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三年级上册课本是绝大多数学生进入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一本英语书。面对这本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新书,在新学期的前两天,学生们都保持着对待新事物的好奇感,心中都抱定要学好英语的决心和信心,每天坚持回家听录音,朗读课文。但没过多久,部分学生就出现了回家后无所事事的情况,还声称:“英语作业已经完成了。”
一般情况下英语教师会给学生布置以下三类作业:
1.熟读课文,认识书中的新人物。
2.预习Letter time部分。
3.练习数字。
乍一读,我们会认为这样的作业似乎不仅涵盖了授课教师对学生复习要求的提出,还着手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但细细琢磨,这样的作业毫无要求,毫无针对性,适用于三年级每一天作业的设置,学生每天面对毫无内容可言的作业,又如何能完成呢?长此以往,学生的语音语调,英语学习能力又如何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呢?
一、英语作业设计的原则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活动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而作业正是学生检验学习成果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对于三年级起步阶段来说,如果能通过作业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助于他们在英语学习的起步阶段培养浓厚的语言兴趣,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促进自我发展。所以笔者认为,细化要求,增强三年级英语口语作业的可操作性,增强英语作业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1.针对性
针对性是指作业的内容要紧密结合学生所学内容和生活实际。作业设计应该依据教材,围绕教学要求,与教材的教学目标相匹配,与每堂课的教学目标相吻合。如上文案例中的第一条作业设计稍做修改,便能让学生明白当日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师的作业意图:
(1)听磁带,模仿语音语调,熟读课文P15 Cartoon time五遍(特别注意体会小老鼠的语气哦)。
(2)认识本节课的五个新人物,记住他们的名字及特征。
(3)预习本单元Letter time,观察这四个字母的笔顺与一年级所学汉语拼音笔顺的异同。
(4)自由练说数字(尝试说出家中父母的电话号码)。
当然,教师在第一次布置类似作业的时候就要明确作业中一些要求,如:
“听磁带,模仿其语音,语调。”是指跟读磁带,磁带播一句,按一次暂停,模仿语音语调,跟读一句;
“熟读课文P17-18五遍”五遍是对遍数的下限而非上限,不是五遍读过了便可以结束。
这样,一方面抓住了本课重点,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另一方面起到了趁热打铁的作用,知识得到及时的巩固。
2.趣味性
爱因斯坦说:“教育应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们负担。”如何让英语任务成为学生的需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业的设计要尽量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充满趣味性,从而引起学生兴趣,产生内在动力,使他们觉得完成作业不是一件苦事或沉重负担,表现出喜悦和求知欲望,激起克服困难的意志。因此,作业的内容不仅应有必要的朗读和背诵,还应当有一些活用性的练习。
如我们在教授房间类单词之后,就请学生用标签将英文标签粘贴到家里的动物玩具上去。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在家中,随处可见英文标签:卧室(bedroom)、书房(study room)、客厅(sitting room)、盥洗室(bathroom)等等。通过这样一个作业,不仅可以让学生时时刻刻学习日常生活中的英文单词,而且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动员家里的其他成员一起学,从而形成一种浓厚的“学习型家庭”的气氛。
3.可操作性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英语,对上文案例中教师布置的“预习Letter time部分”的作业根本不知道如何实施,所以教师在这个作业的设计上就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使作业的形式与内容在他们可操作范围内。
如上文的预习作业所做的调整。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学过26个字母,但读音与写法有差异。考虑到正音问题是起始阶段的重中之重,而孩子在字母的书写上已经有一定的基础,教师请学生在笔顺问题上进行预习比较,培养学生预习意识的同时,也将教材的重难点、作业的可操作性一并考虑在内。
4.层次性
由于学生存在着智力水平、认知结构和学习动机、个性等多方面差异,学习能力发展不均衡,所以作业设计要尽量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既要考虑学生的共性,又要兼顾每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通过多层次的作业,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
如每单元结束的小诗,可要求好一点的学生配动作朗诵表演,中等水平的学生背诵,差一点的学生可看书朗诵。这样让学生自己选择做哪项作业,而教师不硬性规定哪些学生做哪类作业,否则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积极性,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我能做,我会做,我想做”,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让具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基础和能力上各得其所,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激励学生的竞争意识,关注了每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5.交际实用性
古人说“学以致用”,也就是说学习只是一种手段,运用才是目标。我们学习英语是为了能用英语,因此任务的交际性的重要就不言而喻了,而且只有经过真实的交际运用,才能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如上文案例中所提及的练说数字,便可做如下调整:练说数字0-9,能熟练用英语说出家中电话号码,明天课上汇报交流并记录,最终自制班级联系电话簿。这样的任务,我想没有一位学生会拒绝的。
二、作业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有布置就要有检查。教师要认识到检查学生的口头作业也是批改作业的一种形式,能督促学生的听说训练有效进行。
2.作业评价的及时性、真实性、鼓励性。对学生后置任务的评价“评分宁可少一些,但是每一个评分都要有分量、有意义”(苏霍姆林斯基)。对于分层布置的作业,采用分层评价。只要学生完成了其相应层次的作业,便可以得到肯定;亮点评价,体验成功。尊重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尊重他们的学习成果。评价时我们改变过去那种“区分性评价”为“激励性评价”,尽量捕捉学生作业中的亮点。
总之,“教者有心,学者得益”。开放式、个性化、多元化的作业设计与评价,能较好地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英语的空间,真正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当然,作业的改革与创新,不仅仅体现在学生积极完成任务上,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逐渐养成了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促进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冷艳,镇江市红旗小学,212000)
责任编辑:赵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