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龙
文言实词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汉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实词的解释少则一两种,多则数十种。对于刚刚接触文言文的中学生来说,如果要求他们把许多实词的十多种常用解释牢记于心,这无疑是不现实的。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老师们一般都会讲解文言实词义项的推断方法。本文对文言实词义项推断的众多方法中的字形推断法进行详解。
中国汉字的造字方法,给我们提供了字形推断的直接理论基础。汉字的造字方法公认的有六种,称为“六书”。它基本上是建立在小篆的基础上的,虽然不够完善,但对于大多数汉字特别是古文字,还是能够予以说明的。“六书”是古人解释说明汉字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的六种条例。“六书”之称,最早出现于《周礼·地官·保氏》。后世学者定名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东汉学者许慎对古文字构成规则进行了概括和归纳。许慎在《说文解字》给“六书”下的定义是:象形者,画成其事,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中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掌握的一般是最基本的四种造字方法,也就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下面根据这四种最基本的造字方法,结合江苏省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进行逐个分析。
一、象形字
所谓“象形字”,即依照物体的外貌特征来描绘出字形。如:“旦”,根据其小篆体字的外形可以看出:此字像太阳刚刚从地面升起的样子。所以,此字的本义是天刚刚亮,破晓,夜刚尽日初出之时的意思。例句: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这句话中的“旦”,便是使用的“旦”字的本意,可以根据此象形字的外形明显特征推断出是早上的意思。
二、指事字
所谓“指事字”,即是指表现抽象事情的方法。大多数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减少笔画或符号。如:“本”,根据其小篆体字的外形可以看出:此字像在“木”的下面加上一横,是为了指明树根之所在。所以,此字的本义是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的意思。例句: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书》)。这句话中的“本”,便是使用的“本”字的本意,可以根据此指事字的外形明显特征推断出是草木的根或茎干的意思。
三、会意字
所谓“会意字”,即是指将两个字根组合起来,使之衍生出新的含义。如:“步”,根据其小篆体字的外形可以看出:此字像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叠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所以,此字的本义是行走的意思。例句:与樊哙、夏侯婴、靳疆、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鸿门宴》)。这句话中的“步”,便是使用的“步”字的本意,可以根据此会意字的外形明显特征推断出是行走的意思。
四、形声字
所谓“形声字”,即是指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如:“赋”,这个形声字是从贝,武声。由其小篆体字的形旁“贝”,可以推断出其的本意与财物,进而告诉学生是征收的意思。例句: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捕蛇者说》)。这句话中的“赋”,便是使用的“赋”字的本意,可以根据此形声字的形旁明显特征推断出是赋税的意思。
形声字在汉字中占的比例超过百分之八十,其形旁为我们推断文言实词的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却匈奴七百余里(《过秦论》)”一句中“却”的意义探求。“却”的形旁为“卩”,像人下跪的样子,即腿骨节屈曲的样子。不难推测,与其所关联的义项应是“退却”的意思。
总之,文言实词在中学文言文学习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文言实词的义项应该理解性记忆。汉字的起源特点,决定了我们一般可以通过字形对文言实词的义项进行推断。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让学生适当了解一些字本身的结构特征,对于文言实词的理解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方法仅仅是方法,如果没有一定量的文言实词词义积累,任何方法都是钻冰取火。因此,要想学好文言文,还必须注重点点滴滴的积累。
(江苏省如皋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