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
【摘要】为了能够调动后进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究,教师在教学和管理中要采取正确的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能够进行学习和探究。在教师面前学生应该是人人平等的。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探究,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信心,用教师的关心和爱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全班学生团结起来,让尖子生多去帮助后进生,形成“兵教兵”的良好班级氛围,让整个班级出现一种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促进班级学生的共同进步。同时,教师还要和家长联系,教育后进生是教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教师要多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后进生能够进步得更快。
【关键词】后进生 态度 因材施教 班级氛围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194-01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因“后进”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难以矫正而感到头痛和苦恼。教师的责任感不容许我们对此采取回避、放任的态度,因为这关系到学生的成长甚至终身发展。但应该如何有效地矫正,我们又常常为此深感困惑,因为实践证明,简单的说教或惩罚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甚至适得其反。要突破这种两难的困境,唯有运用我们的智慧,创新教育的办法。
一、教师首先要调整心态,采取正确的态度
教师要将自己高高在上的教育者的架子放下来,因为这种心态往往让我们不由自主地产生真理掌握者的优越感,居高临下地去批评、指责、教训学生。虽然看起来苦口婆心、恨铁不成钢,但学生处于被动挨批的地位,本能地有抗拒、逆反的心理。特别是有的教师情急之下,口不择言、讥讽嘲弄,毫不顾及学生感受,揭发、谴责、宣扬学生的过错,更易让学生反感,甚至顶撞。有时口头教育无效,便自然地采用体罚式教育,其实这仅仅是“罚”而已,学生害怕挨罚,可能会表面承认错误,心里却很不以为然,过后还是老样子。这些都不能真正起到矫正的作用,反而把学生推向屡教不改、破罐破摔的歧路。
教师要把学生当做朋友,和后进生能够进行沟通交流,真正地做到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后进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会明确学习目标,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改变过去不积极的学习态度。
正确的态度应是“以生为本”。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是为其终身发展到学校来打基础的,教师则是他们前进路上的领路人和奠基者,所以教师这个职业神圣、伟大。以生为本就是要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承认学生是有鲜明个性、情感丰富、可塑性很强的个体。作为长者、教育者,教师应该去关爱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对待后进生,更不能有歧视、排斥的态度,因为他们的心理往往更脆弱、自卑、孤独,呵斥和处罚可能会在他们心灵上长时间的甚至终身留下创伤。
正确的态度应是正视学生的不良习惯。后进生并非天生就是后进生,他们的不良习惯和好习惯一样,都是通过一件件小事逐渐养成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教师不能奢望学生不犯错,而应该了解、分析学生犯错的原因,并引导学生知错即改。
二、结合学生个体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矫正方法
教育不能像流水线一样生产,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学生犯错的心理诱因及外部条件等都会各不相同,教师不能快刀斩乱麻,搞一刀切。应该深入地了解情况、分析原因,结合犯错者的不同反应,选取细致有效的工作方法。一般来说,學生犯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因心理发展特点而无意中犯错;二是缺乏相应经验、认识,对目标要求、行为准则不能正确理解而犯错;三是教师对其要求过高、过急,学生达不到而犯错;四是教师的言行伤害了学生,学生故意作对、报复;五是学生缺少关爱,害怕孤独,通过犯错以引起别人的关注;六是爱表现自己,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想通过一些出格的举动引起别人的注意。教师只有深入地了解、分析学生犯错的诱因,才能有的放矢,药到病除。
三、用尊重唤醒后进生的自尊和自信
后进生的形成都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是一个个小错误没得到及时改正日积月累而来,他们身上就没有优点吗?肯定有。但他们的优点没能像缺点那样不断积累、壮大起来,而是被遮挡在不良习惯的阴影之下,难以放出光彩而被人们忽视。对于后进生,我们往往还会放大他们的缺点,甚至有认为他们“不可救药”的心理。
优点是一个人积极向上的动力,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去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优点、闪光点,并激励学生将其发扬光大,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被尊重而重拾自信。有了发扬优点的渴望,才有克服缺点的动力。
后进生往往有不良心理特点,自大而又自卑、表面强势而内心脆弱、装着满不在乎而内心敏感、口头讲义气而不善于与人相处等等。教师要针对他们复杂的心理特点,细心地关怀和正确地引导。尊重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真诚地发现和肯定他们的优点,激发他们的自尊和自信,起到“春风化雨”的效果。
四、营造团结进取的班级环境
教师一定不要小看后进生的不良习惯对班级的影响。中小学生心智还不成熟,是非观念不清,集体观念不强,一些后进生在班上有较大的影响力,会带动部分学生效仿,使不良习惯得以蔓延,进而影响整个班风。但是,也大可不必把后进生视为洪水猛兽,采取排斥、隔离的态度,甚至把他们赶走了事。要有后进生是完全可以矫正的信念。除了个别教育,还要充分依靠集体的力量,建设团结进取的班级环境,让班上的同学去关心、帮助、督促他们,传递给他们正能量,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获得改正不良习惯的动力,以良好的班风去影响、感染他们,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主动地逐步改掉不良习惯。
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后进生的心理问题往往和家庭教育有关。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往往溺爱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害怕孩子吃亏,总是顺着孩子,满足他的一切要求,这就养成了孩子的一些坏脾气。社会上的许多不良风气也对孩子造成了坏的影响。这些都会削减学校教育的效果,让学生形成双面人格,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学校与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协作,形成合力,让学生在家或是在学校,都能得到恰当有效的教育。这就需要家长和学校经常保持沟通,互相信任,协调一致,分别发挥各自的优势,给孩子营造出快乐、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