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克化
摘 要:针对小学生解题思维的欠完善和缺陷性解题思维的存在,教师从先学、引学、悟学三个学习层面抛出思维习惯、思维方法、反悟能力的培养策略,有效地论述了塑造小学生解题思维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先学;引学;悟学;解题思维
在数学情境中,大脑通过对数量关系的解析配置,衍生出的多元或单元的带有因果等逻辑性质的思维活动途径,称为解题思维。科学家曾把大脑拟作一个未知的空间,当不同大脑读入题量因素、探清关系乃至推理演算后,模拟图上会相应显现出思维活动轨迹:有的轨迹短巧如捷径,不难说明该生解题思维敏捷,善于选取角度探索问题;而有轨迹紊乱绵长,足以说明该生解题思维混沌、要素不分等。在实际教学中,缺陷性思维轨迹一般会较明显地呈现在学生的解题状态上:如学生解题时有举笔不定、无从下手的;有下笔果断、离题千里的;有起笔顺利却陷入僵局的……这无一不说明学生的解题思维不完善。那么如何塑造小学生的解题思维,培养创新人才呢?
一、先学——一种思维习惯
数学能力的累积是逐渐建构在已有基础之上的,所以学生有条件自主先学。倡导学生先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解题思维,因为先学带来的成功感会极大地帮助学生树立起解题的自信。而且在先学的过程中,能激起学生的解题欲望,他们会奋力调动旧知,想方设法去探究解题路径,有效地促进了他们解题思维习惯的养成。
目前,大多数小学生先学意识淡薄,严重制约了解题思维的发展。但是,先学不等同于预习,而是学会、学透。如对于梯形的表面积这一课,其预习目标为:①了解梯形的表面积公式,②尝试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而先学目标为:①用多种方法推导梯形表面积公式,②会自觉使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③会提出质疑并敢于探究。很显然,预习目标停留在较浅的学习层面上,生搬硬套,过分依赖教师在课堂上的“深加工”,学生的解题思维处于被动状态,很容易养成不良的怠学习惯。
先学分为小组先学和个人先学。小组状态下的先学,凝聚了最强的学习元素,按照6人或4人分组,明确学习目标后,立即投入先学过程,“先吃饱的”帮助“没吃饱的”“吃得慢的”请教“吃得快的”“吃饱了又饿了的”再接着吃,既独立又合作,既扬长又补短。这个“吃”、消化、吸收的过程可以充分帮助学生养成主动的解题思维习惯,对于训练和完善学生的解题思维是无可厚非的。
二、引学——一种思维方法
光靠学生先学,其解题思维是很难冲到高水平的,这还需要教师的点石成金。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提出了一个解题结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笔者认为使学生能正确解题的关键是“分析题意”。在平时练习中,许多学生拿到题目以后只是粗略地读一下,然后就下笔解答了,其结论往往是错误的。为了避免此类现象再次发生,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在拿到题目后,应多读读题,多说说条件和问题、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当然,刚开始时会有些困难,但教师可以采用一题多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从而启发学生抓住问题的实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从根本上掌握解题的思维方法。
题意分析清楚了,解答起来就会很容易。那么,题目解答完毕,到底我们的解法对不对、好不好呢?这时候,“回顾解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回顾解法”可以帮助我们证实解法是否正确、有效,过程是否简捷。例如:师生共有42人去秋游,坐大船每船限乘4人,小船每船限乘3人。坐大船每条6元,小船每条5元。你准备怎样租船?学生一般有如下解法:①42÷4=10(条)……2(人),11×6=66(元)。答:全坐大船一共需要11条,共66元。②42÷3=14(条),14×5=70(元)。答:全坐小船一共需要14条,共70元。③42÷(4+3)=6(次),5×6+6×6=66(元)。答:大船小船同时坐需6次,共66元。教师先带领学生逐个回顾:每种解法都是正确的、有效的。接着,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哪种租法最省钱?还有更省钱的租法吗?”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会发现,解法①可以更省钱,只要租10条大船,1条小船就行了,(或者是租9条大船,2条小船)。
有些题的解答过程比较烦琐,学生容易出错,在他们解答完成后,教师应让他们说出每步算式的意义,这能帮助他们检验解答是否符合题意。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这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法,从而提高解题思维能力。
三、悟学——一种思维反刍
思维是人类最高级的活动。但小学生的思维活动还位于初级阶段,特别是解题思维初具雏形,处于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机,我们的确需要一种手段来监测和提升思维活动质量,这种手段就是悟学。
让小学生去悟什么?就悟解题的成功妙处与失误错处。是什么样的思维引导学生解题成功,要立以榜样、体悟发扬,是什么样的思维让学生误入歧路导致解题失败,要举一反三、常思矫正,悟学的过程就是思维深度反思的过程,是提升和完善解题思维的过程。所以,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外,还要在悟学上下一番功夫。
笔者是这样实施悟学手段的:小组成员人手一AB本,A面记录小组其他成员值得学习的解题成功案例,详细记述解题策略与步骤,写出自己所受的启发;B面则录入自己或帮扶对象的典型错例,并分析所错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及措施,用红笔留出错题再解专栏。每天提醒学生自己琢磨反思,在周五集中举行5分钟~10分钟的悟学小组座谈会,对自己的错例进行自悟,针对他人成功或失败之处进行互悟,对共有性的典型案例进行共悟,“终极展示”环节就是让他们告别错题,树立新解题思维的擂台。悟学的目的是为了二次解题的正确,让学生自信地在悟中学、学中悟。悟学在大幅降低二次错误率的同时,很及时地纠正了缺陷性解题思维,为学生解题思维的养成提供了巨大的冲力。
让学生先学,养成一种思维习惯;让教师重点精心引学,使学生掌握思维方法;让学生悟学,形成一种思维反刍。这样,学生的解题思维一定会得到长足的发展,成为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丁家永.小学教学心理与教学设计[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1.
[2]贾连梅.小学数学解题策略应用举隅[J].内蒙古教育,2009(6).
(江苏省邳州市华山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