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教育内容融入环境中,使受教育者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达到教育目的。高校为了提升教育绩效,实现预期教育目标,应该将隐性教育因素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分析隐性教育的内涵,进而分析探讨隐性教育因素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价值作用及价值实现路径,以期能够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 隐性教育 德育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Value of Recessive Education in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LIU Haiyan
(Department of Marxism,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yang, He'nan 464000)
Abstract Implici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at educators via a certain way to integrate educational content into the environment, make educated affected by subtle, so as to achieve the aims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education in order to enhance performance and achieve the expected goals of education should be hidden factors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ory classes. This article is in this context,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implicit education and further analyzes the role and value of the hidden value of educational factor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path, in order to be able to promo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lasses in developments in the benefit.
Key words implicit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教育内容融入环境中,使受教育者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其提出是针对显性教育而言的,所谓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充分利用各种公开手段、公开场所,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本文拟在隐性教育理论基础上,探讨隐性教育因素在高校思政理论课中的价值作用及其实现路径,以期提高思政理论課的实效性。
1 隐性教育的内涵
隐性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隐蔽的、潜藏的、间接的方式,有意识地引导被教育者,使之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我国古人很早就重视“潜移默化”式的教育,如战国时期“孟母三迁”的历史故事,就是从环境熏陶的角度肯定了隐性教育的合理价值。作为一个专门术语,“隐性教育”这个概念发端于1968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P·W Jackson)在其专著《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s)一书中关于学校“潜在课程”(Hidden curriculum)以及1970年美国学者N·V奥渥勒提出的“隐蔽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的研究。之后,又出现了“隐性德育”的概念,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了对隐性教育的探讨和研究。
隐性教育的提出及其发展乃是教育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超越了传统的单纯的线性灌输模式,“直来直去”的方式极大地影响了教育的效果,隐性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将教育视为一个系统,充分挖掘与运用“潜移默化”的隐性因素以促进教育效果的提高。整个教育系统的基本范畴包括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层次等基本因素,其基本意涵也与这些范畴密切相关。所谓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由此,我们也不难发现,系统具有几个基本特征: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倚赖;由于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使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特定的功能。就其功能定位而言,系统效应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正效应”,这种效应表示系统效应大于各要素效应之和,即SE>AE+BE+CE+ ……其中AE、BE、CE、等分别表示要素A、B、C等的效应。二是“0效应”,这种效应表示系统效应刚好等于各要素效应之和,即 SE=AE+BE+CE+ ……三是“负效应”,这种效应表示系统效应小于各要素效应之和,即SE 2 隐性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价值
2.1 社会控制的价值
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呈现出一种看似非常受宠,实则面临“边缘化”和“缺失化”的尴尬,这其中作为面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者应当在全面深刻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新的环境、形势、情况、问题的前提下,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形成一种良性有序和谐互动的关系,从而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心理状态等方面走上正确积极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一项非常重要的目标,即学生价值观的塑造,这是一条影响学生生活和发展道路的选择,而且从整个国家意识形态层面而言,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将主流价值观植入人心。隐性教育在发挥社会控制的价值职能时,具有十足的不易觉察性特点,它通过思想政治课等学科教材中隐含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知识信息以及学校人际关系、教师行为和人格、优美的校园环境、同辈文化和校风、学风等陶冶学生的人格,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共同的社会规范、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成为社会所认同的成员,以维持社会运行机制和延续社会关系结构,从而达到社会控制的价值目的。
2.2 个体发展的价值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其次,人的全面发展还包括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因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不仅仅决定着人的本质,也决定着人的发展。再次,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的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在1957年毛泽东同志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中就明确提出了促进人的德、智、体等素质全面发展的思想,要教育全国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人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乃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所以有必要通过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人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等,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利用隐性教育因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精心创设和完善各教学环节,能激发受教育主体高尚道德养成意识的环境氛围,将道德蕴涵和教育意志渗透在其中,利用环境来引导、感染人的行为习惯,用反复的教育,反复的渗透暗示大学生什么行为是道德的,什么行为是不道德的,引导受教育主体在实际生活中用理性思维分辨是非。大学生往往在从众心理、群体教育、无意识、情景效应中产生一定的行为压力和动力,自觉规范约束自己,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以促进大学生个体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
2.3 情感教育的价值
