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现状及策略初探

2014-04-29 11:48项维芳
江苏教育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橙汁课桌问题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发现问题”了,才会“提出问题”。然而,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来看,我们教师缺乏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没有给学生提供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1.缺乏意识,观念淡薄。在中国大的教育环境下,“中国学生的知识技能高于外国的学生,但创新意识不足。”这一现状有目共睹,教师也知道自己的学生不会自己发现问题,不会自己提出问题,越是高年级,学生就越容易变成学习的机器,没有发现问题的意识,更没有发现问题的习惯,当然就谈不上发现问题的能力了。有许多数学教师认为:学生能否顺利地解答试卷上的习题是自己的教学目标,至于培养学生的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与自己没有多少关系,即使自己不去完成这个任务也没关系,因为无法对该能力的培养结果进行考核。久而久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就成为口号。

2.方法不对,效益甚微。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自己如何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和解决,而给予学生主动提问的机会很少,甚至没有。“你还有什么疑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这几句话几乎成了现在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口头禅”,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应该提什么问题,老师等待一两分钟后就草草收场。这样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效果可想而知。

3.氛围不浓,兴趣平淡。有些学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一个教师一般要兼顾多个班级,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无暇顾及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培养,即使有个别学生提出了有挖掘价值、有思考空间的问题,或是因为教师主观方面的知识储备不够,或是因为怕耽误课堂教学进度,总是被无情地“打压”了。久而久之,学生就缺乏“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和氛围,甚至孩子们童年时代最起码的“好奇心”都在逐渐缺失。使得整个班级学生“发现问题”的氛围不浓,造成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

这些现象无形中给了我们广大数学教师一些启示: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奠定良好素养的基础呢?可以重视以下几条途径: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想问”

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是特别强烈的,在低年级表现尤为突出。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年龄越大越不爱问?越大对身边的事却越不关心?一方面是由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所导致的,更主要的是因为教育环境点点滴滴的“扼制”。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合理有趣的情境,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个性思考,乐于发现问题并敢于大胆提出问题。

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或是以感官刺激吸引学生,或是揭示事物的矛盾,或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之处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中。[1]例如:教学这道习题,妈妈用橙汁和水调制了几杯饮料。写出每杯饮料中橙汁与水体积比,化简后填在下表中。

学生完成表格后,出示问题:哪一杯饮料最浓?哪两杯饮料一样浓?学生回答第三杯饮料最浓,因为这杯饮料中水和橙汁的差是20ml,最少。有学生发现问题:“是不是水和饮料的差距最少,饮料就最浓?照这样说,第二杯与第四杯饮料一样浓,这两杯中的橙汁与水的差距就应该一样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知识被激活,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这里的单位“1”不统一,不能直接比较橙汁和水的差距;有的说这里应该比较橙汁与水体积比的比值;有的说这里应该比较橙汁与饮料体积的比;有的说这里应该比较水与饮料体积的比……此时我看准“火候”,出示我调制的一杯饮料:橙汁1ml,水149ml。很明显我这杯饮料的浓度是最淡的,请学生比一比,进一步清晰比两杯饮料的浓度应该怎么比较。通过这一情境创设激发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是建立在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基础上的,需要分析、综合考察事物或现象的各种本质属性及内在联系,从新的角度、发挥想象,提出有实际意义的、有价值的问题。”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不是简单的事情。要创设情境使学生感悟“思考”的价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习惯,一旦养成“思考”的习惯,学习才有趣味。有思考才会有问题,带着“问题”进课堂,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智慧,调动学生的身心进入活动状态。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越深入,就越容易发现问题,提出的问题才更有意义。

二、传授方法,使学生“会问”

任何能力的培养和素养的提高都应该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对小学生而言,显然我们的要求不能太高,应重在鼓励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问题,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良好意识。同时要引导学生把自己发现的问题表达清楚,使学生问得明明白白。因此,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要让学生想问的同时,更应该让他们学会怎样问。要使学生认识到不会问就不会学,会问才会学。

1.追问,形成意识

“追问”可以帮助学生整体性的把握知识、深入性的理解知识,同时,给自己提供自主思考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凸显学生的思维个性,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大好“契机”。

