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清真寺建筑装饰艺术及地域特征研究

2014-04-29 23:56雷至琦刘劭阳魏江南
中国文艺家 2014年11期
关键词:大殿伊斯兰教清真寺

雷至琦 刘劭阳 魏江南

【摘 要】伊斯兰建筑装饰艺术是世界艺术史中是独具特色的一个艺术门类,这些建筑装饰往往是一个地域不同时期的整体文化状态及发展水平的反映。

笔者研究湖南省各地、各时期清真寺建筑装饰艺术特征,分析研究建筑装饰艺术和地域文化的相互影响,从装饰色彩、纹样等方面剖析清真寺不同历史文化、不同时期的不同的特性表现,并根据清真寺地理位置的差异,阐述其地域特征,并由此来透视湖南地区伊斯兰教清真寺建筑装饰艺术的历史传承和美学特征。

【关键词】湖南省;清真寺;装饰艺术;地域特征

清真寺,穆斯林举行礼拜、穆斯林举行宗教功课、举办宗教教育和宣教等活动的中心场所。它与穆斯林一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伊斯兰精神最集中的物质凝结。

早期的清真寺朴实无华,随着历史的演变和穆斯林建筑艺术的发展,雄伟壮观的清真寺开始出现,逐渐形成了各个派系,无论是传统阿拉伯建筑风格还是中国传统宫殿式风格。都反映了穆斯林在建筑、绘画、雕刻、等工艺方面的高超技艺,也是信奉伊斯兰教教民高度的艺术才能的产物。虽然清真寺在其宗教的一般功能上,与基督教堂、印度教神庙、佛教的庙宇的性质相同,但作为一种特殊文化的产物,又有着独特的个性色彩。各族穆斯林在吸收不同地域的汉文化影响,形成自己的特有的宗教建筑装饰艺术特征。

清真寺建筑艺术是随着伊斯兰教的产生而发端的。随着伊斯兰教逐渐向外传播,清真寺受异域文化的影响在所难免,这种变化实际上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外族文化相互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伊斯兰文化逐渐与中国的传统儒家文化相融合,中国穆斯林运用自己的智慧,以自己生存的文化环境为依托,结合生活实践,创造了独特的中国清真寺建筑艺术。并在不同的区域形成不同的特点。

伊斯兰教在湖南地区分布很广,主要集中在常德、邵阳、张家界、吉首等地,这些地方建有不少清真寺,比较有名的有常德市清真寺、邵阳市清真南寺、邵阳市清真古寺、益阳桃江县鲊埠清真寺等。

常德市清真寺(见图1-1)是常德市八座清真寺中最古老的一座,原名为常德清真古寺,资料记载:其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原址坐落回民聚居区沙河街古迹玉带桥右侧,如今改建在东门外二铺街。现寺内礼拜大殿主梁上刻有“顺治年重修”字样,大殿檐前厅屋大梁上刻有“大清咸丰岁次辛酉壹拾壹年桂月又一次重修”,原建筑为“工”字形,有牌楼,宫殿式三进大厅(即殿前厅、礼拜大殿和讲经楼),南北讲堂,花园,左侧厢房、保管室、井亭与水堂子等,全寺建筑错落有致,总建筑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占地面积约4.5亩(图1-2)。[1]

在寺内有保留的制作于清朝顺治二年的精美木雕原大门(图1-3)。这是清真寺由原址迁移到现地的时候原门,高约4.4米,共十二扇,为枫木雕花套格门,色彩艳丽、图案华丽。以中国穆斯林最为喜爱的青绿为主色,以中国传统点金手法装饰,风格清丽雅致,门框间用雕刻精美的植物纹,其中部圆柄和门裙之中原雕有精美的山水风景画浮雕。可惜在“文革”期间被当成“四旧”遭到破坏而被凿平。在2004清真寺改扩建时曾恢复在新大殿上,为适应新大殿的高度因而将下门裙锯断,并将油漆在中间圆柄绘上现有的图案(图1-4)。

礼拜大殿藻井为六层,顶层用点金工艺描绘不同的阿拉伯书法纹样(图1-5),用依次五层浅浮雕卷草纹包围阿文书法图案。寓意祥和有层次感。

邵阳市古称宝庆,地处湘西南自古就为湘西重镇,故有“铁宝庆”之称,从元末明初起就是湖南伊斯兰教的传播、发展、活动的重点区域。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湖南共有回族六万七千多人,其中邵阳就有二万四千多人,占全省回族的三分之一多,是湖南穆斯林主要聚居区之一。现今,邵阳市内现存清真寺二十五座,座其中建于明代三座,建于清代十一座,建于明国时期九座,建于解后两座。史料记载:邵阳市清真古寺位于邵阳市保宁街,该寺原建于上街(邵府街),后迁至张家冲保宁一巷,道光十六年(1836年)曾维修一次,原有土地约8.7亩,l986年4月由于年久失修清真寺倒塌,中央、里拨款数万元于1989年10月重建。新建的邵阳清真古寺,主体建筑为白色的仿阿拉伯式建筑,穹形的门廊及窗户,体现了浓郁的伊斯兰建筑特色。重建后占地面积为7.65亩,总建筑面积为1260平方米;建筑物包括牌坊门楼、礼拜大殿、厢房、厅堂、教学室、沐浴室以及阿訇和寺师傅等住房及辅助设施。其中新建的礼拜大殿占地面积达545平方米,连地下室共有六层,地下室为第一层,礼拜大殿设立在第二层,大殿为两横式木架砖墙结构,由12跟半米直径的大顶梁柱支撑。门窗为阿拉伯建筑风格的圆形攒尖拱顶,其外观风格明显,建筑规模庞大,在当时的邵阳堪称一流。

