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协同创新共生模式研究

2014-04-29 23:42张清辉李敏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4年4期
关键词:共生理论协同创新生命周期

张清辉 李敏

[摘 要]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研究创新以及基于共生理论研究创新已比较成熟,但是同时基于两者视角下协同创新的研究目前比较少。本文从企业角度出发,运用生物学中的共生理论研究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企业协同创新所选择的不同模式,以期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在特定时期选择适合其发展的协同创新模式,使企业发展得更平稳。

[关键词] 生命周期; 协同创新; 共生理论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4. 055

[中图分类号] F2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4- 0106- 02

1 协同创新理论演绎及简评

协同(synergy)概念是1965年由Ansoff在其《Corporate Strategy》一书中首次提出,主要是指在資源共享的基础上,两个企业之间共生互长的关系,并指出企业协同的核心是价值的创造,由此必须高度重视公司之间的协同。1971年,德国学者Haken在系统论中最早提出了协同的概念,指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及集体行为,结果是产生了1 + 1 > 2的协同效应。迈克尔·波特(1985,1987)认为协同带来竞争使得企业在多元化的公司通过分享优势和资源的转移和能力。熊彼特(J.Schumpeter)于1912年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概念。自从Schumpter提出创新理论以后,许多学者沿着他的思路重构经济理论,创新研究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美国学者Nelson和Winter在生物进化理论的启示和借鉴下,创立了创新的演化经济理论。 Freeman和Lundvall等学者开创了以国家创新系统为代表的第三代技术创新理论。 21世纪以来,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逐渐形成,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产业创新之间建立网络联结的观点得到了广泛赞同,涌现出大量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结构、目标、合作各方的组织特征、合作意愿、绩效评价的研究。2003年美国学者Chesbrough提出了“开放式创新”概念[1],Etzkowita所著的《三重螺旋》更指出产学研合作是大学除了教学和研究之外的“第三使命”(the third mission),“大学—产业—政府”三方在发挥各自独特作用的同时加强多重互动,是提高国家创新系统整体绩效的重要条件[2]。

我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2年国家经贸委、教育部和中科院联合组织实施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近年来,我国的理论工作者已逐渐认识到,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并非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各个创新主体的能力要素的简单叠加,需要各类互补性要素之间的协同及其整合。其中,郭晓川完成的“大学—企业合作技术创新行为的实证研究”、柳卸林的“中国技术创新系统”、鲁若愚的“企业大学合作创新的机理研究”、佟晶石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的历史与实践分析”、王成军的“三重螺旋:官产学伙伴关系研究”、郭斌的“知识经济下产学合作的模式、机制与绩效评价”等,是国内产学研协同创新思想的雏形。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为了落实胡锦涛同志的指示,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启动实施2011计划。

2 共生理论演绎及简评

“共生”一词的概念源于生物学,指动植物互相利用对方的特性和自己的特性一同生活相依为命的现象。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Anton.De.Bary)于1879年首次提出共生概念:共生是不同生物密切地生活在一起(living together)[3],之后范明特(Famin-tsim,1835-1918)、保罗·布克纳(Prototaxis,1886-1969)对此发展完善,得出共生是不同种属按某种物质联系生活在一起,形成共同生存、协同进化或者抑制的关系(Ahmadjian,1986)[4]。共生现象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领域,美国生物学家马格里斯于1970年运用共生学说研究了细胞体,波士顿大学的生物学家林恩·马古利斯于1960年第一次提出共生进化理论,并于1981研究了共生在细胞进化中的作用。美国生物学家爱德华·欧·威尔逊在1990年提出自然生物之间的寄生、偏利共生及互利共生关系。在国内,袁纯清于1998年首次完整地运用共生方法,从经济学的角度较为系统地表述了共生理论,并将其引入我国小型经济的研究,2002年又引出了金融共生理论概念;吴飞驰于2002年出版了《企业的共生理论》,全面地研究了企业的共生现象。

在共生关系的三要素中,共生单元是基础,共生环境是重要的外部条件,共生模式是关键。共生模式重要是因为它不仅反映和确定共生单元之间的生产和交换关系,而且反映和决定共生单元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或贡献,同时它反映和确定共生关系对共生单元和共生环境的作用。共生组织模式从共生行为方式看,包括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共生模式从组织方式看,分为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共生。

