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2014-04-29 00:44:03郭萍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4年11期
关键词:独立自主和平

郭萍

【教学课题】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5课,主要讲述了新中国建国初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50年代,随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地提出,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并以一个大国的身份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955年的亚非会议,为新中国的外交开拓了广阔前景。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新中国的成立我国的外交事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外交事业所取得的成就是通过党和政府的努力,克服一个个阻力而获得的,周恩来总理展示出了卓越的外交才能。本课和16课同属于一个学习主题------“建国以来我国外交事业的成就”,学习15课,对于理解认识今天我国的外交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分析】

我校是一所乡镇学校,学校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一般,许多学生为留守儿童,在课余查阅资料的途径较少,大部分学生主要靠课本获取历史知识,这就要求我在教学中,注意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教学潜力。给学生更多的历史背景资料,可以通过图片、音乐、视频再现历史,形成浓厚的历史氛围,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本课所讲述的是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距离现在的学生年代久远,学习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八年级学生在经过快两年的历史学科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这为我在教学上提供了较大的空间。除此之外,八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我在本课教学中力求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出当时的历史情境,通过丰富的图片、视频资料,尽可能的给学生展示出当时的时代背景,让学生感悟历史变化的过程,采用学习小组的方法,力求让学生在探究和感悟中学会学习,并在教学中要注重课堂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概括周恩来在建国初的外交成就。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学完成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阅读、自学、知识概括和归纳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探究精神、表达能力;通过激励引导,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和中国的现实,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新中国外交的成就,激发爱国热情;通过感受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领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及其对处理国与国、人与人关系的重要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

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万隆会议”(处理方法:播放视频营造情境,使学生在探究、体验和感悟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难点:建国初期国内外的复杂形势与“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处理方法:播放视频,出示“周恩来总理讲话”的材料,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

【教法、学法设计】

教法:

1.依据新课程标准,采用情境教学,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激励性自主学习的氛围。

2.通过启发式教学、问题教学、讲述、比较、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建国初期我国外交事业的成就。

3.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析、探究,增强历史的思维能力。

学法:

1.课前自主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导学案自主预习部分,小组课前明确。有条件的同学上网收集有关建国初期周恩来外交风采的图片、文字材料,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

2.通过阅读分析图片、视频、文字资料,逐步培养解读、分析材料的能力;通过学习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使学生能够回顾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史,逐步培养运用比较方法分析历史问题能力。

3.通过视频、图片、文字资料进行自主分析,小组合作中能认识建国初期我国外交事业的成就,完成本科内容。

【教学过程】

<导入>

温故知新:出示近代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近代史上中国政府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内容,讨论分析认识近代中国外交充满屈辱和失败,从条约的签订上看体现出不独立和无自主权,从条约的内容上看体现出不平等。,教师:旧中国的外交情况是怎样的?

让学生请用几个词概括近代中国的外交的特征?(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展示目标:(1)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政策;(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3)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4)概括周恩来在建国初的外交成就。

(学生齐读;教师以红色字体标出本课重点,并以提问的形式予以强调。)

自学检测:明确第15课《导学案》 “自主预习”疑难部分,时间2分钟。(内容见《导学案》)

<讲授新课>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国际外交形势

出示材料:在中国解放战争期间,国际上正在出现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尖锐对立的局面。美国站在了中国人民的对立面,支持国民党打内战。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而苏联则对中国的民族和民主革命长期给予了同情和支持。

学生思考: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面临怎样的国际环境呢?学生学习后分析得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敌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独立的亚非拉国家需要相互的支持与合作(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认识)

2、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

出示圖片(开国大典),屏幕显示:“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的引文”。(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设问: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新中国的领导人采取的外交政策是什么?(新中国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关键词:独立、自主、和平)

全班明确: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的外交形象彻底转变,开始以独立自主的全新形象面对世界。

猜你喜欢
独立自主和平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07:20
博弈·和平
特别文摘(2016年18期)2016-09-26 16:42:36
李嘉诚:香港没资格“独立”
环球时报(2016-03-18)2016-03-18 09:08:57
西班牙宪法法院判加泰罗尼亚“独立”违宪
环球时报(2015-12-03)2015-12-03 08:27:05
期盼和平
环球时报(2015-04-13)2015-04-13 18:18:19
Five Hundred Times五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