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帝国与美国文化

2014-04-29 02:03展翼
中国文艺家 2014年11期
关键词:文化工业大众文化美国

展翼

【摘 要】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交流变得频繁和自由,美国凭借大众传媒和跨国公司,打造了强大的文化工业帝国,向全球输送自己的文化产品和价值观念,造成了对世界文化市场和其他民族文化的渗透。在本国文化的发展中,我们需要认清美国的大众文化本质,保持理性和清醒,坚持自己文化身份。

【关键词】美国 文化工业 大众文化 渗透

在当今社会,全球化成为时代发展主要语境,资本、文化、科技等在世界范围内流动,跨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使彼此的交流已经深入到日常生活各个角落。随着资本与技术联合进入到文化领域,消费主义成为主要意识形态,文化的发展就自然走向了生产和市场,文化产品应接不暇。在高度发达的物质条件下,美国凭借现代化的传媒、强大的资本、先进的科技,大力发展了大众文化,以好莱坞在全球范围的成功和影响力为例,它早已成为美国文化的标志,更成为了世界文化的工厂。美国的文化工业打造的强大文化场,其辐射已经覆盖全球大部分的国家。每年有大批量的文化产品被生产出来,人们可以随时获得美国的电影、电视剧、音乐、动画等文化产品,并对其具有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感到满足,因为它是如此恰到好处的照顾到人们的娱乐心理和感官需求,满足不同层次的精神需要,并让其他民族的原有文化“黯然失色”,“世界到处充斥着美国制造的影像和信息,美国的流行文化已经迷住了世界各国的年轻人。这种文化固有的、所提倡的产品与服务不是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接受,就是被人们所期盼。购买的社会风气征服了世界”。我们一并接受着来自美国的大众文化,电影、综艺、各路明星,以及其中裹挟的美国公民价值观。跨国公司将这样的文化交流变得无法拒绝,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接连不断的送到观众面前,它的每一个音符、电影海报都占据了大街小巷和广告牌,充斥人们的视听。在文化的大众化商业化过程中,人们几乎没有消费和接受的主动权。

而美国文化之所以如此“难缠”和无孔不入,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物质根源。首先,美国文化帝国的绝对胜出是物質帝国胜利的结果,物质经济高度繁荣,对全球的经济起到支配性的作用,“今天的市场经济是从最初的美国模式演化而来,许多国家的跨国公司起源于美国,并在美国继续盛行的传播与文化的技巧和方法”,“美国在推销商品,吸引受众,刺激消费方面的专门知识已经在制造全球消费社会风气的过程中发挥了示范作用,这些专门的知识已经使美国的影像产品和信息产品自二战结束以后涌向世界各地,这在最初可以看做是美国的文化帝国主义,但近来,它已经发展为跨国公司的文化支配”,美国在战后逐渐形成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通过全球化的经济文化合作渗透到各个地区,文化工业有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业化现代化的生产过程和技术,使文化产品可以得到批量的生产和机械复制,并且将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积极投入市场的运营中,由市场化的体制主导。“几乎没有一个文化空间可以存在于商业网之外,以音乐会为例,无论是古典音乐还是流行音乐,都有公司赞助商”。现代性多元化的大众传媒,如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他们的发展和联合,为文化工业扩大传播范围和消费市场,媒体的合力,成为美国文化帝国大厦的主要支柱。此外,不可忽略的是,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政治、军事等各个领域的领先地位,保证了其在全球文化发展中的话语权和解释权,保证了其文化的强制力。当文化商品被打上鲜明的美国意识形态烙印渗透到其他文化中,对动摇思想观念和民族身份认同感有着不可小觑的力量。人们会在大量的美剧、好莱坞电影、美国音乐的消费中,在大众文化提供的表象化的比较中,认同美国的价值观,向往美国社会所崇尚的自由民主,其中体现出的美国公民的道德,这也成为了大众眼中的道德典型。这种影响力是无法摆脱的,当我们随着自身文化的崛起,看到自身文化中美国文化的影子,不管是好莱坞式的拍摄技巧,还是美国音乐的熟悉旋律,甚至是美国式的观念,当这些非本土元素深深植入我们的文化之中,我们对于自身民族的认证开始模糊不清。

