”模式,都是对新课改的一种注释、继承和对体育的发展、改革与创新。体育课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法.可使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和趣味性,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能得到发展。
1.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从问题人手,引发学生的思考、探究,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让学生去思考探究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如,在上立定跳远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立定跳远的技巧,我们依次提出问题:小兔、袋鼠和青蛙它们是怎样跳的呢?同学们可以试一试你们有什么感受呢?再比较分析哪一种动物跳得沉一些.为什么会跳得远呢?手臂向前向上的摆动是不是可以帮助身体向前向上跳跃呢?
2.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材采取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心情愉悦地接受教育。如在课堂上用2分钟一3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布置场地摆放器材。事先把器材随意放在操场上,用抢占阵地、寻宝等游戏方式让学生按规定路线摆放好。这样一来学生既感到好玩又觉得刺激,远比教师依个发器材的效果好。再用5分钟一6分钟的时间,以游戏、比赛等活动为手段进一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如在游戏“抗洪救灾”中,我与学生共同创设了洪水泛滥的情境,并为各组学生提供了相应的“抗洪,,物资。至于如何“抗洪”如何“救灾”则由学生发挥想像,自由讨论,提出合理建议。在积极的思维和活动中,学生不仅身体得到了锻炼,也使头脑得到了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
3.掌握运动技能。①用5分钟一6分钟的时间,采用自发组合群体的分组自主学习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安排各种各样的练习形式和方法。②用10分钟一20分钟的时间针对学生的问题和出现的不规范动作进行讲解示范。③用6分钟一7分钟的时间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存在的問题和纠正不规范的动作。④用2分钟-3分钟的时间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⑤用1分钟一1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并尽可能地为各类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让学生运用基本的运动知识去掌握运动技能。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从改变课堂结构人手,以形式多样的游戏、情节丰富的故事激发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作为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一起玩耍并给予指导。
总之,学校体育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将它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始终,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为完成终身教育打基础,这就是新世纪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完成的重要任务。也是新世纪学校体育工作者应努力探索的新课题更新教育知识,转变教学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体育与健康相结合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为发展中心,尊重学生情感和体验,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竞争意识、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这是现代学校体育教学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阳市纪格庄初级中学26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