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艺术学校声乐课教学探究

2014-04-29 00:44王鹏
大观 2014年4期
关键词:歌唱技巧

王鹏

摘要:中职学校的音乐教学中,声乐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职学生入学时基本上是“一张白纸”,有的学习过一点发声方法,有的甚至张不开嘴摸不着调。如何从实际出发来培养学生的知识水平、演唱技巧,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是摆在我们中等专业学校声乐教师面前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中等艺术学校;声乐课教学;歌唱技巧

一、分析学生现状,确定分层目标

中职学生初进校门文化成绩相对薄弱,音乐、舞蹈上的艺术素养知识能力也各有差异。通过三年的学习,引导学生沿着“乐学→学会→会学—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生动活泼。在教学目标上,把“发展”列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分析学生状况和各自差异,在原有基础上传授知识、发展智能,激发潜能,强化发展。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和今后的职业预期,对学生提出声乐技能各个不同层次的训练目标。

二、优化整合教材,确定教学内容

首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根据培养目标,适当增加或删减已有教材内容,使教材内容更符合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强化从事职业训练,掌握声乐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声乐的基本技能,适当增加声乐教学理论和音乐教学方法的内容,组合训练时注意音乐种类的丰富多样,声乐技能技巧难度适中,达到学以致用的基本目标。因此,选择教材可增加难度,注重广度和精度。教材选择向技术化、专业化靠近。其次,教材选择上确保声乐知识的准确性、严格性和系统性。内容设计上应以“声乐理论、声乐表现和实际运用能力”三个层面的内容作为课程基础。在训练中遵循从气息----控制----音准,从单一到组合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一年级以声乐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础训练为主,二年级以声乐表现为主要教学内容,三年级以声乐知识、音乐教学法为重点,以适应学生纵向发展的需要。

三、从中职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构建多元化的声乐授课体系

声乐教学老师应从教育对象的实际特点出发,遵循学生身心成长的自然规律,根据学生不同年龄和知识接受能力的实际情况,通过构建多元化的声乐授课体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声乐课程的开设形式要尽力做到多元化,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可以把当前流行的小组课和以前通行的个别课进行融合。声乐教学采用小组课的目的是能让学生观察到教师进行的个别辅导过程,这样学生可以了解教师是如何对不同学生进行指导的,从老师的指导过程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不足,然后采用有效的办法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尽最大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通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的直接教育或间接观察,学生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综合声乐素质。第二,需要把声乐基础理论课和声乐艺术实践表演课融合,做到多头并进。有的声乐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演唱技巧,但对系统的声乐理论知识的教学却忽视了。教师要建立起完整科学的,并且有层次感的系统的声乐理论知识体系来指导学生的声乐专业学习,把基本的声乐基础理论课和声乐艺术实践表演课融合。

四、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能力,审美观和审美意识

“用头脑去唱歌”,这种思维过程揭示发声本质的运动规律。美好、丰满的声音和富于艺术感染力的演唱,是演唱者外部的表现,是教师通过正确思想的引导,身体各发声器官协调配合,正确用力的结果。教师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主次矛盾、情绪与理智、技术与艺术之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能力。

民族声乐唱法的学生在演唱创作歌曲时,声音是比较贯通明亮的,但演唱风格较浓的地方歌曲时,往往声音靠前,甜美的声音反而变成“挤”出的声音,使声音“虚”没有了穿透力。解决这种问题我采用以下五种措施:(1)要让学生明白“挤”的错误和危害性;(2)让学生“想”感觉,不要刻意“听”自己的声音,因为嘴和耳很近,声音不进头腔,很容易产生错觉;(3)多上台演出,积累实战经验;(4)录音,听自己演唱,客观的判断自己发出的声音是否是想象中的效果;(5)多听中外歌唱家的录音,提高学生辨别正误的听觉能力。总之,要让学生从思想上明确他们的声音观念上的问题,逐步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从而达到声情并茂的演唱效果。

五、教学方法灵活,能激发兴趣,用心感悟、积极体验

声乐课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例如,让学生用多媒体观看歌唱名家的教学、专家声乐的讲座,进行专题教学以集体课的方式,小组教学或者和个别小组教学指导小组学习等。在学习当中,老师要把类容形象化的讲解、深入化,深入做到浅出,让学生最大化掌握技巧。成功的收获都能够给自己带来喜悦和信心,在开始学习声乐,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树立“我能一定学好”的信心。学习时要充满信心去演唱。也许在歌曲各种类型的中,劲爆音乐对于同学们诱惑性更高,喜欢去唱他们最喜欢的劲爆歌曲。老师要会学着引导,上课的时候适当渗透和穿插一些技巧和教学资料,指出原生态、古典、复古、美声等唱法各种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避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走弯路。

声乐学习运用技巧重在去找到感觉,教师首先要运用科学的方式去示范演唱,形象运用和易懂的语言传递给学生,让他们最大化去歌唱中来感悟奥秘所在。在学唱的时候,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技巧的运用要全神贯注。学会同时让她们用原作去聆听,观看视频演唱,多体验多比较。提示学生要把握关键点,提醒他们及时养成写下学习心得的好习惯,把这种想法写出来才便于找到感觉更快。有些体会反复体验一般才能找到,只有抓住这种感觉用心去分析,才会比较理想的达到演唱状态。

六、声乐学习中歌唱技巧训练

第一,气息。常用的气息训练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惊讶抽泣练习。此方式难度较高,练习者要保持自然放松的状态,同时进行夸张而又迅速的吸气动作。此时两肋迅速扩张,横隔稍微下沉,气息迅速上下游走;二是“狗喘气”式训练。此方式难度相对较低,其训练的重点在于“吸”。要求练习者身体呈放松状态,在胸廓吸满空气的同时利用腹肌和横隔肌匀速短促地呼气。训练时,歌唱者要特别注意气息的稳定和弹性,吸时有力,呼时自然,这样方能收到理想的效果。第二,语言。声乐艺术是对语言要求较高的美学形式,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一是细化声母练习,将南北地区最易混淆的h、f等声母加入到唱声中去,反复矫正不良发音;二是强化韵母练习,韵母是实现汉语发音字正腔圆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韵母发音时的口腔状态进行指导,从而确保学生能够发出饱满、圆润的字腹。第三,共鸣。共鸣在声乐演唱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扩大人声的音量,创造出音响效果。二是放大音色优势,美化歌者的声音。如何实现共鸣呢?一是注意腔体打开程度,腔体的开合程度直接关系到共鸣效果。声乐学习者要把握住共鸣腔体的形态,塑造风格适当的共鸣。二是维持良好的情绪。情绪是否稳定关乎到能否发出持续稳定、声区统一的声音。歌唱者要多进行公开演唱、多尝试不同情感表现的声乐作品,逐渐培养自己控制情绪、稳定情绪的能力,防止因情绪不稳定而出现的共鸣破音,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共鸣的效用。

【参考文献】

[1]孙辉.浅谈声乐教学中的教与学[J].中州大

学学报,2010(05)

[2]潘春荣.中等艺术学校声乐教学改革思考[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0(02)

猜你喜欢
歌唱技巧
刍议声乐演唱中的声与情
舞台演唱的准备工作
解析《那就是我》的歌唱技巧与艺术风格
浅谈歌唱技巧
论声乐表演艺术的再创造
音乐教育体系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
感悟作曲家王志信先生的音乐表现及艺术处理
歌唱技巧和情感表现在声乐艺术中的有效融合
论歌唱表演中紧张心理的克服策略
“歌唱技巧”和“情感表现”在声乐艺术中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