正殿左右各有做会礼专用的4.5米的以备各大节日人多时的走楼。正殿顶部中心用圆形图案装饰,里面写着阿文的“特斯米”,顶部整齐的排列着吊灯的、吊扇;正殿地面铺设着格外项目的红绿地毯。大殿内可容近两千人同时做礼拜,殿厅宏伟、大气、敞亮、富有庄严、肃穆的宗教色彩。第三层是会礼走楼,第四层则是市伊斯兰教协会和南寺办公室,第五层是会议室,六楼顶部装修一大两小三个圆形穹顶和葫芦攒尖,攒尖顶装饰有银白色的新月标志(图1-7)。顶楼前后两侧共有小形穹尖,整座建筑朴实而气派,成了邵阳穆斯林自立自强的象征。新寺建成以后湖南省伊协会长黄承吉为其题写了“清真寺”匾额(图1-7);中国伊协会长安士伟,宛耀宾、副会长马贤也为其题了词,被制成匾额。

长沙市清真寺长沙市清真寺前称长沙市清真客寺,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年,原建于西区三兴街,回族穆斯林群众集资兴建。1938年,在“文夕”大火中被毁,抗日战争期间,回民集资在废墟上重建清真寺,投资200余万元,于1992年在长沙市繁华的南面白沙井岭建成一座具有浓厚阿拉伯式风格的清真寺,清真寺占地5.92亩,主殿面积980余平方米,分3层,1层为聚会厅,2层为办公室,3层为礼拜殿;3层顶部矗立一绿色大圆包,四周是4个小圆包;连接主殿的男女浴室、殡仪室面积为200多平方米;清真寺配楼面积为570平方米,分3层;大殿后面建有阿訇、寺师傅及工作人员生活区;大殿前面大坪建有花坛,种植花木,整个建筑物错落有致、庄严肃穆。1997年、2005年被评为湖南省“五好”清真寺[2]。

縱观湖南全境的清真寺无论其建筑规模,装饰艺术及影响力都过于薄弱。不得不说这也的确与当地的地域文化差别有着不可或缺的关联,这与当地城市的发展程度也有着很大的关系。由于历史的变迁和战争的毁坏,湖南地区的清真寺绝大部分是民国或者解放后重建,重建的清真寺多为阿拉伯风格的砖石或钢筋水泥结构,建筑形式单一,但是新月装饰符号,绿色攒尖顶,以及繁复变化的装饰纹样一目了然充分的表明了信仰和审美的统一。伊斯兰教的教义不允许有偶像崇拜,所以在清真寺的建筑装饰纹样上以植物纹样和阿拉伯文字纹样为主。特别是阿拉伯文字抽象灵活,强调纵横笔画,其中书法体更是起伏变幻,犹如彩带飘舞,线条流畅有力。

虽然与别处大型的著名清真寺相比湖南的清真寺过于简单朴实,装饰艺术技艺和规模都不大,没有引起大众的注意。但是清真寺的主要职责是它的宗教功能,湖南这些重建的清真寺正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对社会现状的真实写照,这些清真寺有力的体现了在社会动荡的民国时期,在物资条件极其匮乏的解放初期,在改革开放初期民族宗教事业步履维艰时,广大穆斯林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挥聪明才智继承的发展民族宗教事业。这恰恰也是古兰经中对于伊斯兰教义包容性和变化的一种体现。

如今随着经济生活的发展,以及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对原本有些自我封闭的穆斯林传统生活的冲击,特别是911以及东突势力的活动使人们对原本爱好和平的穆斯林多了一些误解。加强正常民族宗教事业的宣传,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伊斯兰教。消除误解、打破僵局。可以适当开展围绕清真寺的旅游事业,让清真寺不仅仅承担提供穆斯林做礼拜的场地,而是一个民族融合的地方,这样会更有利与伊斯兰教的继承和发展,因而会带动与其相关的文化产业例如装饰艺术的发展。(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大殿伊斯兰教清真寺
故宫三大殿之火
Freedom of Religious Belief in Xinjiang(Ⅱ)
故宫三大殿探秘
山东章丘兴国寺大殿考
伊斯兰教中国化:历史与现实
武当山·紫霄大殿
坚持文化自信 走好伊斯兰教中国化道路
开罗伊斯兰教老城
伊清真寺爆炸7人死亡
伊朗清真寺发生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