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英 李朝晖
一、新农村环境建设的内涵与外延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农村建设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突飞猛进,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放眼全国,新农村建设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发展面貌。然而,受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影响,新农村环境建设被片面地理解为“城市化”工程,宽马路、大广场、小洋楼、人工化的河道等等“城市病”蔓延到农村,使得原本脆弱的农村人地生态系统面临严峻挑战和严重的破坏。同时,新农村环境建设忽略了我国作为农业文明古国的文化属性,无“农质”特色,无地域特色。呆板庸俗的新农村样板工程,是人与自然的割裂、是人与土地的割裂、是居住与生产过程的割裂。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的一个文明进程,这个“新”,关键在就在于这样一个动态的、非线性的过程,是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状态。乡村是中华大地生态与社会文化生命系统的基本细胞,它与每寸土地上的山水格局和自然过程紧密相连,是国土生态安全网络的基本单元。
二、成都新农村环境建设的现状
诚如1999年世界建筑师大会上吴良镛教授在《北京宪章》中描述的那样:我们的时代是个“大发展”和“大破坏”的时代。史无前例的城市化、全球化、信息化,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历史性地相遇并产生了强烈的化学反应。这可以概括为: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建设和发展是以挥霍和牺牲自然系统的健康和安全为代价的。城市发展突飞猛进,中国GDP已成为世界第二。钱多了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就像穿金戴银的土豪暴发户,没有文化,也无所谓尊严,只有一身铜臭罢了。
虽然我国新农村环境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总体表现为既失去西方现代艺术为前导的理性精神,又失去中国传统“与自然和谐为美”的传统美学思想,无文化属性的表达,盲目模仿,有技术无思想,无地域特征和自然特征的思考,生态意识薄弱。新农村环境建设也步了城市环境建设的后尘,追求市场的、短期的利益,唯GDP是从。农业文明所依赖的土地、太阳、风、雨水这些自然之神不再被供奉,通通被商业之神赶下神坛。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资金、资源的破坏和浪费。片面的、狭隘的以人为本,不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本。对太阳能、风能等自然可再生能源缺乏科学的运用。
生活富裕后,农民自建建筑通过“画房子运动”来寻求“文化”属性,画成的“青砖”、画成的“穿斗房”,不仅画失了历史记忆,人为使环境变成痴呆的病态模样,“画房子”既画不出生态内涵也画不出文化内容。已建成的农家功能不足,缺少生态环境标准体系,重形式轻内容。不中不西的小洋楼组成各自相对独立的村镇,过度的装饰导致形式主义的化妆运动盛行。大多数新建的新农村建筑无系统建设标准和建设原则,也无“农质”特征。现有畜牧业农舍简陋,其建筑形制污染了周边环境。乡镇政府大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其办公大楼也同城市的政府机关大楼一样,建造得富丽堂皇,追求“高大上”“红光亮”,劳民伤财。部分新农村环境建设中也大兴喷泉广场和大草坪,对环境景观生态和环境功能认识不足,认为“草坪等于水平”“喷泉等于城市”,片面强调“如画景色”,追求“假的自然”。
对水资源缺乏科学的认识和利用。虽然成都平原境内江河纵横,水资源丰富,有长江及其支流岷江、金沙江、沱江、青白江、江安河等千余条江河,在城市化进程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成都也沦为缺水城市。从个人到单位普遍滥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资源的大量减少,形成地下空洞及地下水位的急剧退化。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程度较低,无生态的水循环系统。各种形式的污水排放沟遍布村落,来自建筑的大量的污水自然排放,且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现有景观工程及排沟、沟渠普遍采用混凝土,而混凝土会次生苔藓,苔藓腐化污染导致水质氧化及水生资源的二次污染。景观拦水筑坝表面光鲜漂亮,实则对下游造成灾难性的破坏。
固体废弃物垃圾随意排放,低气压下的盆地气候其空气质量原本就令人堪忧,多年来加上粗鲁野蛮的秸秆焚烧和垃圾焚烧带来的“烟熏火燎”,屡禁屡烧已成为影响环境的“顽疾”,却不知“变废为宝”。秸秆年年生产而作为建材只是一次性使用,集中收集运走既增加运营成本,又使农田损失有机质,屡烧屡禁,屡禁不止且愈演愈烈。
成都周边业已形成颇具规模的“农家乐”和各色旅游节。诸如龙泉的桃花节、枇杷节;浦江的樱桃节;金堂的国际油菜花节;温江也获得“国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称号……当天晴气朗,城里人驱车一涌而至新农村,远远超出农村原本脆弱的环境承载力。“农家乐”也不过是城里人来吃吃喝喝、消遣作乐,并遗留大量生活垃圾,农民创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能体现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农质”特色。为乡村旅游建设所修的大马路、大广场、农家院等不仅使农村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还使乡土文化遗产景观面临严峻挑战,导致草根社会结构和信仰体系的动摇。村口的古树、风水池、土地庙甚至祖坟都让位于商业利益,这是何等的悲哀!