现有关于共生理论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学者们广泛地应用共生理论三要素分析哲学领域、社会科学等领域中的问题。目前共生理论研究较多的是企业的共生问题。共生系统内企业之间在共同利益和各自利益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学习来增加彼此间的竞争能力,加速了彼此能力的成长。在企业共生群落内,信息沟通的快捷性使先进经验、技术的外溢速度不断加快,信息和技术的外溢可以使企业层面的创新和进步能够非常容易上升到产业层面的创新和进步,从而促进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结构的升级。

3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演绎及简评

马森·海尔瑞(Mason Haire,1959)首先提出了可以用生物学中的“生命周期”观点来看待企业,认为企业的发展也符合生物学中的成长曲线。20世纪50年代,他应用生物学中的“生命周期”观点来研究企业问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学者们对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比前一阶段更为深入,对企业生命周期的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有哥德纳和斯坦梅茨。在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学者们在对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纷纷提出了一些企业成长模型,开始注重用模型来研究企业的生命周期,主要代表人物有:邱吉尔、刘易斯、葛雷纳以及伊查克·爱迪思。在西方学者对企业生命周期研究的基础上,我国学者对此又进行了修正和改进,主要代表人物有陈佳贵和李业。

现有关于生命周期的理论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应用于产业集群核心能力的分析、企业环境、企业文化等方面。如同人和其他生物一样,企业都有其生命周期,都有产生、成长、成熟和衰亡的过程。企业生命周期理论重视企业不断变化的演进过程,分析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规律性特征和导致不同阶段递进演变的内在因素。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会趋于一致。对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判断的依据,具体阶段数的划分,生命周期形成的内在机理,以及蜕变战略的时机选择和策略的具体内容等,都会逐渐达成一致认识。

4 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协同创新共生模式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表明,任何一个企业都有一个从生到死、由盛转衰的过程。企业从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开始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直到依法破产、被接管、被收购或其他原因而灭亡为止的一段时期可以称为企业的一个生命周期。本文选用4阶段模型,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萌芽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

4.1 萌芽阶段时期的协同创新共生模式

处于这一时期的企业,由于资金、人员、设备、技术等创新资源缺乏;创新管理能力差;研发、制造与营销能力不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不稳定,生产成本较高,尚未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面临较大的风险是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研发能力很强的高校带动,使其摆脱生存困境。这时企业可以选择点共生模式,寄生的共生行为。有利于企业在短期内形成自己的产品,迅速提高生产能力。企业通过购买技术,技术引进实现技术创新而获得市场效益,最终推动企业尽快进入快速成长期。

4.2 成长阶段时期的协同创新共生模式

企业进入成长阶段意味着企业将面对着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企业的专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经营风险不断降低,企业最重要的任务是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企业已经具备了基础性的核心竞争力,可以承担一定的技术风险,在这个阶段企业与高校协同发展,建立企业自己的营销渠道,建立企业长期发展目标,进入大规模发展期。因此企业可以选择间歇共生模式,偏利共生的共生行为。企业将自认为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委托学术部门代为研究,提供研发经费以获得所需,从而使得核心竞争力得到快速增长,推动了企业顺利进入成熟期。

4.3 成熟阶段时期的协同创新共生模式

在这一时期,企业的发展速度有所放慢,处于稳定状态,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各种能力也都处于鼎盛时期,这个阶段企业根据自身的优劣势自主选择高校与其合作,使其继续发展。因此企业可以选择连续共生模式,互惠共生的共生行为。

4.4 衰退阶段时期的协同创新共生模式

当企业步入衰退阶段时,市场占有率下降,企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但由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刚性,使企业缺乏创新精神和活力,不能迅速适应市场的变化,因此在这个阶段企业根据自身的优劣势选择高校,开发新的产品,是企业从专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迅速摆脱困境,走出危机,延长企业生命。企业可以选择寄生、点共生、偏利共生从而使企业迅速发生蜕变和规避衰退的风险。

主要参考文献

[1] H Chesbrough. Open Innovation: The New Impe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or Technology[M]. Cambridge,MA: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3.

[2] H Etzkowita. The Triple Helix: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Innovation in action[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8.

[3] A E Douglas.Symbiotic Interaction[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1-11.

[4] V Ahmdajina. Symbiosis: an Introduction to Biological Association[M].Englana: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1986.

猜你喜欢
共生理论协同创新生命周期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企业生命周期及其管理
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互动机理探究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基于共生视角的财务战略拓展及实践路径研究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