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康中
摘 要: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教学目标有更高层次的要求,物理学的教育作为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一环,将在未来受到更多的关注。在此,教师要针对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物理解题难,从解题思维和解题方法着手进行研究。
关键词:物理解题;解题思维;解题方法
初中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性的课程,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它能够推动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传统的“填鸭式”的物理教学方法,只注重教学效率的提高,缺乏对学生解题方法的系统化训练,使学生在遇到复杂的问题时找不到解题的思路,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因此,教师要重视初中物理解题方法训练,提高学生解题才能。
一、初中物理解题思维的培养
通过培养初中生的物理解题思维,一方面,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物理这门基础性规律性的学科;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不断地推进知识向能力转化。要想培养学生的物理解题思维,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要锻炼学生的多项思维能力。物理问题的解决方法不仅仅有一种,往往有多种。教师通过一题多解这种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逆向解决问题。其次,教师要加强对物理问题的分析,初中物理中有涉及了许多的抽象的公式和定理,这些定理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物理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透彻的认识公式和定理的形成过程,把抽象的知识变的具体化。再次,归纳总结解题的思维方法。在教学中要总结教学的解题的经验,引导学生对各种类型的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加强对固有知识的认识,提高解题的经验,举一反三。最后,要进行分层教学,增强学生的解题信心。很多的学生对物理问题的计算有问题,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层教学:对于那些解题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特殊的照护,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对于物理解题能力较好的同学要加以鼓励让他们多参与一些竞赛活动,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竞争意识。
二、初中物理解题的方法
(1)临界法。当物体在变化在运动过程中,时常要经过从一个状态转化为另一个状态或是从一个过程转化为另一个过程,我们通常会把变化的分界点称作零界。临界值像一条线一样联系着变化前和变化后两种状态,然而它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它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学生只有找到这个临界点才能找到变化的规律,从而求得正解。例如这样一道题:有一个大约长为1.5m的木板,让它的一端绕在轴上转动,在木板的另一端用绳子吊在天花板上使木板成水平状态,现在把一个重7.5N的小球放在轴O上,要使小球在外力F的作用下做匀速的直线运动,如果在C点恰好拉断,问F做了多大的功?已知小球大约重8N。在解答这道问题时可以先找一个临界点,这个临界点就是绳子被拉断的点。通过题容易得知小球在C点时T=5N,所有力都是平衡的则N× OC=T×OA,易证W=4J。
(2)等效法。原本复杂事物物理过程能够通过等效法变得简单化,可以把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在不改变研究对象的数据的情况下变为一个简单的问题。通过把这种方法渗透到物理问题的解决中,能够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成能力,让学生更灵活地解决困难的问题。例如将一面镜子放在天花板上,人站在S点上,有一堵较矮的墙P,通过作图确定人所在的位置S能够看到的P右方地面的范围。本题有个特点就是当你乍一看好像是一道难题,也无法下手,然而当你转化思想你就会恍然大悟。首先将人能看到的区域就是当这个区域发出的光经过平面镜后反射进入人眼的。其次,如果这个区域的光线在反射后能进入人眼,转换一下思维,也就是人眼发出的光也能进入这个区域。根据这些规律我们就能解决问题了,做出S点和P点的对称点S'和P',把S'和P、P'的边缘延长交地面于A、B两点,即可知道AB之间就是我们要求的位置。
(3)数学模型法。所谓的数学模型法就是用一系列的符号和函数关系来表示物理问题,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数学模型来表明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它具有抽象化合仿真化的特点,不仅能够节约实验的成本,而且简单易操作,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问题的本质。通过数学模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课题的性质和规律。例如有一个装满水的玻璃杯,在玻璃杯内放入一块冰,冰首先是悬浮在水面然后渐渐融化,问当冰化为水时水面的高度。这道物理问题貌似很难,学生无从下手,但是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具体的数学模型来形象化地表现这道问题,从而找出问题的答案。我们可以将玻璃杯里的水想象成不流动的沙子,在沙子的表面有一个容积为V1的坑,当水的体积大于V1时,水面就会随之上升,若小于V1时水面就会下降,当水的体积与V1相等时,水面就会保持不变。我们都知道当冰块在漂浮状态时,冰块的质量并不会改变,因此,水面并不会发生变化。
(4)假设法。所有的物理现象在条件改变后,就会产生其他的物理现象,通过假设虚拟的现象或者是其他相关的物理现象,判断事物可能的发展方向,判断推理是否正确,深入地挖掘物理原理中的真相,这就是所谓的假设思维。假设思维作为最基本的物理分析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假设法的应用原理十分简单,假设情况中的一种为真相后,推导若干步后仍无错误,并且与已知的物理条件不相违背则假设成立,否则,假设失败。在判断电路故障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假设法,我们可以利用假设法判断到底是电路的哪一段出现了问题。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陈述性的古板知识变为具体的程序性的知识,积极归纳总结各种物理题的具体解题方法,引导学生在审题、解题、思维等各个环节进行总结分析。同时,要用一套完整的初中物理解题方法来训练学生,让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当他们遇到较难的物理问题时,就能够用各种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解答问题,提高解题才能。
参考文献:
[1]冯宗耿.初中物理解题方法探究[J].中学生数理化,2012(3),
[2]蒋志龙.打开初中物理常规习题解法的“金钥匙”[J].数理化学
习,2012(6).
(江苏省响水县运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