王澍热衷于把城市化建设遗留下的残砖碎瓦用作其建筑设计的立面材料,来寻找属于这片土地的时间和回忆。然而宁波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建筑立面材料,其代价却是29个美丽的小镇永远的消失,最终变成了一面墙的痛与遗憾!正如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的自然村落以每天消失近100个的速度递增,令人咋舌和痛心,这不得不说是新农村名义下的毁坏性建设。
三、寻求出路
文化和信仰的缺失,专业教育的缺失,导致我们在新农村环境建设中盲目无知,存在误区,想建造和大城市一样的环境,想走城市发展的道路。然而,我们的现状既不是过去地大物博的辉煌时代,也不是人均承载力极低的西方郊区式生活,我们处在地少人多,生态环境全面告急的時代。
在全域成都规划理念下,新农村建设主要以发展乡村旅游为模式,而环境的好坏是旅游的命脉,也是生态田园城市的重要课题。生态的循环又必须落实到单体建筑的能源消耗、排污、水资源利用的循环。单体细胞生态建设是关乎整个乡村甚至区域城市的生态循环建设。其模型的建设具有紧迫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新农村建设应由政府推动建立建设标准体系和建设原则。通过建筑的“农”质设计、被动性设计、主动性设计和模数发展设计来实现良性循环。具体来说,新农村建筑应体现“农”的性质、“农”的功能,且与环境有机协调,并形成于大气圈、水圈、土壤圈与人们生活的有机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看农家景”而有别于过去的吃饭、打麻将。建筑选址要与自然有最佳的基址选项;建筑功能空间设计遵循自然的“标准体系”;为降低能耗以被动设计为主,主动设计为其补充,充分利用自然的通风回流,采取被动式升温、采光,充分利用太阳能光伏板,屋顶绿化式被动式降温设计,用植物作为防止西晒的“物理隔离带”。墙体材料是建筑节能的有机组成部分,外墙采用轻质保温材料,就像给建筑“穿衣服”,使室内温度保持恒定,降低能源消耗。同时,畜牧区建筑也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建筑供水系统要做到科学的生态运用,需要建立新农村建设标准用水体系,如西蒙兹的用水原则值得借鉴。农村传统的抽取地下水的方式必须叫停,城市管网供水系统与雨水收集互为补充。雨水斗、雨水收集器、水位控制器、雨水消毒装置和软化装置使水资源得到生态循环,各尽其用。建筑内部垃圾处作循环处理,外部环境垃圾分类处理,内外结合使垃圾排放降至最低。厨房垃圾分类处理、牲畜粪便等作沼气统一处理,沼气即可直接为建筑供能并为农用车提供清洁能源,剩余淤泥进入村落处理中心集中处理,可制成饲料、农家肥。
解决好环境基本单元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其建筑的系统性、有机性、循环性决定了城市及周边环境是否是良性的。其建设系统、建设标准、建设原则的确立,是环境建设、改造、恢复、能量守恒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且是唯一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新农村建筑可以并且一定是模数制发展的。新农村有机系统的建设,加上在新农村和城市之间建立起物理隔离带,可改善小气候,使大城市的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水资源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环节,在新农村环境建设中,要尊重和保护自然径流。人工径流是自然径流的有机补充,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防止造成破坏和二次污染的材料,应采用水生植物和生态驳岸使其自然净化。地下水被污染后的恢复周期是400年,抽取地下水灌溉外来草坪和喷洒农药会加剧地下水的污染和破坏。保护地下水显得刻不容缓,對地下水的开采必须进行严格规划控制,严禁私自开采。
整个四川盆地多年来都深受烧秸秆之难,虽然政府屡下禁令,采取多种措施,却还是屡禁不止。禁烧难,难在秸秆没有好去处。乐山为了在“小春”“大春”时节“不点一把火、不冒一股烟”,制定了《乐山市秸秆禁烧区划及工作方案》由相关部门具体负责,联合执法,千方百计控制秸秆焚烧,以此积极探索秸秆利用新模式。可移动封闭式炭化炉可在田野上工作,对秸秆进行就地碳化处理,针对不同农作物的生长需求,添加混合有机质制成有机肥。秸秆碳化还能提供建筑燃料,防腐隔潮。夹江县已建成的28个“发酵槽”可利用7000亩地产生的秸秆,可年产有机肥5000吨。峨眉山市已全面推广使用秸秆熟腐还田,并将秸秆作为蘑菇培育基料。可以说是取之于田,用之于田,秸秆的综合利用机制将逐步完善。
政府除了推动建立新农村建设标准体系和建设原则外,还要注重制度和法律保障,提高政府任职人员的生态共生意识和文化水平。至2010年9月,成都在全国首创乡村规划师制度以来,每年面向社会公开招募优秀的规划专业人才派驻到乡镇,代表乡镇政府履行规划职能,为我市新农村建设提档升级、乡村规划质量和建设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结束语
自然即未来!中国传统的美学原则在当下新农村建设中同样具有现实意义。自然是一个生态系统,人是自然之子,必然要遵循其生态规律。我们并不缺钱,也不缺技术,我们所欠缺的是思想和理性!只有当我们注入了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自尊、自信,新农村建设才会和环境共存、与自然和谐、同历史一起进步。(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