大学生的健康成長,离不开丰富的情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队伍,在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应当以情感为导向,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产生于不断的沟通和交流,因为只有彼此通过不断的信息传递形成彼此理解的良好状态,才能真正相信对方。作为辅导员,要积极通过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理解并帮助他们,学生才会与辅导员建立牢固的信任关系。同时,辅导员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还能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看法,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可以做到求同存异、集思广益,尊重大多数学生的意见和看法,这样有利于形成一个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集体,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教育活动说到底,是一种情感教育。它不仅关注于受教育者知识的获取,更关注其情感的培养,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其情感活动也非常丰富,伴随着教育过程中的成功、挫折和失败的经历,学生也会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而这种情感体验,有助于他们美化心灵,改善心态,从而树立高尚的情操和价值观,有利于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
2.4 动力自律的价值
在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相关课程与活动并没有兴趣,往往是出于“学分”的压力而采取一些敷衍塞责的应付办法,甚至一些教师和管理者也不过是为了完成教学和工作任务。换句话说,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要宣扬的目标,需要实现的教育目的,在本质上并没有真正深入和内化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中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利用隐性教育各种情景中的教育因素,创设教育情境和教学互动对受教育者进行感化和熏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化为受教育者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自我道德训练,并成为其内在品质。
3 隐性教育因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价值实现
3.1 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隐性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对于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也具有高度重要性。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在满足自身安全和生理等基本需求的基础之上,对于精神层面的自我实现也有着追求。即使一个人的一生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行业,但是他的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也与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因此,学习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识理论和技巧,不仅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从另外的视角看待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品位,从更为广泛的意义而言,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通识教育,从战略层面加以重视,对于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的优秀的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因此,国家、社会、高等学校以及学生个人都应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全面互动,通力合作,形成合力,促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的良性发展。
3.2 加强高校隐性教育资源的整合与运用
思想政治工作要解决的是广大公民现在具有的但是可能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一致的思想政治理念的问题,但是在如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上,往往存在两种不同的思路,一种是从社会到个体,注重从社会规范出发来要求个人,本质上是社会规范的个体化,还有一种是从个体到社会,注重从个人发展和成长成才的实际出发来培养学生,使学生接受和内化社会规范。相比较而言,笔者认为从个体到社会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应该注重解决公民和个人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思想方面、政治方面和法律方面的困惑与难题,进而引导公民超越自我,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完成公民由自在的自我角色向合格的社会成员转化。由此而言,创造良好的隐性教育条件,开发隐性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由个人向社会的外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3.3 创造良好的校园隐性德育环境
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场所,它反映着大学的文化与精神。校园文化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它生长、发展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内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物质环境积淀着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承载着大学精神,具有丰富的隐性教育因素。校园物质环境能够以其直观性和超语言性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情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无意识间体验大学的凝重与渊博,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存在于课堂,也实实在在地围绕在学生周围,使得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与认识水平。
3.4 科学把握并运用网络媒体环境
隐性教育必须对当前处于网络媒体时代这一现象给予高度重视,尤其是学生群体很大部分是通过网络接收新闻和信息,网络对于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为了促进隐性教育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加以重视。一是要优化校园与网络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绿色、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通过环境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的价值观。二是适当上网,合理利用网络,不要过分依赖网络,学会分辨网络提供的各种资源,辩证地看待网络媒体。更重要的是要回归现实、自然,在现实生活中锻炼、提高自己,形成自己的正确的价值观。三是完善网络监督机制,及时关闭一些不健康的网站,开通更多的对学生价值观有正确引导作用的健康网站。但是,网络不应该一味地采取屏蔽信息的方式来限制学生的言论,而是应该在开放、讨论中对这些言论进行正确的引导。
基金项目:信阳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基金项目:高校隐性德育探析(XSQ2011083)资助
参考文献
[1] 王浩.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隐性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6(1):55-57.
[2] 刘海燕.论校园文化的隐性德育效能[J].纺织教育,2006(1):28-31.
[2 徐安鑫,何义圣.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J].求实,2008(2):85-88.
[3] 郭小香.美国隐性教育的实施路径及其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10(12):185-187.
[4] 吴远,董昕.隐性教育: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路径[J].理论探讨,2013(1):57-59.
[5] 李贵.论隐性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性和必要性[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28(3):57-62.
[6] 刘海燕.高校隐性德育探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7.
[7] 金绪泽,王瑞月.人性化德育及实现路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14):17-18.
[8] 陳东明.高校德育隐性课程建设的管理规范和激励机制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6(12):61-62.
[9] 林宁.探析高校实施隐性德育的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7(8):82-84.
[10] 陈玉华.高校辅导员隐性德育资源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1(3): 57-60.
[11] 魏飒.从大学文化建设层面探析隐性德育效能[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3.13(4):38-39.
[12] 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