面对美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我国自身的文化发展面临着压力和抉择。在工业化和现代化高度发达的社会,文化走向艺术生产的道路,大众文化确实已经成为当下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然而大众文化因其所具有的商业性、娱乐性和平面性,并不是文化发展的最好模式。当文化工业专注于满足大众的心理和感官追求,沉迷于视觉化肤浅化享受时,文化也面临着某种灾难。当下我们需要文化产业带来的商业效益,需要在跨国的文化交流中,占据主动权,当然同时也应更加注意处理娱乐与净化的关系,这正是美国大众文化的弊端所在。一味追求娱乐享受而解构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艺术品质,最终难免走上波兹曼所谓的“娱乐至死”的道路,走向庸俗化。这是在自身的文化发展中不得不警惕的事情。我国文化发展中受美国的影响巨大,一方面说明美国大众文化的强大力量,另一方面又在(下转第114页)(上接第112页)事实上反映了我国文化发展的稚嫩状态,对他国文化没有足够的抵抗能力,更不用说反过来对世界市场造成辐射。近年来,国内文化不断受到周围几大文化源的影响和渗透,如美国、日本、韩国,其生产的影视剧、音乐、动漫、游戏作品每年大量涌入国内,而相比之下我国的文化输出远远不足,已有的输出影响也极为有限。近年我们企图从文化引进的层面减少甚至禁止外来文化,如对美剧日漫的禁播,这种文化保护主义可以算是对文化渗透的一种矫正,但却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自身文化机制若发展成熟,来自所谓文化帝国的同化就会得到有效的抗衡,这种制衡是积极意义上的,开放性下的多元对立,而不再是敌对的,不对等的。

我们在以美国文化为主导的世界文化中,受到美国流行文化承载的价值观的同化,向往他们所说的民主自由,而渐渐失去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虽然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文化的对话和融合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但事实却是,美国文化凭借其强大的经济政治乃是军事的优势,向世界宣告自己的主导权,而我们明明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却常处于文化失语的状态。正如戴锦华所说,“在漫长的时间里,在我们对西方巨大的渴望,以及在后来过度到我们对西方的某种失望和迷茫期间,我一直思考的是产业,是冲突,是交流和理解的可能性。以及,中国文化或者广义的非西方文化如何不再作为一种异己的知识,或者被统称为神秘主义的异教的知识,而进入到世界文化的行列当中。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是,即使我们心悦诚服地、一厢情愿地去分享由西方主导的、在西方的历史和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当中创造的知识,别人仍然不允许….我觉得这个时候也许我们应该站在文明的高度,以强国的姿态面对世界和讨论我们的文化了,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我们恐怕要真的考虑的是,当我说我是中国人,当我们讨论中国文化的时候,我们有一个确认的文化自我吗?而更大的问题是,我们是处在一个反认他乡为故乡的文化当中,这是一个文化的自我放逐,文化的主题流失,文化的自我冲锋的过程”。

我们需要认识到,当下的文化沟通实是缺乏平等的,即便我们可以美剧中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但那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文化融入了他们生活之中,更不意味着我们在分享同一个价值观。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缺席就在于,我们的民族文化元素反而要通过美国的电影片面化碎片化地呈现给世界,我们思想体系要经由西方话语的认证。我们既然认识到这样的被动,就需要用综合国力的提升保证文化的力量,并依靠这种力量将属于我们的文化创造性地呈现出来。坚持自己的文化身份,不至于在全球语境下迷失文化根源;坚持不同价值观的平等交流,而不在他人价值观的前提下寻求认同。如果想要冲出西方和美国的文化重围,就要在全球化冲击中认清何方为故乡,创新性地发件民族文化资源,在文化中注入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精神信仰,积极去争取文化话语权和解释权。(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猜你喜欢
文化工业大众文化美国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浅析阿多诺对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批判
从《百鸟朝凤》的戏剧命运看中国文艺片的生存困境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浅析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
略谈文化工业理论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