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第77页练一练第1题:小红家2006年7月支出情况统计图(购买衣物20%,水电费、电话费10%,伙食35%,文化教育25%,其他10%)。已知小红家2006年7月总支出为2400元,问:(1)这个月哪项支出最多?支出了多少元?(2)这个月文化教育支出了多少元?(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对于扇形统计图的认识,学生如果只停留在根据图形的特点判断多少或已知总数(单位1的数量),去求部分数量的层面上很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可以借助第三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进行“追问”,进行深度挖掘。比如:(1)文化教育比伙食少支出多少元?(模仿性问题,顺向稍微增加难度)(2)如果小红家2006年7月水电、电话费支出了200元,那么总支出是多少元?(变式问题,逆向思考)(3)如果小红家2006年7月伙食支出了700元,那么购买衣物比其他的费用多多少元?(逆向增加难度)(4)购买衣物20%,水电费、电话费10%,伙食35%,其他10%,文化教育500元,求伙食费支出多少元?(综合、具有挑战性问题)等等。数学的生命就在于“问题”,学生能够融通、综合性地提出各种问题,既是学生对知识深入理解的表现,也是学生思维发散性、灵活性的体现。

2.拓展问,触类旁通

学生会把自己发现问题表达清楚,还要抓住问题的根本学会“拓展问”,以一类问题为载体,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针对问题情境,学生在已有知识体验的基础上,从所熟悉的现实情境、现实生活中,发现、选择和确定问题,主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综合与实践内容《面积的变化》一课时,鼓励学生根据教学情境先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因为之前的学习基础,学生想到并提出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些图形的面积和边长的变化有什么关系?”“是不是所有平面图形的面积和边长的变化都有这样的规律?”“这些图形周长的变化和面积的变化规律相同吗?”“掌握了面积变化的规律可以解决什么问题?”等一系列的问题。因为是学生自主想到并提出的问题,学生有强烈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兴趣和欲望,接下来,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自问,实现深化

“自问”,在语文学习中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因此,在数学学习中“自问”的习惯一旦养成,以后做事就会“三思而后行”,自问除了能引起自己的注意之外,还能引发自己思考。如果自己经常思考,问问自己,那学习必定事半功倍。

例如在教学“比的实际应用”时,为了使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前面学习列方程解决的一道实际问题:蓝天木器加工厂有工人56人。每个工人平均每天能加工10张课桌或15张方凳。为了供应市场,必须1张课桌与2张方凳配成一套发货。怎样安排加工课桌和方凳的人数,才不会造成浪费,又能尽量满足供货。请学生用比的知识解决。

有同学这样解答:(10×2):15=4:3,然后把56名工人按比例分配;还有学生这样解答:1:2=10:20,10:15=10:15,所以做课桌与做方凳的人数比是15:20=3:4,接着再把56名工人按比例分配。就有学生问:(10×2):15中前项表示做的课桌张数,而4:3的前项却表示做方凳的人数,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后,怎么前项表示的不一致了?而1:2=10:20,10:15=10:15,这两个比有什么联系?我立即大力地表扬了这位同学,问得好。让学生尝试回答刚才同学提的问题。通过大家共同探讨,最终明白:根据题意可知“(每人每天做课桌的张数×2)×做课桌的人数=每人每天做方凳的张数×做方凳的人数”,由此数量关系式可得:(每人每天做课桌的张数×2):每人每天做方凳的张数=做方凳的人数:做课桌的人数;第二种解法10:15表示每人每天做课桌与方凳的张数比,而课桌与方凳的张数需求比是1:2=10:20,也就是说实际做时做课桌与方凳的人数比按1:1来分配是不合理的,必须按1:(20÷15)来分配,也就是做课桌与方凳的人数得按15:20=3:4来分配。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又有学生茅塞顿开,说:“这题还可以从最小公倍数的角度思考,[10,15]=30,如果做30张方凳,配套出售的话需15张课桌,每人每天做10张课桌,因此实际需要15÷10=1.5(人)来做课桌,需要30÷15=2(人)来做方凳,做课桌与做方凳的人数比是:1.5:2=3:4。当然也可以这样想:[10,15]=30,如果做30张课桌,每人每天做10张课桌,因此需要30÷10=3(人)来做课桌;配套出售的话30张课桌需要30×2=60张方凳,60÷15=4(人)来做方凳,所以做课桌与做方凳的人数比是3:4。”我和同学都夸他:“真简洁,又便于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问自答在新旧知识的矛盾之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使学生从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使认知深化。

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一课程目标的意义和价值,有计划地帮助学生学习发现和提出问题,把“让学生想问、敢问、会问”当作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目标。教师只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让学生多提出问题,并思考问题的答案,才能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最终实现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这样的教育才更具“智慧”,只有接受“智慧的教育”,学生才会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杨豫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83.

(项维芳,南京市六合实验小学,211500)

责任编辑:赵赟

猜你喜欢
橙汁课桌问题意识
豌豆笑传 橙汁
方便调节的课桌
来杯橙汁吧!
搬课桌
换课桌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
易分类存放的课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